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贺朝霞 《天中学刊》2006,21(4):24-27
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不是明显的历史转折的标志,当时整顿的指导思想从总体上看与邓小平理论的主导思想并不一致,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未在全党牢固确立起来,不能影响和支配全局,因而不能构成其理论起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端,自然也是反映和指导这个历史过程的邓小平理论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三项指示为纲"是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几次讲话精神归纳总结出来的。它的提出,是由当时不成熟的历史状况所决定的。把"三项指示为纲"作为具有成熟形态的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这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逻辑起点”范畴为立论依据,分析了学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几种不同观点,指出它们的不足;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范畴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合理性;勾画了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关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不同观点,即“思想”起点论、“生产力”起点论、“本质”起点论,这三方观点都各存缺胳,不能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初级阶段”论则充分具备作为科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的相关特性,应该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当前理论界对邓小平1975年整顿研究的整体概况出发。比较了各学派研究的初步成果,着重从指导思想、整顿的具体内容、整顿取得的成绩、整顿中断的原因以厦整顿的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不同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和分类汇总,系统概括了1975年整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并指出1975年整顿的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帅国文博士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不宜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观点进行讨论,由此进一步阐明笔者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1975年,邓小平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对全国各方面工作进行了整顿。核心是党的整顿,根本目的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整顿使全国形势有了明显好转,取得了很大成就。整顿为加速"文革"结束奠定了基础,对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1975年整顿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化 《教学与研究》2004,3(8):53-58
1975年,在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是个重要的年份。本文主要研究了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通过邓小平在这一年提出的意见和采取的措施,说明邓小平从对“文化大革命”实践的反思中,在把握国际局势的基础上,肯定了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做法,同时开始酝酿新的建设思路。这些意见和措施实质上表达了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时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思考,对后来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1975年,邓小平在重重阻力之下领导了全面整顿的工作,他提出 ,了必须建立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班,陬搞好生产和发展经济为大局,反对派性,促进安定、建立规章制度,关心活,推进工业的整顿。军队必须精简整编,加强组织纪律性,反对骄气,反对奢侈,反对惰性。必须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树立党的领导地位,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完成党组织的整顿的思想,他为纠正“革” 错误进行全面整顿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1975年邓小平全面主持中央党政日常工作后,淡化以至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对各行各业进行全面整顿。文化工作的拨乱反正,是这种整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在文艺工作方面,重新提出要贯彻执行"双百方针",配合毛泽东的有关批示,开禁一批文艺作品;科技工作方面,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提高科技工作人员的地位,鼓励他们钻研业务;教育方面,提出要正确看待"文革"前的教育制度,否定"文革"时期在招生制度和教育制度方面的一些所谓改革措施。这三个方面的拨乱反正,初步纠正了"文革"时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而造成的文艺、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的偏差,为"文革"结束后文化工作的全面拨乱反正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主要表现为。十大结合”: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毛泽东同志功绩与错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社会运动规律性与目的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结合。深入研究作为结合产物的邓小平理论,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概论”作为高校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之一.针对邓小平提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观点,就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如何贯彻是要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价值在于它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灵魂,使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面,继续改革开放,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还在于党和国家今后的工作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按照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思维方式和思维品格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格应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邓小平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格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的主观条件,并体现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全过程,因此,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和思维品格熏陶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时期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同的主题,具有不同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垄断帝国主义和俄国革命,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革命与战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捍卫,邓小平理论研究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问题。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这一新主题,根本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其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烈的辩证性、方法论性、实践性、群众性、战略性和质朴性等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转型以思想解放作引导,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两个主要特征,中国发展思路的转变也影响了社会转型.邓小平的思想解放理论、建设模式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与中国社会转型有着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初期,围绕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立法怎样为其服务成为法制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为此,邓小平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设定了保障民主的立法目标和步骤,同时提出了立法方法和要求。其立法思想有三个显特点:十分重视立法的正义性,提出立法正义的三条标准;重视立法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描述了我国立法前景;要求着眼借鉴,创制世界上最好的法律制度。这些对当今我国立法和整个法制建设仍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