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与管理》2018,(5):9-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尤为重要。创新指数是反映、衡量和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示器。基于已有研究成果辨析创新指数的概念和内涵,梳理现有创新指数及主要评价指标和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制作以"创新指数"为主题的关键词图谱并进行分析。从国家、区域及企业层面就创新指数从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创新水平评价等角度对已有研究案例进行系统梳理,指出创新指数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和拓展领域。  相似文献   

2.
刘灿姣  陈能华 《情报杂志》2006,25(6):40-41,44
构建了信息资源丰裕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2000~2004年信息资源的丰裕指数,比较和分析了测算结果,提出了我国信息资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驱动视角,以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测度了中国省际技术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00—2015年,中国技术创新效率均值为0.771,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梯度变化特征;北京、上海、浙江、海南、内蒙古、重庆、贵州、云南、甘肃、新疆等10个省份处于效率前沿面上,其余省份均处于技术无效状态;中国省际技术创新效率地区差异显著,发展不均衡,全国技术创新效率变异系数为0.0646;技术创新效率呈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中国省际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整合原有创新要素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目的,需要做适当评估.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地区创新水平,应用多期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分析评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驱动效率.结果显示,示范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创新发展,提高了地区创新驱动效率,但示范区的创新溢出效应不显著,一些因素抑制了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诠释经济增长周期理论,界定区域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概念,构建区域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的测度模型,利用中国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合成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指数,运用该指数对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中短周期波动性特征进行测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波动不是随机波动,而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波动;周期性波动的时间、振幅、频率、波峰、波谷、波动位势等指标受到外在环境变化影响,具有不等间隔、不重复、不对称等特征;外在环境变化对创新驱动增长波动性的冲击影响是微小暂时的,创新驱动增长的长期趋势平稳;在监测期内,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波动走势稳定,但实际水平亟待提高,科技创新原动力亟待增强。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区域和城市在知识时代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创新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创新发展绩效定量评价意义重大。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中国285个地级市在2012-2016年5年间的区域创新发展绩效水平、空间结构及变化趋势等,通过系统聚类法对创新发展绩效水平类似的区域进行分组,并分析位不同组群城市的创新发展绩效特征、问题及相应解决方式。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绩效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内部差异性较大;经济发达地区亟需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主要得益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对现有规模进行逐步调整使其趋向合理化;绩效水平相似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在创新发展绩效的提升路径上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熊彼特创新周期诠释经济发展周期理论,根据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过程和经济发展内部层次结构,建立反映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合成分类指数和综合指数,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5~2014年我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实际状况进行测度评价。结果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最终产出是通过较低的创新投入和成果转化效率获得的,其中掺杂了非科技因素;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中间产出整体质量较差,造成科技创新效率更低;科技创新投入、经济发展规模与科技创新效率间呈现U字形关系,科技创新中间产出与科技创新效率间呈现倒U字形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沿海地区2009—2016年海洋经济产出数据的LMDI全分解结果表明:沿海地区经济总量规模、陆海统筹发展、海洋资本价值构成、海洋科技创新四个指标表现为增量效应,而海洋劳动效率、海洋资本产出表现为减量效应,两类效应共同对全国海洋经济增长起到增量效果;六种效应的变异系数绝对值揭示出陆海统筹发展效应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稳定贡献;海洋劳动效率、海洋资本价值构成两种效应,显示沿海地区的海洋劳动和海洋资本的空间效应有助于海洋三次就业结构和海洋经济结构升级。从加快海洋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质量和竞争力、加大陆海统筹发展力度,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融合发展、提高海洋生产要素投入效率,加快海洋经济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加快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质量四个方面提出推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创新模式测度及其创新政策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巩键 《科研管理》2020,41(4):85-93
基于欧盟的知识差异化模型和智慧型创新政策概念,结合对中国区域创新情境的探索性应用,力图对我国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再设计提供有益的经验。首先,本文回顾了欧洲学者率先提出的知识差异化模型,并对智慧型创新政策在欧盟创新区域的应用进行了翔实阐释;其次,借鉴欧洲区域创新模式分类的测量指标体系,采集客观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模式进行了量化测度,运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5种“知识差异化”区域创新模式,分别是基于科学的区域、应用型科学区域、创造性应用区域、模仿创新区域以及创新启蒙区域。最后,针对不同区域的创新知识情境及差异化知识特征,对我国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再设计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点上系统梳理了中国创新之路——典型的技术后发国技术赶超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变迁,中国创新之路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困局和问题凸显。特别是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崛起的"技术牌"屡被打出,所以中国在技术赶超的后半程需要谨记"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告诫,核心关键在于谋求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之路。本文认为,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中国创新之路,需要积极吸收、借鉴和采纳复杂经济学的思路来提供实际应用,未来中国创新驱动的实践关键在于在复杂性视阈的框架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1+N"多层次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是媒体智能化的基础和动力,明晰媒体智能化的程度和趋势对于媒体产业的发展、媒体政策的制定和媒体机构战略和对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智能媒体特性的基础上,从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媒体软件、智能终端四个方面构建了媒体智能化测度指标体系,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具体指标测度了媒体智能化的程度,并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技术创新对我国媒体智能化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测度及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开明  章雅婷 《科研管理》2018,39(12):86-94
城市聚集了不同才能、教育、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群,为创新的产生及溢出创造良好环境。本文依据2009~2012年全国27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Moran’s I系数发现城市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而基于负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选择个体固定空间杜宾模型开展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测算,并利用求偏微分法分解出空间杜宾模型下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考察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空间溢出随地理距离的变动模式。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空间正溢出效应,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和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但地区之间的溢出效应差异较大。(2)科技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数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对城市创新产出产生促进作用,其中科技经费支出与人均GDP的空间溢出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很明显。(3)全国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从150公里到1000公里范围内显著为正,650公里处效应最强;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分别在150公里、550公里及750公里处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山西省统计数据的实际出发,在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RITE)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山西省信息化指数模型,通过该模型对山西省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测定,分析山西省的信息化水平,同时提出加快山西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信息化指数测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信息化指数法(Index of Information)是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在70年代后期提出的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由于其计算方便、数据易得、结论直观、实用性强,可以宏观地反映社会信息化程度的纵向趋势和进行横向比较,因而在传人我国以后,很快受到情报界的关注和青睐,成为分析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5.
陈凯华  官建成 《科研管理》2012,33(1):103-111
本文借助"曼奎斯特指数"理论,在考虑规模效应的影响下,基于非定向且非径向的"增强型罗素测量"模型,从绩效的动态性角度构建了纯技术效率变化、生产技术变化、规模效率变化、组织管理绩效变化以及综合效率变化等五个绩效指数,以从多角度来考查中国重点理工科高校科学创新的动态绩效水平,即绩效变动的程度与趋势。以12所具有代表性的"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理工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它们在两个考查期(2002-2003年与2004-2005年)内的科学创新投入产出数据展开实证分析。比较前后两期的测度结果发现,各理工高校的五个绩效指数的变动趋势几乎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衰退(状态值<1)"变为"增长(状态值>1)";生产技术变化与综合效率变化之间存在稳定的显著相关关系;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组织管理绩效变化等软性动态绩效指数与综合绩效变化之间相关关系增强。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创新力是一个国家创新系统对外表现出来的科学创造、技术开发、产业发展和条件支撑的合力。从多维创新指数的视角借鉴物理学力分解的思想,面向国家创新活动效果,构建了国家创新力多维测度框架。横向上面向创新链,将国家创新力分为国家科学创造力、国家技术开发力、国家产业发展力,并从创新环境支撑角度构建了国家条件支撑力,四个分力构成了国家创新力四维测度框架。纵向上考虑国家创新力的不同度量表现,从规模、强度和速度三方面对创新力进行分解,以考量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规模的国家创新力表现差异。最终构建了四横三纵的国家创新力测度框架。国家创新力测度框架能全面衡量一国的创新活动效果,为国家创新优劣势分析以及格局评价提供新的参考。在应用国家创新力测度框架的过程中,需把握不同性质的指标,以便有效评价和监测国家创新活动,全面反映国家创新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借鉴IMD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构建了全面评价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指数.同时,利用该指数对我国各省市和工业行业的企业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价,通过定量化的数据处理,得出我国各省市和工业行业企业创新发展优劣状况的排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同基期和相邻基期协同度。结果表明:2001—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同基期协同度显著提升,但科技创新系统有序度一直低于产业升级系统有序度,是制约相同基期协同度提升的关键;2001—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邻基期协同度在[0.014,0.089]之间,处于低度协同演变状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平衡发展更能促进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提高,即发挥"2×2>3×1"的整体协同效应,也更能促进复合系统相邻基期协同度稳定演变。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入新时代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艰苦努力和奋勇拼搏,结出累累硕果,正在迈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