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造业产业安全事关国家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论文在对国内外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基础上,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产业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能力、产业恢复能力、产业控制力"提出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五因素模型"。采取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指标进行设置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计算2006—2016年评价数据。实证显示中国制造业安全状态有所改善,且总体呈现好转趋势,但处于"安全"的边沿状态。需要从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战略角度维护制造业安全,引导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确保制造业的自我恢复力和对产业的控制力,从制造大国迈进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再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构建意义和文献资料回顾梳理基础上,运用合项思维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生态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依存度"五因素模型"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熵权法对产业安全指标进行权重设置,并通过功效系数法定量分析我国产业的产业安全程度的估算值为53.6,处于"临界状态"的结论。指出我国产业安全目前存在较大系统风险,需要从国家战略上提升在产业安全领域的防范应对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加强产业控制力,降低产业依存度,保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国家产业安全及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产业控制力的角度分析了外资并购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根据产业控制力的评价体系以及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分别采用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技术控制率和重要企业受外资的控制等四个指标考察外资并购对该行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并得出外资并购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控制力影响较大的结论,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制造2025"概念提出,智能制造不断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代表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文中选取全国31个省份的16个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规模竞争力、RD投入、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改造等4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全国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智能制造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各省市制造业产业区域发展不均;大部分省市创新力度不够。针对研究结果,从企业、政府、高校3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智能制造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辽宁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辽宁省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外资、外企和外国技术逐渐渗透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出现了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被跨国企业并购的情况,对产业的成长性、竞争力和控制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对跨国并购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并为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CAE技术在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技术。CAE软件系统可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高端软件历来被国外禁运。计算机模拟将给21世纪工程和科学研究带来革命性变革。为保证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竞争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本文探索了建立自主CAE产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姜铸  张永超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60-64,69
根据服务化战略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构建服务化战略下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选择使用差异性服务化战略的两家制造企业进行评价,发现不同服务化战略对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提出提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竞争力的软件产业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竞争力的视角构建软件产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内资企业竞争力、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和竞争环境五个一级指标,利用2007—2013年软件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软件产业目前处于基本安全的状态。最后,提出维护我国软件产业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装备制造业特点,构建装备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为提高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 制造是人类创造工具,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制造业创造国民经济和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为国家安全提供装备保障,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1.
“在跨国公司对产业控制链空前延伸的条件下,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是艰难的,但由于核心技术决定的产业控制力是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必须自主创新。只要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虽然艰难,我们也能够自主创新,关键问题是自主创新主体——企业的‘理性’和‘国家理性’如何结合。”在第四届软科学国际会议上,专家认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由于没有核心技术,我国制造业正日益失去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低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需求侧,是科技创新转移和扩散的对象。中低技术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依靠吸收新技术提升技术能力,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制造企业的知识基础和发展路径等特征共同决定了依靠非研发创新为技术能力提升提供互补性资源的重要性。从新颖性、知识类型和创新方式3个角度,对"非研发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并提出培育中低技术制造企业非研发创新能力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7)
制造业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基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及相关文献,从综合规模、经济效益、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竞争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沿线城市制造业具体发展情况,研究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地区城市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沿线城市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培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进步的重任,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一国国民经济控制力和综合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以重大技术装备的产品特征和产业范围界定为基础,分析了重大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而从创新途径、创新基础、创新政策和创新规划四个方面提出了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结构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变动情况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关键指标的分析认为,虽然近年在一些领域发生了外商(计划)投资向本土转移的现象,但不能认为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规模外资"回流"。从短期来看,美欧等国对华直接投资力度可能减小;从长期来看,中国在吸引制造业投资方面仍具竞争力。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回流未来也不会大规模发生,但高端制造业将是投资竞争的焦点。由于该现象涉及的"高端制造"、"生产率水平"等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产业技术升级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需要高度关注和深入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聚类的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标志,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本文首先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继而,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量化实证研究,得出灰色聚类评估的结果;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归纳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再工业化"与"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迫在眉睫。在透析1997—2014年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演变、产业贡献度和国际竞争力基本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能源消费量、产业贡献度之间的时序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能源消费量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有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且煤炭消费量亦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单向Granger原因,而电力能源消费量、产业贡献度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均不存有长期均衡关系,印证了中国制造业长期发展过程中以煤炭消耗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均衡性,以及当前加快劳动密集型向附加价值更高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步伐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8.
专利创造反映了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通过专利创造数量、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和创新资源综合分析,可以获得专利数量与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关系,对区域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对县域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县域产业结构和创新资源分布,形成了基于专利创造的县域创新能力指数和产业竞争力指数,从中可以发现县域经济发展中专利创造和运用对于产业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和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分解研究,为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20.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基础,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基于Fuzzy-AHP的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帮助企业评价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