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白雪石(1915年-2011年),原名增锐,北京人。青年时随赵梦朱研习工笔花鸟画,后师从梁树年学习山水画。他的山水画,清新俊逸,挺劲多姿;尤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其绘画风格,在众多表现桂林山水的画家中独树一帜。他独具风貌的桂林山水画,被称为“白派山水”。  相似文献   

2.
自元代文人墨戏发达后,梅、兰、竹、菊"四君子"就成为历代文人画家的珍爱,因为"四君子"题材最能体现出画家笔墨修养和人格内涵。  相似文献   

3.
(一)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提出绘画品评标准是: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为使这段话一目了然,可分列于下:一等品:自然之品——上上之品;  相似文献   

4.
王金文 《成才之路》2009,(29):36-36
《桃花扇》作为清代传奇的典范,具有多重悲剧性。剧中桃花这一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性,需要我们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李绍珊与其女儿李虹玉(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合著的《桃花六记》是一本另类散文著作。全书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史料和科学考证,来探寻桃花的历史渊源,入文、入诗、入画,给读者以美好的向往和奋进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不仅是脍炙人口的诗歌杰作,也是一篇艺术鉴赏的典范作品.本文从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实现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解读,以此解释艺术鉴赏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7.
【名人小传】 潘天寿(1897—1971)现代画家。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署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等别号,晚年喜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等。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7岁入私塾,兼习写字绘画。14岁进入县城的国民小学读书,临摹《芥子园画传》等。19岁考入浙江第一师范。毕业后回乡教书,常绘鹰、虎、松柏等富于力量感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集合了桃花这一意象的诸多意蕴,作者承袭了桃花意象的传统,既以桃花的娇艳暗示香君的美貌,同时也暗合着香君妓女的身份,而桃花的飘零无疑是香君坎坷命运的再现.作者最终还为两位主人公设置了一个"桃花源".以桃喻人,借桃言情,言桃明旨,作者用生花妙笔展现了香君这支桃花的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9.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雄阔壮美的气格,峻拔浑厚的艺术形象,苍老沉着的笔墨、质实峻峭的皴波,表达了大自然的神奇,体现了“师法造化”的理念,为后世留下了不巧的破体之作。  相似文献   

10.
倪瓒在为其甥华子文所绘的《云林画谱》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绘画思想和美学主张,明确地要求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应寓“士气”于“画理”之中,重“逸气”而抑俗工之气,做到有理有趣,意法自然。作为一本入门指导性教材,《云林画谱》集中反映了倪瓒的绘画思想。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桃花源记》为中国传统文人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模式,同时也对其后诗文桃花意象的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假设来追寻陶渊明在诸多名花中情有独钟选择了桃花作为其象征的原因,并探讨他的这一选择对后世桃花意象的使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林敏 《教学随笔》2013,(22):127
桃花意象在《桃花扇》中成了一个表现末世繁华又饱含身世伤感的符号,描绘了萧条的景色,叙述了剧中人物的身世、命运、情感,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桃花意象是李香君这个女子和她悲剧命运的象征,也是她理想爱情破灭的象征,渲染了全剧的悲剧气氛。  相似文献   

13.
歌曲《一首桃花》是歌剧《再别康桥》中的一首咏叹调。本文通过该作品的体裁特点、艺术风格、演唱体会等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其艺术价值所在,并希望通过对该作品歌词、旋律、曲式、风格的分析、把握,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以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09,(13):F0002-F0002
李学铭,军旋画家,号“放鹤斋主人”,专攻花鸟画。毕业于北京画院研修生班,经多年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使其貌汲传统精华,融时代气息,清丽淡雅之中亦有古拙苍润之韵。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个青春正茂的才子佳人形象,也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林黛玉在女子中才学无匹,堪当魁首,她的诗篇说不尽的情思邈邈,道不出的风流韵致。《葬花词》和《桃花行》为其典型力作,皆悲悯身世,又各有千秋,文章试比较分析之。  相似文献   

16.
《星月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作者大部分运用了曲线,表现形式是油画,笔触有直线、曲线。作者用曲线把天空表现得非常奔放,让人感到星星、月亮仿佛在不断行走,越走越远。作者用直线画出了小村庄,比起上面的星空,小村庄显得宁静多了。作者画树,虽然还是用曲线,但树是纵向,而天空是横向的,形  相似文献   

17.
18.
《一首桃花》是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的主题性唱段。这首作品难度较高,意境高雅清新,是众多女高音在音乐会和比赛中的必选曲目。本文将从谱面分析、演唱处理、情感表达方面来剖析该作品。  相似文献   

19.
清初青心才人的白话章回小说《金云翘传》传入越南后,被改编成众多喃诗、戏曲等,同时还出现了汉文传奇小说阮登选的《会真记》和何淡轩的《桃花梦》。因不满翠翘的结局,作家让金重和翠翘投胎转世为元生和妓女兰娘,二书分别以元生和妓女兰娘为主线,叙述了二人的今世姻缘,最终缘尽而散。《桃花梦》在命名、思想意蕴和结构形式上都深受《醒世姻缘传》等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桃花作为一个独特的意象出现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篇小说<桃花梦>中,桃花作为意象,同时蕴涵着多重意义,它不仅预示了主人公即将经历的桃花运以及桃花散净后的寥落、孤独和无奈,而且也隐喻了当代官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官场规则,同时还显示出现代人所追求的"纯粹爱情",正如梦境一般可遇而不可求,也如幻影一般一触即碎,更像桃花一般因时节变化而难逃零落和支离破碎之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