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付春 《家长》2010,(8):47-49
有位家长问我:“我的女儿以前聪明乖巧,一天到晚总和父母有说不完的话。可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在家的时间少了,和我们说的话更是少得可怜。回家以后就在自己的卧室里鼓捣着什么。我们问她,她还跟我们翻脸,说我们不懂她的心,她还把我们的关心说成多此一举,好像我们不是她的亲生父母一样,整天对我们像仇人一般,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育》2000,(12):35-35
家长的问题:欣欣是个六岁的女孩,原本活泼可爱,懂事乖巧,去年她父亲因病去世之后,欣欣变得沉默寡言,性情孤僻,还经常故意惹人生气。有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饭,她把喜欢吃的菜放到自己一边,我们开导她,她就是不听,还眼泪汪汪,满腹委屈的样子。事后,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2008,(6):48-4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虽然72.6%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81.6%的父母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45.3%的父母会“为了学习。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对孩子的朋友圈有太多限制,客观上反而会使孩子交不到朋友。  相似文献   

4.
非常时期     
梳理广播电视大学30年的发展轨迹,或许会发现几个非常时期——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战略转折期。这几个非常时期的路径选择,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后电大发展的基本走向。比如1978-1979年、1986-1987年、1998-1999年,至少在研究者看来,就是具有特殊研究价值的非常时期。《国家中长  相似文献   

5.
曲晓宁 《家庭教育》2002,(10):21-21
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工作太忙,早出晚归,甚至忙于加班。早晨当家长去上班时,孩子还没醒来;晚上当家长回家时,孩子已进入梦乡。有时好几天见不到孩子的面,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孤  相似文献   

6.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各种网络课程、名师课堂、在线学习频道、线上教学资源等,如潮水般涌来,将教师、学生及家长冲得晕头转向,直呼"吃不消"。直面这一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当下英语学科的线上教学进行"冷思考",从宏观、微观层面梳理出应对策略:给一线教师多一些自主发挥的空间;因势利导,让教师把握"非常时期"的"非常教育"机会;保持定力,敦促教师实现由"教"向"学"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张老师,今天我儿子感冒发烧了,要向你请假几天。早上我刚到学校,就有四位家长陆陆续续给我打来电话。我匆匆地来到教室检查学生到校情况,结果发现今天竟有14位学生没有到校,一了解都是因为患上了感冒。看着教室里空着的14个座  相似文献   

8.
孟广义 《家教指南》2004,(12):47-48
“第二反抗期”一般指12-15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这段时期的孩子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时期,他们对父母的管教深为反感,甚至在行为上发生反抗。有的学者亦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国外有的心理学家则把它称作“为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战斗的”的时期,或叫“心理烦恼期”。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问题比较多、比较复杂,很有必要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田婷 《家长》2011,(6):35-35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能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批评孩子学钢琴不认真,孩子索性就不学了;和父母做游戏一旦输了,孩子就大发脾气;看到其他同学的表现比自己好,孩子就委屈哭泣。  相似文献   

10.
李彬 《师道》2009,(10):57-57
女儿洋洋要到县城一所中学读书,从内心讲,我是不情愿的,但拗不过她对择校的攀比,只好遂其心愿。我清楚知道,女儿离开了父母身边,教育难度会增大,教育失控和盲点是父母最担心的问题。更何况女儿正值青春期,是一个懵懂冲动的年龄,是一个躁动偏激的阶段,稍有不慎,女儿就会走弯路,甚至于滑向歧路。  相似文献   

11.
《家教指南》2008,(6):33
一要让孩子走路回家。离开家人一整天,孩子见到家人往往会有“撒娇”的表现.小班的孩子尤其如此。家长在接到孩子时,可以给孩子温暖的拥抱以示爱意,但如果离家不是很远,家长要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走路回家的体力了,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也是给孩子“已经长大”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12.
朱琳琳 《家庭教育》2007,(6X):30-31
孩子的心灵,如初绽的花儿,纯洁、稚嫩,经不起狂风暴雨。然而,有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离异、家庭经济问题……这些都会强烈地刺激幼儿稚嫩的心灵,甚至给他们造成心理创伤。当孩子必须面对这些问题时,父母该如何为他们撑起一把心灵的小伞,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心理难关,增强抵御“风雨”的能力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规范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细心掌握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巧妙地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是未成年向成年过度的阶段。在这期间,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身心发展.导致平衡失调。不少孩子表现出逆反、固执、独立、任性。时常与父母顶撞冲突。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因势利导,疏通情感.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15.
莫沫 《教育》2012,(12):9
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不关心他人,是自私的表现,严重了就是个人主义,这样的人更不会关心集体,关心国家。父母要给孩子做关心别人的榜样。俗话说: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父母的言行在孩子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要严于律己、坚持正面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人生如棋,下棋的时候没有看棋人也许自己能努力下好。但是如果有了看棋人,问题就凸显了。观棋不语真君子,挺好。但是难免会有支招的人。如果支的是坏招吧,不接得罪人,接了害自己。如果是好招,接了搞不清到底谁在下棋,不接有可能就是输。一旦形成习惯,一日没人支招,心理就开始犹豫不决。对于孩子的人生来说,父母和子女何尝不是看棋人和下棋人的关系呢。父母成了孩子人生棋局的支招人。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4,(3):155-155
亲爱的家长,当您的称谓里多了爸爸的字眼,身份中多了一份母亲的角色,没有一项事业比创造优秀的孩子更伟大!  相似文献   

18.
“庚子之变”后,八国联军、散兵游勇以及土匪强盗在京津及其附近地区烧杀抢掠,导致难民大增,而清政府无力对灾民进行大力救济。以上海绅商为主组成的救济善会、济急善会等民间慈善组织,发动东南各省民间力量,大力组织义赈,有力弥补了官方在非常时期社会救济的暂时缺失,表明中国民间慈善事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在非常时期民间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一个暑假,小升初的孩子们就是正式的初中生了,无论从行为习惯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如何在初中阶段学习中,以平稳的心态度过?尤其是在学习方面,笔者说说个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6~12岁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不仅是孩子身高和年龄增长的黄金阶段,更是他的心智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看到许多孩子在这一阶段由于家长教育方法的不得当而出现孩子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本文主要探讨孩子成长的真正内涵,家长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奏响孩子成长的三部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