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只有敢于反映社会生活真实的作家,其作品才能留传后世。曹操之所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创作的写实精神。曹操创作最突出的特点是用诗歌反映了汉末魏初这个历史转变期的时代真实。首先,曹操的诗歌反映了汉末上层统治者的权利之争,终于导致天下大乱和人民惨遭苦难的生活。史载:中平六年(公元189),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何太后听政。此时太后的哥哥何进独揽大权。何进谋诛宦官,召董卓入京,事泄,宦官张让等杀死何进。董卓入京  相似文献   

2.
南朝帝王大都爱好、提倡文学,招揽文士,自身勘于创作,成果颇丰,并且积极倡导文学活动,为文士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他们对文学的重视,既是魏晋文学风尚与江南文化氛围影响的结果,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但他们的文学活动与文化政策,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发展,在他们创作倾向引导下,南朝文学普遍地追求形式的精致与华美,这种对文学形式的研究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为后代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这是南朝文学的鲜明特征,也是它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南朝是一个王朝频繁更替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学新奇迭出的时代。就其题材而言,时而游仙,时而田园,时而山水,时而艳情,时而边塞。就其形式而言,或以刻意描摹为尚,或以平仄声律为先,或以用事用典相竞,诗歌五言大盛之际,又有六言、七言相继登场。以格而言,有澹远,有逸俊,有警秀,有韶妩,有清新,有繁缋。文人各不相师,无复依傍,造成了南朝文学的不断新变。 造成南朝文学新变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则主要是从南朝的社会文化思潮和文学主体的因素来探讨南朝文学新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南朝咏史诗不仅数量较多,超越前代,亦有像颜延之这样的优秀咏史作家。更为重要的是,南朝咏史诗表现出前代所无的新特征;怀古诗的形成与成熟,“赋得”题咏史诗的出现与创作,咏史乐府创作题材的女性化与趋同化。南朝咏史诗的贡献在于,确立了咏史诗以悲为美的美学特征,在贯穿古今时空的古迹场景的描绘中去追寻历史古人的咏史怀古模式,否定结构,对诗作形式作了自觉探讨,为唐代咏史诗的繁荣作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魏晋时期的官制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热门,但是对于魏晋时期的王国属官由于史料记载较少,所以研究的并不是很多。魏晋南朝时期各地的王国星罗分布。王国官吏由于和诸王的特殊的关系,经常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政治,左右着政局的发展,在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试论欧洲文学中的骑士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骑士精神作为欧洲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了欧洲封建时代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和行动规范,从中世纪武功歌到十八世纪历史小说,它始终贯穿于欧洲文学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本文结合欧洲文学发展史中的骑士文学作品,论述了这些作品中所体现的骑士精神,以及这种精神的进步意义及消极思想.  相似文献   

7.
南朝时期,史学从文史哲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但是,史学与文学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从《后汉书.文苑列传》、正史列传中收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杂传创作的兴盛、史籍里有关传主的文学观念论述的记载、很多史学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等方面,就南朝史籍编纂的文学意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锡伯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众多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可贵的民族精神,是锡伯文学的亮点,主要体现在艺术地再现“西迁”爱国主义英雄壮举,生动刻画锡伯族历史人物的高大形象,集中展示锡伯军民在抗击外敌入侵及平复叛乱中的英雄气概等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诙谐文为古代散文题材类型之一种,以幽默嘲讽的笔法传达讽谏之意而著称。它具有较强的审美趣味,但讽世功用却不甚明显。南朝时,诙谐文在大幅度骈化的同时,逐渐丧失了讽谕之旨,成为文人卖弄创作技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颂赞文为古代散文中的两种体裁,包括颂体与赞体.颂文又分正、变二体,正体颂文意在颂美神灵,变体颂文则转向称美人事.赞之一体取称赞之意,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史赞类意含褒贬,成就最高.南朝之颂多为变体,鲍照、江淹之作声名最显.鲍作着力于为帝王歌功颂德;江作则立足于托物抒怀.南朝之赞以范晔<后汉书>之作最为特出.  相似文献   

11.
典签作为身份低下者参平成为南朝政治的重要特色,它既加剧了南朝政治的动荡,又抑制了门阀士族的腐朽;典签、主帅、斋帅三个各词应有所差别,不应完全视为同等。  相似文献   

12.
南北交流的日益广泛,由南入北士人的增多,以及北朝统治者在文化策略上的选择,使得北朝后期的文学经历了对南朝文学短暂的逆动之后,走上了吸取和借鉴南朝文学的道路,并为隋唐文学的南北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朝文学自觉性成因繁复,不可枚举,然挈其主者,则有社会动荡,思想解放,文人学士弃道缘情;庄园、南方经济的发展培育士人清客并为其从文提供物质保障;曹魏等任人准则与各朝君王崇文助推文的自觉;玄佛思想的兴盛则为文学自觉性发展奠定了美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原本俚俗的南朝刘宋帝室从刘裕开始即进行了从武至文的转变。从整体而言,刘宋帝室的文学风格有着"丽秀"和"苍劲"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对玄言诗文学风格的反拔,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是,刘宋帝室尚未能把"丽秀"与"苍劲"两个方面巧妙地熔为一炉,这影响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儒学对山水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儒学对山水文学的萌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儒学促进了士人山水审美情趣的形成,儒家情性观对山水文学重抒情的艺术特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富于民族独特精神内质的艺术,在其发展与繁荣的历史性征程中都必定受到他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意识、宗教思想以及艺术观念、美学理念等的深刻影响,这既是艺术演进的规律,又是艺术成熟的根本。在中国画的历史演变中,就深受庄子哲学思想的影响,它不仅直接反映在画论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上,而且表现在艺术技法方面。庄子哲学思想的内核是道法自然,因此,中国画对人或自然的艺术表现,是基于第一自然,又成于第二自然:中国画的写实观,也就是师法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南朝文学研究特点在于文学研究和学术史研究并重,考证性和其他学科形成交叉的研究较多,视野广阔,角度新颖,能发前人未发之言,同时又符合历史实际。这些成绩主要体现在总论、诗歌、文艺理论、小说及辞赋骈文、文集研究五方面。  相似文献   

18.
浙西航线是指上接新安江流经建德、淳安、富阳、桐庐,向东经杭州湾注入东海的水上交通线路。它作为功能地域概念,反映了东晋南朝浙西城市的空间分布以及浙西与皖南的交通网状结构。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视角,是东晋南朝文人行旅的一条重要交通之路,能够显示出东晋南朝文学生产和文学传播的一些基本特点,有利于考察地域、交通和文学的关系,把握东晋南朝不同地域文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南朝是文学自觉的成熟期和高潮期,历代帝王对文学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中。帝王对文学的爱好促进了南朝文学的繁荣,其文学思想和创作倾向对诗歌创作具有显著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时代文化的氛围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叶,那是一个以革新为主要特征的时代,苏轼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出的创新精神,首先是时代的产物。苏轼生活的时代,在“百年无事”的承平景象背后,已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政治革新主张。真宗初年,王禹偁再主张“谨边防,通盟好”;“减冗兵,并冗吏”仁宗宝元二年(1039)宋祁提出去“三冗”(冗吏、冗兵、冗僧)。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在韩琦、富弼、欧阳修的支持下,推行以改革吏治为中心的新政。新政推行不到一年被废止。仁宗皇祐元年(1049,,文彦博主张省兵,裁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