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位作家背后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这话真的一点也不假,我的文学启蒙就是从祖母给我讲述的故事里开始的。我的祖母不但故事讲得让小时候的我陶醉,而且她还是个家风家规的传承与践行者,虽然她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但她老人家那慈祥的威严至今还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底里。祖母在世时,可以说是我们村里数得上号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她以特别注重家风和家规严格而有名。祖母和爷爷共养育了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在沂蒙山区一个普通的村子里。村里的人也很普通,到现在还没有出过一个名人。村西有小岭,没有名字。村东有条自北向南流过的小河,原先没名儿,后来我琢磨着,小河的名字该叫管仲河。因为,小河边有个村庄叫管仲河涯。大家都喜欢我给小河找到的名字,因为管仲是一代名相,小河也就有了一些文化味。小时候虽然还不至于挨饿,但文化生活极为贫乏,上小学以前就没有读过一本小人书,连有线广播也没有,只是每年盼着春节村里放一场电影。那时候最大的享受就是听祖母讲故事。我至今仍不明白,一个字也不识的祖母为什么能积攒那么多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用耳朵阅读莫言我十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当了农民,当时我最关心的是我放牧的那几头牛羊的饥饱。在农村度过的漫长的一段青春岁月里,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我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祖父。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有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  相似文献   

4.
用耳朵阅读     
莫言 《教师博览》2014,(1):23-23
<正>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期,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我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除了我的爷爷、奶奶、大爷爷之外,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他们讲述的故事神秘、恐怖,但十分迷人。在他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萌考卷     
《小读者》2013,(8):56-57,48
1.毕尔博·巴金斯是学者、诗人、歌谣作者、穿锦缎背心的人、会讲故事的人、小精灵之友,还是霍比特人中非常罕见的冒险家,他把自己的冒险故事记录在一本书里,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  相似文献   

6.
用耳朵阅读     
莫言 《师道》2004,(7):50-50
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期。在这期间,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一样,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  相似文献   

7.
我的祖母是地道的泰国人,可是我不知道祖母的泰国姓名叫什么,我只知道祖母有一个很好听的中国名,并且还有一个很传统、很普遍的中国姓氏。据说,祖母的中国姓名是祖父替她取的。至于祖母的中国姓,跟中国的传统姓氏有无关系,我则无从所知。  相似文献   

8.
童年的乐园     
每个人都有小的时候,也都有独一无二的童年,而我的童年里有一个乐园,令我永远不能忘记。小时候,我与祖母生活在一起。在祖母家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中种着各种蔬菜,还有几棵橘子树。祖母几乎整天都待在园子里,我就跟在她后面,在园子里帮忙。不过通常是越帮越忙。祖母浇菜,我就浇菜。因为我太小,力气不大,不能拎着水桶走来走去,所以我就把整整一桶水全倒在一株菜上,不仅浪费了水,让菜遭了殃,还把祖母辛辛苦苦从远处山下挑来的沃土都给冲走了。这时,祖母总会生气地教训我,我的眼泪就会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但回家后祖母还是会给我做可口的饭菜,我也就破涕为笑了。  相似文献   

9.
仓鼠日记     
正大家好!我是一只小仓鼠,接下来大家就来看看我好玩儿的事吧!No.1来到大家庭我一直生活在一个大纸箱里,那里还有我许多的兄弟姐妹,我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料,一个长得瘦瘦高高的男人看上了我,把我和其他两个姐妹装在了笼子里,带回了家。就这样,我生活在了一个大家庭里。No.2"爬山"来到大家庭,我认识了小主人。她八岁了,叫"畅畅",名字挺好听。她也给我起了名字,叫"乐乐"。不错,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个以书为友的小男孩儿,名叫马丁。他住在哪儿,这倒没关系,或许就住在维也纳,或许在纽约、罗马、斯德哥尔摩,或许在芬兰或西班牙的一个小山村里。马丁和祖母住在一起,祖母待他可好了,好就好在她常给马丁讲故事,谁也没有祖母的故事讲得好听。在那漫长漫长的冬夜,每天干完活儿,她就坐在壁炉旁,一边织毛线衣一边开始她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啊……”或者“那时你还太小,不记事儿呢,听着,故事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那年我上小学六年级。在蔡静香来到我身边之前,我真的没发现班里还有一个叫蔡静香的女生。蔡静香说她是转学来的,这我相信。她说她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机器猫》里也有个叫静香的女生。这我倒是觉得很不靠谱,我那时想,她是为爸妈给  相似文献   

12.
萌考卷     
《大中专文苑》2013,(5):78-79
你有好玩的题目,也可以出好发给本刊编辑部,一经采用,即付稿酬。1.毕尔博·巴金斯是学者、诗人、歌谣作者、穿锦缎背心的人、会讲故事的人、小精灵之友,还是霍比特人中非常罕见的冒险家,他把自己的冒险故事记录在一本书里,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A.《最游记——一个霍比特人的历险》B.《东游记——一个霍比特人的历险》  相似文献   

13.
我是我们家里唯一的小孩。不过我还有个妹妹,叫蒲露伊儿(我起的名字,好听吧)。她是我的娃娃。我眼睛大,她也眼睛大。我短头发,她也短头发没办法,她在一切事情上都学我。蒲露伊儿很乖,就是太小了什么事儿都不懂,我一天到晚照顾她,有时真够累人的。(所以我决定了,我长大了,也只生一个小孩,除非一下子生了双胞胎。)我们家还有一只蝈蝈,住在小竹笼子里。说实话,我们有点不太喜欢他因为他整天叫啊叫,叫得人头疼。妈妈说,仔细听,他的叫声真会让人发疯,那是一种金属一样的声音。蝈蝈是个地地道道的“人来疯”,越是屋里有人,他越叫。我们只好这样:爸…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一定还有圣诞老人,只要世界上还有爱。我还记得和祖母度过的第一个圣诞。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我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擎般穿过城镇,去找我的祖母。因为我的姐姐对我说:“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这句话对我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我祖母是个痛快人,从不会说谎。那天我飞奔到她那儿是因为我知道她会告诉我真相。她总是实话实说,特别是吃上她举世闻名的桂皮面包,实话会更为中听。祖母在家,面包还冒着热气,我一边大口嚼着面包,一边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她。“没有圣诞老人?”祖母嗤之以鼻,“胡说八道!别相信那个。这谣言已流传了好多年了,都快把我…  相似文献   

15.
吾乡周田     
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面对朝夕相处的人或物,要为他或它写点东西,陡觉难以下笔,捻断数根须也不知从何叙起。我今要写吾乡周田亦是如此。那就干脆从这名字唠叨起吧。周田,最初不这样叫的,原名是周山,乡下人取名图个方便,叫着顺口就成,却往往能在这不经意中出个好名字。孩子若是春天降世的就叫春生,万物更新,生机勃勃,多好的名字。余秋雨先生说他出生在秋天里,来到人世间那一天刚好下了一场雨,他的祖母便叫他秋雨,秋天的雨湿湿润润缠缠绵绵,诗意洋溢。他的祖母就是个乡下人。“周山”这名字也似这般得来的,“四周都是山”,就这样简单朴素,后…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只有在文字的世界里,才会喋喋不休,进了大学也是如此。我可以说出很多作家的名字,却叫不出整个班级同学的名字。我每天上课,去图书馆,然后在每一个夜晚伏案写自己的故事,我感觉我拥有那么多的故事,我一定要讲给这个世界听。那时候恐怕对我最熟悉的就是收发室的阿姨了,她会在我路过的时候叫住我,那个时候的样刊、稿费,甚至获奖通知,都被收进了她那个屋子里,  相似文献   

17.
初为人师,我笃信“严师出高徒”的至理名言,坚持“依法治班”,对有过错的学生,一律绝不姑息,毫不手软。我把学生们整治得在我面前都像是温良无比的小绵羊。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我和学生之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后来有这样一则故事深深地启发了我,让我下决心从一个人见人怕的老师,变成一个微笑的老师。八岁的小珍妮出生于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唯一的亲人是年迈多病的祖母。她不爱说话,不爱学习,不爱交往,衣衫褴褛。同学们把她看成“异类”,孤立她。她也很乐意封锁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画画。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最爱的是画画,还有说她的画有灵气的…  相似文献   

18.
她叫初棠,母亲告诉她这名字是当年祖父起的。祖父在医院病房内抱着还皱着皮的婴孩.良久才说了一句话:“这娃的额头和她真像。”“她”自然是指祖母。据说在解放前,她祖母是上海一家歌舞厅的歌女.诗词歌赋无一不通,虽不是台柱,但也名动一时,迷倒了不少富家公子。祖母的艺名叫海棠。  相似文献   

19.
李建生 《家长》2008,(11):47-47
听妈妈讲的故事多了,我懂得了爱人、爱物、爱自然,与此同时,我的故事也多了。妈妈是个爱讲故事的人,她的故事特别多。她讲故  相似文献   

20.
期待已久的故事会终于开始了。同学们的表现多种多样。陆祥讲故事的时候,眼睛总是盯着一个方向,每讲完一句话,就把舌头在嘴巴里绕几下,发出一点小小的声音,然后又“嗯嗯”地接着讲。毛边讲故事边用手不停地拉她的裤子。我担心,她再这样拉下去,这条裤子就要开个大洞了。还有一位叫徐天韵的新同学,她上去讲的时候,因为原来没有准备,所以讲得“坑坑洼洼”的,就像走在泥路上一样。最滑稽的还是她的动作,你看她一会儿把手放在衣服后,一会儿把衣服向前扯,过一会儿又把衣服往后拉。这根本不是在讲故事,分明是在做滑稽表演嘛。最让我佩服的是邵宇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