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儿童数学”意味着什么 1.直指儿童。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积淀下的“前数学经验”,使得他们每个人的数学学习背景丰富而独特,我们可以称之为儿童数学的“前理解”,或者称作为儿童数学学习的“期待视界”。它们的存在对数学教学提出一种崭新的要求与表达方式,那就是:数学教学惟有“直指儿童”,才能真正和儿童并肩看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对数字的感性认知,是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积累而来的。数学活动需要根据数学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只有数字的"数学教学"不属于数学活动,数学活动是指通过操作数学教具进行活动探究。数学活动经验,即是指由数学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只有使学生参加小学数学活动,才能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思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课程目标中并列,这表明数学活动经验不再是教学的附属.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目标,学生有了经验才能在数学提升的起点上站稳;才能实现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内化;才能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在香港一年的工作学习中我非常关注数学活动的理念和数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是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炼,才能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常常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中无心插柳而获得的课堂副产品。那么,作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作为数学教学重要目标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笔者以为,从不同的视角看,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也不相同。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应该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利用已有经验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尊重儿童已有活动经验,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开启数学学习之旅,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学习活动,经历数学的产生发展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和提升数学素养。在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内涵诠释、基于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价值思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例探索构建基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数学学爿是基于自身经验,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虽然强调满足儿童的需求,可我们并不了解儿童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数学,喜欢怎样去学习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思考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才能因充满人性关怀而焕发生命活力,儿童才能在数学的润泽下幸福成长。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提升教学效益,润泽儿童的生命,就必需关注儿童的视角,要以儿童的视角诠释教材,让儿童学习“儿童数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通过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内化与成形,数学的思想方法也是在数学活动之中才能感悟到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及基本活动经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它们就像一棵树,数学活动经验就像树根,在土壤中吸取成长所需的养分;数学思想就像树干,主要是支撑树冠,给树叶输送水分和养分;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就像树冠,主要是完成光合作用,为树木提供养分的机构,促进树木成长。“根深”的数学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以《找质数》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体验"是儿童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经验、感受、回味与反刍等。在"体验性教学"中,教师要为儿童的数学体验提供"技术支撑",可以让儿童通过情境思考、操作探究、对话交流等活动展开"体验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9.
常态的计算教学课堂中所形成的算法,时常以教师"成人化"的认知经验和固有的计算法则直接替代学生的数学思考,抑制了学生"儿童化"思维探索算理的过程,忽略了"数学化"方法的自然建构,丧失了学生"算术"素养的培养和计算技能的形成。因此,数学课堂上"数学化"方法的形成,需要经历学生的"经验现实、认知现实、思维现实"等"儿童现实"的"儿童化"思维的过程,数学思考才能直接抵达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思维起点以及动手操作等儿童认知。如此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实现"数学化"的自然"蜕变",数学知识才能真正实现从"儿童化"思维到"数学化"方法的自然建构。  相似文献   

10.
<正>从活动课程的视角考察数学课,每一课时都可以设计成若干个活动,把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进行分解,板块式推进,实现主动发展与高效课堂的有机统一。儿童数学活动课程以儿童从事数学活动的兴趣和动机组织课程,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这里的数学活动不仅仅指外显的肢体活动,更重要的是内隐的思维活动,正如数学家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实物实验,而是通过思想上的实验,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活动是智慧的根源,也是儿童的经验构建方式。从活动课程的视角考察数学  相似文献   

11.
“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申。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教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如悬置——对教学经验或理论的存而不论、数学的本质探原、返回儿童的生活世界、消解师生主客二分的本质直观等等),而是一种“儿童数学”的现象学精神——回归儿童的“生命·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2.
"尊重儿童"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尊重儿童的活动经验开始,以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为重点,以尊重儿童的学习差异为核心。"尊重儿童"的数学教学就是要走近儿童、读懂儿童,在儿童经历数学"再创造"的过程中,推动儿童的思维进程,建立儿童个人生活经历与数学理解的整合,实现数学教育的生命对话。  相似文献   

13.
非正式数学能力是儿童在学校正式数学教学之外所获得数学认知能力,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大量数学经验的积累。非正式数学能力是学前儿童主要的数学能力,通过培养这种能力有利于提高儿童数学认知能力和意识水平,为正式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儿童非正式数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成人树立科学的数学教育观念,在环境创设、非正式数学活动包括游戏活动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上好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促进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形式。为了保证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进行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果注意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活动经验,却没有意识到这种经验只处于表层,较为感性和零散。教师只有在学生原有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断理性、明朗与完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发展与丰富。  相似文献   

16.
儿童是课堂的主体,数学学习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站在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引导儿童进行有效的建构,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一、激活:经历思维逐步深入的过程迪恩斯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该依靠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依靠教师的经验。因此,教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四基"之一。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十分必要,只有真游戏、真操作、真合作、真猜想、真思考,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8.
儿童学习数学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来习惯了的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对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并不在意。还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每位教师都应当从学生学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考怎么教才能使一些数学知识深入浅出、浅显易懂。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让数学教学回归教育的本体——儿童,关注儿童的生活,追求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儿童数学"重新赋予数学、数学教学应有的魅力,它基于儿童生活,在儿童的生活中,引领儿童的生活;它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从自我经验出发,在活动中自主建构,进而理解数学本质,同时达到儿童本质力量的全面解放与舒展!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必要的吗?促进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要的教学策略有哪些?这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要理解的三个关键问题。在分析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内涵、数学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数学活动才能实现、越是高层次目标越应该从基本经验出发等观点,并指出了促进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四种教学策略:动机激发策略、活动引领策略、激励性评价策略和经验积累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