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湘 《广东教育》2005,(11):58-58
《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上到最后,有一个让学生质疑的教学环节.大多数孩子从课文出发提出了许多关于故事时代背景的艇问,其中一个稿子的提问出乎我的意料:“周恩来同志为什幺一定要把降落伞包让给小扬梅呢.不可以抱着小扬梅一起跳伞吗?”  相似文献   

2.
钱芹 《中国教工》2014,(4):40-40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开国总理周恩来却称她为中国的“国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霍懋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有个故事说,霍懋征的班上有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孩子,有一次霍懋征上课提问,这个孩子突然举手发言,可是问到他时,却一句话也答不上来。霍懋征很纳闷,课后问这个孩子。孩子哭着说:“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霍懋征敏锐的心感受到了孩子强烈的自尊。于是,她和孩子约定,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小海燕记者团乘车来到淮安瞻仰已故总理周恩来的故居。在展览室里,我看到周恩来与万叙生的一段感人故事。童年时的周恩来喜欢和表哥万叙生一起玩。一天,周恩来发现表哥做了一个哨子,便问:“表哥,你给我做一个好吗?”“行!”于是他俩各有一个哨子,便吹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40年来,我经常给不同年龄的孩子讲各种故事,却没有机会固定给一个孩子在他不同年龄段讲不同的故事。现在,我的外孙辰辰给了我这个机会,从他刚满一周岁起我已为他讲了三年多的故事。 1辰辰最喜欢听故事。他满周岁后,就会拿着一本有彩图的书,恳求我:“外婆讲故事,讲这只!”这是一本画有各种动物的图书,没有背景,也没有情节,我只要指着图书上的动物,告诉他“这是大  相似文献   

5.
作为班主任,我喜欢开班会,孩子们更喜欢开班会。因为我们的班会内容总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成的,故事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印象最深的是我给孩子们讲《断了线的风筝》的故事。当时讲这个故事还源自我所接的这个一年级班的第一次家长会。又一次教一年级,心情从来没有过的愉悦。和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相处,自己也好像回到了童年,每到下课或课外活动时间,我就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些差不多快要忘记的游戏。时间长了,我发现有几个孩子从不和小朋友们一起嬉戏玩耍,总是躲在一边看我们玩。起初我认为可能是他们的性格比较内向,也没再往深里去想,直到开家长…  相似文献   

6.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经常给她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父母对独生子相当疼爱,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出了问题。一次父母外出,给他做了一个特大的饼挂在脖子上。他饿了,嘴巴向下咬一口,咬到后来,他咬不到了,就是不会用手把饼送到嘴上。结果,当他父母回来时,他却“饿”死了。这故事当然是笑话,  相似文献   

7.
上好人生第一课去年9月的一天,一群叽叽喳喳刚入学的孩子被我带进学校大大的图书室,很随便地围坐在地板上,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节日记课。我面带微笑走向孩子,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我转身信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美人鱼》的故事。“孩子们”,我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孩子们听了眼睛一亮。我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神气十足地说:“我家的小狗豆豆,今年半岁,小鼻子,小眼儿,小嘴…  相似文献   

8.
美德的剥夺     
下班买回一袋梨,女儿从袋里拣了一个最小的。看到这一切,我很高兴,夸女儿有孝心。作为对她的孝心的奖励,我拣了一个最大的梨,换回了她的小梨,一看,这小梨还有虫眼,就随手丢进了垃圾桶中。这不是当代版的“孔融让梨”吗?看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梨,我陶醉在父女这出精彩的表演中。一回头,看到女儿拣的、被我扔进了垃圾桶里的小梨,我的心一颤,悲伤像乌云笼罩了我的心。做家长的当然对孩子灌输着孔融那样的孝悌品质,孩子当然对“让梨”的故事耳熟能详。我们讲着,孩子听着;孩子讲着,我们听着。孩子与我们都深刻地理解了“让梨”故事中的高尚美德。…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一直得到周恩来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凡遇重大问题不能决断,他总是去八路军办事处去请教,他称为:“去时腹中空,来时力无穷。”1946年春节,育才学校开联欢会,周恩来、邓颖超一起来到礼堂,同学们高兴地叫:“周先生!邓先生!”陶行知说:“我们的孩子大多没有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孩子们把年长的老师称为爸爸妈妈,年轻的叫大哥大姐。周先生愿不愿意让孩子们按家里人的规矩叫一声呀?”不等周恩来回答,孩子们就热烈地叫起来:“周伯伯!邓妈妈!”大家使劲地鼓掌欢叫:“请周伯伯讲话!”周恩来说:“现在只有一个育才学校。等新中…  相似文献   

10.
走进教室,两个男同学正扭在一起打架,看见我,才气咻咻地回到自己座位,相互间怒目而视,其中一个孩子还狠狠地把课桌往后一拉,文具盒里的东西撒了一地,发出刺耳的声音。孩子们一起望着我,表情各异。我微微一笑,说:“老师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大家惊喜地说:“好!”“十多年前,一位旅行家到马来半岛旅游,遇到一场奇异的决斗场面。决斗者是两名萨凯部落的男青年,赤裸着上身,手中没有枪,没有剑,但握着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砖头!”“匕首!”“长矛!”“铁锤!”……孩子说出的每一样东西都带着锐利的寒意,从我眼前倏地闪过。我摇着头一…  相似文献   

11.
一、初识“担当” 参加“国培”学习时,一位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孩子与一个日本孩子坐在一起介绍各自学校的情况。中国孩子问日本孩子:“你在班内担任什么职务?”日本孩子自豪地说:“我是担当,擦黑板担当。”  相似文献   

12.
潘丽 《山东教育》2014,(4):15-15
伴着下课铃声,我抱着一摞作业本走出教室。这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个跑得满头大汗的男孩。一头撞在了我的作业本上,本子散落一地。我慌忙扶住惊慌失措的孩子,关切地问:“没事吧?”他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没事。”我轻声叮嘱他下课后不要在走廊内乱跑。如果是两个奔跑的孩子撞在一起,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3.
孩子,你快乐吗? 我常常会问女儿这样的问题。作为母亲我不仅仅希望我的孩子每一天都拥有快乐,而且还希望她能学会自己去寻找快乐和用内心去感受快乐。“五一”劳动节对我们全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节日,有7天的长假,而且是因为这一天是我女儿小妞妞的生日。孩子的生日和节日赶在了一起,全家上下自然增添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因此,“五一”节也就  相似文献   

14.
这淘气包马小跳,可能很多中国小朋友都认识;这淘气包马小跳的故事,也可能很多中国小朋友都知道。我相信,你身边一定有一个“马小跳”!没有?呵呵,即使真的没有“马小跳”这个人,也一定有像“马小跳”这样的淘气包小伙伴。  相似文献   

15.
含羞草     
从我家住的地方到孩子的学校要路过一片草地,草地里长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草和一些小树。我每天路过却熟视无睹这大自然赋予的美丽。这就是大人,可能是个子高了,视野也高了、远了。 “妈妈,看!含羞草!”孩子的声音传了过来,我只顾脚步匆匆地赶路;“妈妈,你看……”第三天,我的视线才被孩子执着的声音拉了回来,他满是自豪地说:“你看,我动它……”可小叶片并没有像孩子所说的那样“表演”。“乐乐,快走吧,要迟到了!”孩子的小脸上都是失望,这一景象,深  相似文献   

16.
清晨我去上班时,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位怀里抱着孩子的妇女。孩子有三四岁模样,手里拿着一根很长的竹针。突然,汽车一个急刹车,那竹针差点扎到孩子的眼睛。可能是职业习惯吧,我见状赶紧说:“同志!别让孩子拿着针,扎到眼睛怎么办?多危险呀!”孩子母亲说:“我要了半天,也没要下来,一要就哭。来,快给妈妈吧,阿姨都说啦!”边说边往下拿针。孩子扭来扭去地就是不给,还哇的一声哭起来。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爱好     
闲时翻阅《故事会》,看到这样一则“笑话”,说的是做妈妈的平时总吃烂香蕉,让孩子吃好的,一次妈妈病了,孩子特地挑出烂香蕉给妈妈说:“妈,这是你最喜欢吃的烂香蕉”这则“笑话”没有让我发笑,反倒差点让我掉泪。许多家庭可能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与此相同或相似的事情。在我自己成为母亲之后,对母亲们的这一“爱好”更有了切身的体会。我的母亲的故事不在香蕉,我小的时候,我们那个地方没有香蕉、但每每在全家围桌吃饭时,母亲总是把某一碗野菜摆在自己的面前,说:““我爱吃这个。”那时,也并不流行把野菜当稀世珍品的“都币意…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5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周恩来同志无限热爱幼儿,对革命后代给予极大的关怀和殷切期望。1930年,那时党的六届中央在上海,周恩来同志任中央军委书记,工作十分紧张,但他对革命后代仍很关心。一次,政治局开会,工作人员朱端绶同志为会议放哨、打水、做饭,为了使孩子不影响会议,她把奶瓶搁在一个小枕垫上,让奶嘴挨着孩子的嘴,由孩子自己咂。不巧,孩子把奶瓶推掉了,大声啼哭。这时正在开会的周恩来同志立即将哭着的孩子从屋里抱出来,亲自为  相似文献   

19.
方友波 《学周刊C版》2011,(7):111-111
今天,我讲《小英雄于连》一课,说句心里话,自己真的是连课都觉得没备好,只是心中有了一个大体的思路而已。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小导游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依据我的设想,也就是找一个孩子当小导游,介绍一下于连铜像的来历就行了。谁知上课时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进行完其他的环节,就要进入小导游这一环节了,我让孩子们自己准备准备,我就边观察孩子们边思考,这时,我想到了教师应参与学生当中,还应让学生多数参与。于是,我马上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设想,自己也参与到其中,再找几个同学和自己一起当游客。孩子们准备好了,我对孩子们说:“谁愿意当小游客,一起与老师去布鲁塞尔旅游?”没想到,孩子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我选了几个小同学和我一起去游览,又选了一名小导游。表演开始了,我说了一句:“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布鲁塞尔。”一个小游客就指着于连的铜像课件对小导游说:“喂,他是谁?”这种情况可是我没想到的,这个孩子可真没礼貌。我对他说:“孩子,说话可要有礼貌呀。”可这孩子还是说:“喂,这是谁的塑像?”我正着急,小导游说话了:“你这个人这么没礼貌,我这里不欢迎你。”又一个小游客说了:“你好,小导游,这是谁的塑像?”小导游说:“他呀,叫于连。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我的学生告诉我一个故事。她第一天送女儿上幼儿园,一进幼儿园的门,就看见一群孩子围着一位较为年长的老师,有的孩子拉着老师的手,有的孩子抱着老师的腿,有的揪着老师的衣服,和老师亲热。她的孩子也想去和老师亲热,但挤不进去。忽然看见一位年轻老师走过来,她的孩子就扑过去,但这位老师没有理会就走过去了,孩子伤心得不得了,回家说:“我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