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学期,老师们都要忙着给学生写评语。一则好评语,应该象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学生的风貌;同时,它又象一块路标,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教科研讨论会上,许多老师感慨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常流水,这常流水应该是源源不断的一股清泉。”好一个“一股清泉”!曾几何时,“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理论成了至理名言,即教师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得心应手地去满足学生“一杯水”的需求。然而,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地被引入教育领域,知识除了以传统的静态的文本形式存在之外,还可以以动态的超文本形式存在。网上学习、资源共享成了当前热门话题。人类知识系统正发生着两个重要变化:一是知识传播途径越…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王菘舟老师也说过:“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应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情。  相似文献   

4.
正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真话,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真情,让学生有感可发,有情可抒;真心,让学生有心脉的共振,有心律的共舞。当生活中的"真"触动孩子们的"心"时,他们的"真话、实话、心里话"便如同清泉,汩汩而出……一、写真话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婀娜多姿的南国春色,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高耸入云的三山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她象沙漠里的清泉,蔓延出一片绿洲;她象清晨的阳光,带来黎明的讯息;她象普罗米修斯的圣火,照彻上下五千年。苟子曾经说过:“诵说不陵不犯,可以为师”即在吟诵经典解说文章时,能洞察精微的道理并且能表述出来,就具备当老师的资格。前苏联·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用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话是一门艺术。同样的内容,表达方式不同,给予对方的感受也有所不同。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最多的便是语言。教师的话可以像一股清泉流入孩子的内心,也可以像一把利剑刺入孩子的心田。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位热爱学生的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带给学生的将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心智     
(一) 教师的心,应该象儿童那样永远天真而又纯真;教师的智,应该象老人那样丰厚广博深沉。唯有天真纯真,教师才能和自己的学生心心相印; 唯有丰厚广博深沉,教师才能引导自己的学生高瞻远瞩,面向未来,脚踏实地地学习,奋发,前进。  相似文献   

8.
人类文化,可以说“散文是母体”。也就是说,随着几千年文学的发展,散文进而孕育了诗歌、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等,散文仿佛象深山里万年不竭的清泉,向其他姊妹艺术的新河流不断地输入着源头活水;同时,她又常常将其他姊妹艺术的琼浆吸收进来,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加以消融,加以“量变”,加以“质变”,永保其青春的容颜。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有吃自助餐的经历,面对众多的菜肴,点心,挑选自己喜欢吃的,美美地吃上一顿,吃饱,吃好,吃称心。由此笔者想到,在教学中,如果能让每个学生象吃自助餐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轻松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那将是一种新型的,符合学生个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将此称为“分层·迎合·多元目标“教学,一、分层教学——依“肚量”量力而食吃自助餐时,每个人都必须依照自己的肚量挑选适量的点心和菜肴,既不能“吃饱了撑着”,也不能“瘪着肚子喊胃疼”。为此,在教学中,笔者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他们的学习能力分层次地下达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0.
当你觉得学生不尊重你时,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我曾经有这样一段难忘的往事:上课钟响了,我走进教室准备讲课,对我来说,讲课是一种享受。每当我看到孩子们明亮的限光一齐聚集到我的脸上时,心里就象有甜滋滋的清泉流过。可是这一天,讲台上异乎寻常地出现一张漫画,像刮来一股凛  相似文献   

11.
导语说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在每堂新课的导语上下功夫。花气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阅读课文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可以这么说,教师根据不同文体和风格的课文设计出来的精彩导语,可以象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象重锤一样敲在学生的心上;象钥匙悄悄开启学生的心扉。也就是说,精彩的导语设  相似文献   

12.
在古诗教学中,怎样发掘诗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我的办法是:"一诗一画一曲",即每教一首古诗,把诗与画结合,诗与曲结合,使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受到艺术美的感染.教《宿新市徐公店》时,我在学生释题、释关键词、串句、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暮春时节农村儿童扑蝶图,并把这幅图画下来.然后,举行诗画评论会.学生一边吟诗,一边评论贴在墙上的画.有的说:"这个扑蝶儿童的头发不象古代孩子的.不应该扎成羊角辫,而要扎牛角辫,也可以在脑顶上扎个象毽子一样的辫."有的说:"诗中说'树头花落未成阴',而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是一项培育生命的事业,当一个个孩子满怀希望地进入校园,他们的生命体验就开始了,语文课堂就应该成为儿童精神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就应该成为他们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就应该成为他们心灵世界的一股清泉。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满诗意的,孩子也只有在诗意的课堂上,才能充分发挥诗意潜能,诗意的课堂是灵动的,是蕴含着意境的。有人说,语文教学应该像一首诗,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收获语文知识,让学生得  相似文献   

15.
周二下午第一节课,我到501班上科学课。许多学生围了上来,我想肯定是昨天学生观察蔷薇花丛后有许多发现,急于向我“炫耀”。只听曹德斌迫不及待地说:“沈老师,今天教室门上、墙上爬了许多蚂蚁。”我一看,嘿!确实有许多蚂蚁。我想,今天的科学课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蚂蚁的问题,这也能反映本单元的探究主题“生物与环境”。上课铃响了,我开门见山,直接提问。师:今天很多同学发现教室门上、墙上有许多蚂蚁,这是为什么?生1:大概要下雨了。生2:可能雨很大,蚂蚁爬到四楼上来了。生3:我听了天气预报,说明天多云转阴,有阵雨。生4:有阵雨,而蚂蚁竟然爬到…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加快,以生为本、课程开发、提高时效、优化课堂等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则是践行这些理念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就是这样一条清泉,它集合了声、光、电等因素,可以图文并茂、声情同步、动静结合地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锻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像那奔涌的清泉,欢快而又热烈地流淌,而这清泉源头的活水就是课文中的情感色彩了。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收获人类内心中那些共通的美、共通的良知,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化作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头。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清泉,是诗人灵魂里最美丽的歌声。诗人谭旭东的诗就是他心灵深处流泻的清澈透明的泉水。读他的童诗,不但可以感知他的心灵的清澈、透明,而且可以感受到他童心的可贵、真纯;读他的童诗,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热爱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诗人。《孩子·妈妈·爸爸》这组诗,除了《捉蚱蜢的孩子》,其  相似文献   

19.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通俗的科学说明文。中学生对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有一定的感性知识的,但是,他们不一定能系统地认识各种云的形状、光彩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即使有所了解,也不一定就能完整、生动地表达出来。所以,教这一篇课文,可以从“看、识、说”三方面着眼。看和识,可说是课文标题的一双眼,它指明考察的对象和研究目的,无疑是我们理解课文的纲。关于看,应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看到些什么、怎样看,进而研究如何学会象作者那样地看。为此,不妨在讲解课文之前,让学生先列举一下自己平日看到的云层的一些现象,以及它们同天气变化关系。然后,再对照阅读课文,从中学习它条分缕析地观察研究事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礼明 《师道》2015,(1):44-46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要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应该拥有一桶水。而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则提出,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眼汩汩流溢、永葆鲜活的清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自觉更新知识结构、接受新生事物、变革教育观念,以适应新的学生群体和更高的社会需求。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同样面临诸多问题,这里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