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人的主体实现和超越为特征的经济。它不仅对人们的文化素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对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生活、道德行为也提出了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创新教育必须对传统道德观念加以变革,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格”观念、“美德即知识”的观念、“经济伦理”观念、“科技道德”观念、“生态伦理”观念、“全球伦理”观念,从而担负起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庄严使命。  相似文献   

2.
高德胜 《教育研究》2020,41(1):16-29
杜威一个多世纪之前所发表的《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可以说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所谓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其实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这一"基本原理"对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我国21世纪以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其实也是在与杜威进行理论辩驳的过程中艰难前行。如今看来,杜威所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虽然深刻,但也有思想上和逻辑上的"缝隙"。"道德观念"虽然来自生活,但并不足够;培育"道德观念"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生活只是杜威的理想预设,现实并未如他所愿;不能只从是否对行为有效的单一角度来衡量"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意义,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关于道德的观念"具有多重价值;"直接道德教学"在最坏的情况下才是"关于道德的知识"的传授,在理想的情况下,"直接道德教学"既可培养"道德的观念",还可以使"关于道德的观念"与"道德的观念"实现互相转化;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的区分,而是二者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认知,它是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的基础的上产生的,同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一种道德认知。它是“情”和“理”的合金。当一个人坚信自己的道德观念正确,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伴随着内心体验成为自己的行为指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它是一个人认为自己必须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要求我们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道德比较中进行道德创新。当前社会道德建设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要突破传统“重义轻利”观念的束缚,构建社会主义义利统一观;二、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问题上,我们要强化对集体的道德要求,创新集体主义实践模式;三、在“扬弃”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与外来道德观念问题上,我们要把握不同文化传统的历史根源与发展,以平等的心态吸收借鉴一切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道德观念嬗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之相联系的道德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计划经济及其道德观念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任何一种道德观念形态的存在都必然受到社会大文化背景,尤其是现实经济基础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其整个社会道德观念是对个人自主性的排斥和对个人绝对服从“集体”与国家的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促进社会道德观念的变革,推动基本利益关系和基本行为准则的调整,重塑社会成员的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以此推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和道德在功能上互补,观念上协调,但二者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显露出来。因此,扬弃传统道德观念,以现代法治精神为基准进行整合,是当前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内在的、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经济伦理是产生于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并对社会经济运行评价和制约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一种与人们有关社会是否公平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评判交织在一起的行为方式。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直接产生于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观念,如中国传统经济中“童叟无欺”的守信观念和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观念;其二是指人们对这一道德观念的认知和评价方式,如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是否正当,同一时期评价经济行为的价值标准是什  相似文献   

8.
佛教道德观念的内容能弥补传统的儒家等道德意识的某些不足。第一,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博爱精神大大超越了儒家“仁爱”的范围。第二,以“不杀生”为口号奏响生命哲学最强音。佛教在对生命的绝对尊重上,远比儒家彻底。它反对战争,止刑杀,将“不杀生”扩展到一切有情物。第三,是新道德观念输入,其中最重要的是平等观念。  相似文献   

9.
从情感到理性--关于我国当前道德形势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引发了关于道德观念的深刻反思.从道德观念的角度看,要摆脱道德与经济的二元思维,确立社会实践的一体化观念;要克服片面的道德理想主义,确立从实际出发的科学道德标准;要纠正道德主体的错位,确立人民大众的道德主体地位.集体是以一定社会关系为纽带的个人联合体,它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面貌;对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加以具体分析.在道德建设上,要以道德人格的确立和健全为重心,要着重于公德系统的规范化,要强化和改进管理教育行为的道德示范功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变迁,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以及由此形成的从社会结构到社会行为,从社会体制到社会观念的各个层面的深刻的变化。 结束“文革”十年的禁锢不久,我国旋即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极度变化,社会内部机制的一次次大的调整,促成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突破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个体道德新旧观念的矛盾、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矛盾以及个体道德观念与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矛盾等等,使社会道德的紊乱状态成为社会变迁时期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面对这一状态,在理论界产生了“道德滑坡论”、“道德重建论”等不同的认知。我们认为,重要的不在于如何阐释变迁时期的道德变异,更为重要的在于我们必须看到:重视与强化社会变迁时期的道德建设,是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必须予以认真对待与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我国社会变迁时期的道德建设的一些问题,发表个人浅见,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1.
杜威曾指出:"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道德观念是通过学校整体生活才能获得的。"思品课堂教学要紧贴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道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将教学的价值引导融入学生鲜活的生活场景之中,使学生在参与、体验、思考、分析、讨论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理性升华,促进德性品质的内在生成,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便于研究青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与培养问题,我想就道德品质的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分别谈谈自己的认识。道德认识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个人的道德观念,是从大量而具体的道德情境中概括出来的,青少年儿童表现得更明显。当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影响一致时,学生就比较容易形成正确的观念,如果这几方面的影响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就容易模糊认识。几年前四人帮“破师道尊严”,而父母又要子女尊敬老师,弄得学生无所适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一致,同样会造成这种情况。学生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念与其年龄特征有关,如考试时“帮助”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关于道德研究的方法论标准李士菊勿庸讳言,目前道德研究也遇到了“困境”。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一方面是开拓进取、平等竞争等一系列新道德观念的产生和个人正当利益的被重视,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抬头,以及与...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刘欣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道德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道德文化观念的推陈出新,人们固有的传统道德观念正不断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当前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变革、对新型道德原则的确立,既势在必然又一分迫切。譬如,过去我们一贯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要求人们的思想道德也改变旧有的状态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影响的双重效应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品格为新道德观念的生成提供了方向和原则。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观念有机结合的新时期的道德观念 ,必须是既能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又能够限制、克服、匡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超越市场经济伦理本身的局限性。建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 ,需要把市场经济观念同集体主义观念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6.
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 ,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一般认为 ,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观念是指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的关于道德概念、命题和规则等 ,主要包括集体、真诚、尊老、律己、报答、责任、利他、平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道德情感是指人的道德需要是否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 ,包括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自尊感和羞耻感 ;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导和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可以看出 ,无论从观念…  相似文献   

17.
人的社会实践是由人的观念支配的 ,这一观念就是人在认知的基础上建构的实践观念。实践观念不仅承载着人的价值观念 ,也承载着人的道德观念 ,是在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产物。而道德观念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念 ,它与人的实践观念一道通过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呈现出来。因此 ,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建构科学而合理的实践观念就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有了科学而合理的实践观念 ,才可能有科学而合理的道德观念。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念正是现代科学道德观念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8.
人的社会实践是由人的观念支配的,这一观念就是人在认知的基础上建构的实践观念.实践观念不仅承载着人的价值观念,也承载着人的道德观念,是在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产物.而道德观念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念,它与人的实践观念一道通过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呈现出来.因此,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建构科学而合理的实践观念就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有了科学而合理的实践观念,才可能有科学而合理的道德观念.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念正是现代科学道德观念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引发了道德领域的变化。我们必须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和态度来分析、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领域的影响:第一,应当承认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有的道德观念没能随之调整而呈现的“失范”和“无序”状态;第二,应该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道德是对传统道德的“扬弃”;第三,要严格区分貌似一致而性质相反的两种道德观念;第四,应看到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并不是同步进行的;第五,不能低估消极道德现象对社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长海 《教育研究》2020,41(10):45-52
《对杜威道德教育"根本问题"的再认识》一文指出,杜威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存在思想与逻辑"缝隙"。依据杜威相关论著,该文所称的"缝隙"并不存在。杜威没有否定"关于道德的观念"的价值,没有将"直接道德教学"等同于"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教学",而是在肯定"直接道德教学"的有限价值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开展"直接道德教学"的细致建议。杜威对"学校道德三位一体"的主张包含了他关于"直接道德教学"的主张。杜威倡导的德育思路是间接德育与直接德育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杜威没有确切地将"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的区别界定为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草率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容易导致德育研究领域的观念混淆。杜威所阐述的以"学校道德三位一体"为标志的学校教育之道德原理主张,以儿童的社会成员身份为依据,以本身就是社会机构的学校的生活、学习和做事的方法、学校学习内容或课程为载体,培养儿童的社会智慧、社会能力和社会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