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瞿葆奎主编的26卷(30本)《教育学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磨砺八个春秋,陆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立足高远的战略性研究的结晶,是一项为我国教育科研铺垫道路的基础工程,是编者不辞辛劳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杨振宁教授是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毕生从事于理论物理的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杨一米尔斯规范场、杨一巴克斯特方程成了物理学的经典,因断言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和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对物理学的贡献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3.
凯洛夫《教育学》已成历史陈迹,但在历史上,它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我国的教育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乃至我国现今的教育学,尚难摆脱它的影子。当初我们引进借用时,已多误解,尔后的评论,亦多从教育思想考虑,极少从“《教育学》建构”的角度加以审视。如果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加以审视,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工作手册”式的教科书,很难说它有多高的科学性和理论性。但我们要摆脱它,就得了解它;而要超越它,则至少得有比该书编者更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更敏锐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4.
以贾平凹为代表的商洛作家群大名传神州,饮誉海内外。“李育善在商洛写作军团里是佼佼者之一”(方英文语)。他的《李育善散文集》2006年4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文坛的较大反响。贾平凹说“他的作品,我大多读过,非常喜欢。”“这是一个可以做长久朋友,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陈忠实认为,“育善底气很足,作品有真情、有个性。”当代资深评论家肖云儒先生感慨:“育善给当前的散文界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孙见喜先生读罢育善散文深有感触地说,他“以自己的写作实践再次印证了‘形散神不散’的写作理论。”现刊发京夫、孙见喜等部分著名作家、评论家关于《李育善散文集》的一组研究文章,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5.
最近,陶本一、王光龙同志主编的(语文学科教育学)由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这是自1980年正式出版第一部《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以来的第44部语文教学论教材,是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最新版本。阅读这部新著,让人感觉到耳目为之一新!之所以说它新,是因为这部著作不仅在出版时间上是新的,而且重要的是在体系上有新的建构,在内涵上有新的拓展,在体例上有新的设计,在语文教育学理论研究方面迈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它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揭示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一门科学。学好教育学是高师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教育学教材是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依托。因此 ,编写一本高质量的教育学教材 ,一直是教育学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孜孜以求的 ,也是高师生们的普遍愿望。多年来 ,我校一直采用由睢文龙等主编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作为教材 ,通过对该教材的学习和使用 ,笔者深受启发 ,据此提出编写新世纪教育学教材的一些建议 ,以供研究者们参考。一、教材的成功之处1 999年…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非常认真地研究过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研究的过程中,越是钻研,越是感到其博大精深,越是由衷地叹服。我在《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谱系》一文中说过:“一个语文教师穷其一生的探索实践,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已属不易;而一个语文教师在其语文教学生涯中能形成多种风格,且游刃有余、出神入化,更属难能可贵。于漪就是当代语文教坛中难得的一位兼具多种风格的语文教师。”这些话语反映了我的真实想法。2001年秋正逢于漪老师从教50周年,举行大型活动,会上山东教育出版社赶印出来的《于漪文集》非常及时地送到大会…  相似文献   

8.
以贾平凹为代表的商洛作寐群大名传神州,饮誉海内外。“李育善在商洛写作军团里是佼佼者之一”(方英文语)。他的《李育善散文集》2006年4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文坛的较大反响。贾平凹说“他的作品,我大多读过,非常喜欢。”“这是一个可以做长久朋友,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陈忠实认为,“育善底气很足,作品有真情、有个性。”当代资深评论寐肖云儒先生感慨:“育善给当前的散文界吹采一股清新之风。”孙见喜先生读罢育善散文深有感触地说,他“以自己的写作实践再次印证了‘形散神不散’的写作理论。”现刊发京夫、孙见喜等部分著名作隶、评论寐关于《李育善散文集》的一组研究文章,以飨广大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张楚勇 《政治思想史》2013,4(2):185-195
一 2012年是研究20世纪英国哲学家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的收成年.两本全面审视奥克肖特哲学思想的论文集,先后在这一年的下半年出版.它们分别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奥克肖特剑桥导读论文集》(Efraim Podoksik 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akeshot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出版社的《奥克肖特导读论文集》.  相似文献   

10.
《赛珍珠纪念文集》收录了2002年中国镇江赛珍珠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及文章,它的出版,标志着新世纪中国的赛珍珠研究正向纵深推进。该文集主要具有三方面的价值,即资料性、学术性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佟勖功副研究员和东北师大教育系教授金和德主编的《小学实用教育学》,于1990年2月由大连出版社出版。该书融理论性与实践性、全面性与针对性、时代性与发展性于一体,是国内少见的小学实用教育学。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经过百年的曲折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这为现代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日的教育学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陷入了诸多困境。一些学出于对教育学自身的不满,甚至把教育学称为“迷茫的教育学”。“迷茫”既诉说着学艰辛的研究历程,又折射出教育学在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和课堂教学等方面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专业绘画人才及美术专业师资力量。作为事美术术专业教学与学习的高校师生来说,具备一定的美术学科教育理论知识是必要的。《美术学科教育学》一书,为我们打开了美术学科教育学研究与学习的一扇窗口,是目前国内较完整的美术学科教育学论著。该著作具有严谨的逻辑层次、准确的概念界定、融合时代性的教育观和艺术观,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了美术学科教育学.对美术教育的本质、特点、功能、目的、价值取向、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设计与实施等,  相似文献   

14.
就新时期的报告文学而言,《哥德巴赫猜想》可谓东风第一枝,它复苏了报告文学创作,开了一代新风.它的可贵就在于在新时期文学中第一次把知识分子作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来礼赞,如实地、形象地展现了十年内乱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歧视和迫害,以及  相似文献   

15.
一由瞿葆奎教授主编的《教育学文集》是我们教育学术界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工作。全书26卷30册,1800万字,于199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齐,这是值得庆贺的。繁荣和发展我国教育学术需要很多条件,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是极为重要的,而本门学科的一些基本建设工作,也是不能缺少的。前几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和这部《教育学文集》,都属于这类基本建设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科学研究的春天来到了,形成了教育学术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学术界繁荣的情况是非常好的,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一个教育工  相似文献   

16.
17.
王大超 《教育研究》2012,(5):158-159
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教授主编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无论是对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探索者来说,都是值得庆贺的事。  相似文献   

18.
《范小青集》所写的都是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构成了大时代,其中隐含对国民灵魂的剖析。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教师教育》2015,(4):90-91
<正>教育学因应人的教育需要而成为了一门科学。在培根的科学分类中,教育学是占了一席之地的。人都是受教育的,人人都有着一定的教育经验,也因此人人都可以对教育乃至教育学品头论足。尽管,教育学与一些相近学科被称为经验科学,但教育学在学术界的待遇一直以来却不见改善。1891年1月美国《教育评论》(Educational Review)创刊号第一篇文章为哈佛大学哲学家乔赛亚·罗伊斯所写,题目就是"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吗?"("Is there  相似文献   

20.
<正>煌煌巨著《顾明远文集》,真实表达并深刻映射了顾明远教授这位教育家丰厚而灿烂的学术人生。顾明远将"修辞立其诚"作为学术之道,坚守"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学术立场和研究方向,提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观点;阐明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相结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客观要求;倡导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阐明"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观点与要义,凝练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教育信条;开创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构建比较教育的体系。顾明远道德优美、学术纯粹,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并将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教育改革,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