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在美国社会、政治、种族问题旋涡中心的加州华人的教育经历在美国华人中最具代表性。加州是早期华人的主要聚集地。1870年,美国有六万三千名华人,其中99%集中在西岸。政治上,他们身份尴尬,被认为是难以同化的异教徒,不得入籍,始终是外国人的身份。加州于1854年树立了一个拒绝华人申请归化的先例。19世纪70年代初,联邦法庭又正式否决华人归化美国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从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我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由省委派遣,参加湖南省第二期高层次、复合型中青年领导干部赴美研修班,并担任加州团团长,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学习公共管理学和工商管理学。一、学习情况1.学习环境。加州州立大学位于加州旧金山湾区圣荷西市,在硅谷中心地带。加州在美国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口与经济实力方面是全美第一州,在高科技产业和高等教育方面也独具特色。加州人口3300万,面积42万平方公里,2001年加州GDP为1.42万亿美元,如把它作为一个国家排位,排在世界第5位,居中国之前。由于加州…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的政治环境于二战后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加坡华侨要在新加坡安家乐业就得获取当地公民的身份。他们原本可按英国国籍法归化英籍民以享有公民权利,但绝大部分华侨因不谙英语而不能归化,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愿放弃中国国籍以归化殖民地宗主国国籍。当时作为华社最高领导机构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遂负起历史使命,为华侨争取新加坡公民权。该会与英殖民地政府经过十年的博弈后,新加坡立法议院终于在1957年10月通过新加坡公民权法令,让华侨可登记为当地公民。当年新加坡还不是一个独立国家,新加坡公民权只是一种地方上的法律身份,但这身份可拥有参政权,并根据英国国籍法获得英籍民与英联邦公民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出国与就业》2009,(12):48-49
新生代华人追求的是多元化社会,反对种族歧视,参与美国政治。他们参加选举和某些政治活动,争取发表政见,反映华人利益。过去华人只知道做生意,赚钱维持生活,不懂得参与政治。现在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调整和华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华人意识到参与政治、团结奋争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金矿后,中国人便开始大量地进入美国。100多年来,美国政府对华人实行的移民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期:1848—1882年实行自由移民政策,1882—1943年排华期间实行限制和禁止华人移民政策,1943年迄今实行配额移民政策。本文对美国政府在这三个历史时期对华人移民政策的内容、演变的原因及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如果从美国学生选修外语看世界新潮流 ,中文、日文等亚洲国家的语言已经取代了法文和西班牙文。传统上 ,法文和西班牙文是美国学生选修的主要语言 ,但向往高科技的美国学生已经摆脱了传统。他们认为 ,西班牙语是“未开发国家的主要语言” ,法文是“贵族语言” ,中文、日文 ,特别是中文才是高科技社会的语言 ,是高科技社会的通行证。美国高科技社会里华人占了绝对优势 ,硅谷的公司主管们 90 %以上是华人。这也就难怪美国学生会如此青睐中文了。在过去 5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选修中文、日文及韩文的学生增加了一倍以上。据加州教育厅统计 ,由…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群移民,华人既由于时空的疏离而与祖国有着隔膜的尴尬状态,又无法得到移入国——美国的认同,他们应当如何找寻自身的身份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拟将通过对白先勇的小说《安乐乡的一日》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来探析华人移民在美国这样一个异质的文化环境中如何维系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8.
分析近年5部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警匪类电视剧,可见其中主要出现了4类华人男性形象:冷血的中国政客、黑心残忍的华人商人、目无法纪的华人黑帮以及边缘异类的华人平民。在美国警匪片中出现的华人男性基本上都是负面形象,这迎合了华人作为美国“他者”的想象构筑,强化了跨文化下美国民族中心主义中自我身份优越意识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早期英国电影中的华人题材主要由白人制造,他们把华人身份塑造为东方"他者",主要包括四种类型:1."黄祸";2.舞女;3.和尚;4.功夫子弟。这些形象既迎合了英国人的自我优越感,又支撑了英帝国的文化霸权。后期华人题材主要由华裔制造,他们塑造的华人形象主要有两类:"不能说话的"流散群体和挣扎身份的混杂体,其影片首度关注英国真实的华人流散生活以及他们在中英文化接触区挣扎身份的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银幕上的民族形象,但是华人身份的本质改变依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此后,以广东台山地区农民为主体的华人大批赴美。1850年,华人抵美者为447名;1852年增加到16378名;以后,华人每年均以四五千人的数目赴美,开采金矿。1880年,华人在美人数已达105465人。华人自抵美之初,便遭到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用与劳工阶级的排斥。在19世纪下半期美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制约下,50年代加州资产阶级与白人劳工的零散的排华运动,经过30年的演变与扩展,终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排斥华人的种族主义运动。1882年,《排华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排华运动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同问题是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社会问题乃至社会冲突都与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侨华人处在明显的差异语境中,因此他们必定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认同问题的存在。提出研究华侨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的设想:首先必须自觉地将它放在全球化的视野当中;其次要探讨华侨华人的"多重文化认同",包括生物族群的身份认同、社区和国家政治身份的认同、语言的和生活方式的认同以及价值和文化取向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展开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发生、文化认同的构成要素等相关基本问题的研究,并辅之以具体分析和实证性考察。  相似文献   

12.
2020年6月28日,电视剧《小娘惹》在央视八台首播。该剧展现出的三个土生华人家庭及其成员间发生的文化冲突,引发了笔者对土生华人文化身份认同的深思。本文将追溯土生华人族群的来源,分析剧中三个土生华人家庭的文化表现以及主要人物所表现出的文化特点,探讨他们之间的文化冲突,并探究该编剧对土生华人文化身份认同的所持观点。  相似文献   

13.
187法案和1996年非法移民改革和移民责任法是90年代初、中期美国非法移民问题,特别是墨西哥非法移民问题激化以及由此而起的反移民情绪的结果,标志着美国新移民时代的到来.这两部移民法打乱了墨西哥移民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重大影响.墨西哥移民在美国的的生活更加艰难了,同时他们为了改善境遇,归化率提高了.但是两部移民法阻挡非法移民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当美国的政客们为了政治目的不得不拉拢日益壮大的墨西哥移民团体.  相似文献   

14.
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华人开始大批移美。至1880年,在美华人人数已达105465人。华人来美,加州白人社会对此具有两种迥然不同的反映:第一,欢迎,主要来自资产者;第二,反对,主要来自下层劳工。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后者对华人的敌视渐强,于50年代末期发展成为地方性的排华运动。美国内战后,尤其是进入70年代,排华运动始由地方向全国过渡。1882年,美国国会颁布《排华法案》,排华运动发展到顶峰。本文拟就美国排华运动发生与发展的原因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批华裔美国作家诞生。他们中的大部分是第二代或第三代华人移民,同时受到了中美文化的影响。他们努力在美国社会中提升自己地位,试图借助文学作品创作来表达自我身份的认同感,构建美籍华裔独特的文化身份,其中包括汤婷婷。她的代表作为《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等。这些作品对于传统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武宝生 《课外阅读》2010,(14):35-35
古有孟母择邻的典故。而现代版的择邻故事却发生在美国。 侄女一家住在美国加州湾区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镇名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开满鲜花的幸福屯”。这儿,离硅谷和三藩市不远,住着不少高知华裔人士。华人的孩子在“幸福屯”小学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华人的孩子学习刻苦认真,  相似文献   

17.
1965年以来美国华人新移民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美国华人新移民人口、经济、政治特征以及文化适应的分析,旨在说明新移民与老移民有很大的不同,进而阐述中国移民对当代美国所起的重要作用。许多新移民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他们中的许多人受过高等教育或受过专业训练。不像早年移居美国的老移民,新移民更愿意去实现他们的“美国梦”。新移民也是1965年移民法的受惠者。在社交上,新移民比老移民在唐人街以外有更多的接触,一些人作为同事生活在白人中间并与白人共事。政治上,新移民比老移民更关心他们的权利,他们逐步地参与美国政治生活。华人新移民在跳出美国种族樊篱的同时,在有活力的主流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绿萍 《留学生》2010,(2):52-53
在美国加州乡下,有一个叫小提琴镇的地方。在这个只有一条路、路上只有沙石和泥土的小镇里.还保存着100多年前,美洲大陆上华人移民先驱者的点点足迹。  相似文献   

19.
在荷属东印度时期,殖民政府推行“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这种族群分化的魅影并未随殖民时代的终结而消弭。印尼独立后,政府为解决族群矛盾与族群隔阂,陆续实施一系列的少数民族同化政策,被视为外裔的华人族群首当其冲。在苏哈托军政时代,白色恐怖的威权政治举措愈演愈烈,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刊被全面封锁。对于威权同化政策下的华族生态,印尼华文作家并未回避敏感议题,他们立足本土言述华侨华人的政治遭际、族群创伤与身份认同更迭,在痛诉中融入政治批判与社会建言,在反思中寻求政治出路与族群新生。当前,在“一带一路”的共同发展理念下,印尼华族的社会作用日趋凸显。  相似文献   

20.
于洋 《英语广场》2023,(2):17-20
《我在中国的童年》是清朝第二批留美幼童李恩富的回忆录,此书是华人在美国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作品。作品在背景、取材、人物刻画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色彩。李恩富将创作与翻译相结合,旨在消除19世纪美国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本文以归化和异化为理论框架来研究《我在中国的童年》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旨在促进文学作品及中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