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步频和步幅的5km跑过程中运动员心率变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子才  张戈 《体育科学》2006,26(4):65-66
为了观察中长跑运动员长距离跑过程中步频和步幅的变化对身体机能反应的影响,8名运动员在跑台上分别采取主动加大步幅和主动减小步幅而增快步频的跑法,以相同的速度进行了两次5km跑,记录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心率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相同速度5km跑的过程中,运动员采取主动减小步幅的跑法,其心率均值显著低于采取主动加大步幅的跑法。提示,长距离跑过程中,运动员采取主动减小步幅,或加大步频的跑法较为省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研究长跑运动中步频、步幅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训练水平的影响,对黑龙江省体工队长跑项目的10名运动员进行了不同跑速下的步频、步幅及对心率变化的影响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讨论了运动员不同跑速下步频、步幅的变化规律,及对心率变化的影响,发现随跑速的增加,步频、步幅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且心率有增加趋势;并且在同一跑速下,运用不同的步频跑,心率变化存在差异性;还发现步频的变化与体脂含量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5(P<0.05)。希望通过长跑运动中的步频、步幅的研究,为实现长跑技术的优化,提高训练效果,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800m跑的技术特征 决定速度的因素是步幅和步频,不同距离的跑对步幅步频的要求不相同,对800米运动员来说,跑的能力是主要的,技术动作是第二位。但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技术就显得重要了,要训练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就必须使运动员掌握一套完整的、正确的技术动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优秀男子100m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参数,并加以统计,从影响跑速的步幅、步频因素对我国男子100m跑运动员成绩滞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00m运动员的步幅能力不足是影响速度能力和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应在优化步幅、步频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步幅能力为突破口,强调运动员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最大速度能力和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中,经常利用坡度的训练方法。坡度的训练如:上、下坡跑、台阶蹈、上坡跳跃练习与台阶跳跃练习。上坡的训练能使运动员腿部力量加强,爆发力提高,以及大腿抬高和后蹬力量的增大。下坡的训练能使运动员的步频加快,步幅加大。在坡度训练快速跑,定时跑既能促进途中跑的步幅与步频,又能发展运动员速度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6.
步频、步幅的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关键,训练中无论是发展运动员的素质,还是提高奔跑能力,或是改进跑的技术,其目的都在于提高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力。因此,步频、步幅训练备受人们重视。然而,实践中发现,许多基层教练员对如何提高步频与步幅,训练中可采用哪些方法手段等基本知识,缺少必要的了解和掌握,致使他们训练目的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不科学,结果训练事倍功半。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经验,就步频、步幅训练方案和训练方法手段等问题作一介绍,供参考。 发展运动员的速度,需提高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  相似文献   

7.
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及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短跑技术中放松的生理机制 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能力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高速度跑中大脑皮质的负担,加快和保持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更有利于加快步频、加大步幅,提高成绩。在高速跑的过程中,动作的协调性取决于  相似文献   

8.
跑的速度、步幅、步频及支撑时间的同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跑的运动是一种左右脚交替的反复运动。它是一种人体机能代谢和神经兴奋水平都近于极限状态的运动项目。其特点为:跑的速度增加时,步频、步幅都相应增加。开始增加的是步幅,随着速度的加快,步频才明显增加,但成绩差的运动员步频的增加开始很早。因而从跑的速度、步频、步幅和支撑时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去研究跑的运动规律较为合适。跑的技术因人而异,决定跑技术的因素,除上述几点外,还有些未知因素。因而对较普遍的跑的技术的研究势必因未知因素的影响而降低研究结果的精确程度。我们对将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短跑运动员跑动中的每步的步幅、步频、支撑时间和平均速度进行了同步测定,包括每人三次的个体测定和十人次的综合测定,(他们的成绩都在12″5—10″9之间)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了抽样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步频、步幅是决定跑速的两大因素。不同水平的男、女百米跑运动员在步频、步幅能力上有一定的规律。每一个短跑运动员在步频与步幅的匹配上又带有个性特征。对短跑运动员的步频、步幅的能力作出客观、定量的评价,来剖析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这对实施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外100m短跑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偏相关分析及有关研究的综述发现:运动指标对100m跑成绩影响程度依次排序:相对步幅—相对步频—步幅—步频—身高;中国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成绩有显著性差异,步频和相对步频比国外优秀运动员快但无显著差异,身高比无差异,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步幅和相对步幅比国内的大并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800米跑是属极限下强度周期性项目,有的人又把该项称为拉长距离的短跑。根据它的技术特点,在训练时应提出“两高、两近、一放松”的要求。一、两高:在跑的过程中步频高、身体的重心高1.决定速度的因素是步幅和步频。发展高频率是提高中跑速度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训练时应多做些与提拉前摆有关的练习,用增加提拉和前摆力量的方法来缩短周期加快频率。如多做长距离快速后蹬跑或1分钟质量高抬腿练习等。2提高重心是减小地面对人体水平反作用力(即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图示分析可知重心不同,水平反作用力就不同(即F11<FI)。同时…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际足球运动比赛实践的技术统计数据和动作任务的匹配要求,对速度结构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足球专项的速度结构是高步频、短步幅,步频起主要作用;在选材和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的过程中,步频适合作为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的一项参考指标,在考察短跑冲刺能力的基础上,细化其速度结构的测量,相比而言,那些高步频、短步幅的青少年运动员与足球专项速度结构的要求在理论上更匹配.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短跑运动成绩是由于步频、步幅两个主要因素决定的。运动员要想取得预想的成绩,一般不外乎采取三种途径;一是加大步幅,提高步频。二是步幅不变着重加快步频;三是步频不变加大着重步幅,运动员赛跑时所表现的步幅、步频情况,不仅反映了他们的技术特点、素质水平、生理负荷能力,而且和神经类型、体型特征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外一些专家为提高短跑水平围绕着步频、步幅发表了不少见解,其中多数人对步幅较为重视。就我国短跑运动员来讲,50年代就有步频快的特点:60年代,步频、步幅有同时增长的趋势,100米成绩有所提高,70年代,运动员的步频虽有提高,但步幅却有所下降,100米成绩没有多大进展。从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下坡跑的特点以及下坡跑过程中的速度变化规律,来说明下坡跑练习对步频与步幅的影响。下坡跑练习作为发展速度的一种训练方法,已在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中采用过。我国体育院系的教材也将下坡跑练习作为发展速度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速度的发展     
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发挥,离不开步频与步幅的结合。根据这一点,短跑运动员提高速度,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步幅保持步频,或保持步幅加快步频两种。用这两种方法,通过一定的训练都可以提高速度。哪个容易?看来保持步频增大步幅的方法更容易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我认为,遗  相似文献   

16.
短跑的速度     
美国教练员维克多·罗伯茨在谈到短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时首先指出,短跑速度取决于步幅与步频。而步频是人的先天素质,因此提高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但步幅则可通过训练而明显增大。为了加大步幅,他制定了一项力量训练计划,其中包括负重、多次跳、上坡跑和柔韧性练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旨在完善我国男子400米栏运动学特征研究,全面掌握优秀400米栏运动员主流技术发展趋势,探索400米栏运动员运动学模型和技术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内容分析法,从400米栏运动员跨栏节奏、步长、步频、步数、速度、反应时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为教练员提供合理化的训练指导与建议,以期对运动员发展专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我国跨栏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结论:(1)男子400m跨栏节奏有不同的模式,首先是栏间跑步幅在13—15步,其次是主力腿替换需要依据运动员个人习惯不同而改变。(2)步长分为大步长、中步长、小步长。另外通常步长变化明显出现在第七栏。(3)国外运动员采用匀步频—慢步频—匀步频的模式,国内运动员均采取匀步频—快步频或慢步频—快步频的模式。(4)优秀运动员通常在0—H1采用22步的模式,栏间跑为15步,呈现出奇数+偶数或偶数+奇数的特点。(5)男子400米栏最大速度一般出现在前三栏,优秀运动员速度保持阶段可持续至第七栏。(6)男子400米栏反应时与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宜过分追求反应时长。  相似文献   

18.
步频、步幅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两个直接因素。国内外优秀百米跑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力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见表一)。男子A组(当代世界男子百米优秀运动员)的百米全程平均步频指数(步频×身高)为8.05±0.286;步幅指数(步幅÷身高)为1.213±0.041。世界女子百米优秀运动员(女子A组)的全程平均步频指数为7.64±0.350;步幅指数为  相似文献   

19.
郭方印 《中华武术》2006,(12):14-14
一.放松能力对中长跑的影响 现代中长跑技术要求运动员充分调动最大限度的体能,并合理利用这些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跑距。这就要求我们运动员在途中跑中保持较高步频和较大的步幅.并使能量最低限度地消耗,为终点冲刺保持较高速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跑的能力。速度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是关键,是起主要作用的专项素质,要提高短跑成绩,就要把发展跑的绝对速度放在首位。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快速条件反射、肌肉力量、动作速度和幅度等因素。 速度练习主要采用80米以内段落的反复跑、加速跑、行进间跑、练习强度在90%以上。发展运动员的速率,是提高位移速度的重要途径。采用下坡跑和顺风跑、牵引跑主要是通过适当的牵引力来增加步幅与步频,上坡跑、台阶跑、拉车跑、发展步幅和腿部力量,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