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归因理论已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体育教育也不例外,归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愈显重要。本文从归因理论及有关的归因模式入手,进而分析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并将其合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期能对体育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普通高校实施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有十多年,对其成败得失确有分析总结之必要.本文运用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以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达成为视角,对学生的归因认知及归因效果进行实证性讨论,期望能有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他人)归因,进一步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和《中学生体育学习成败归因问卷》对太原市四所中学1200名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和体育学习归因进行了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差异性检验和相关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构建了太原市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因素结构,明确了太原市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学习归因的现状,并对体育学习动机和体育学习归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归因理论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因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信息理论。本文探讨了将归因理论应用到高校体育专业术科教学中对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作用,以及归因理论对提高术科课程教学质量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并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教师在术科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是否进行正确的归因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影响其体育学习的动机、情感以及人际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并对学生进行归因教育与归因训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究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以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心理学上主要的归因理论──韦纳和凯利归因 理论的主要现点,并从教师的归因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归因与学生的自我 评价系统、归因与师生间良好心理关系的建立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利用归因来 预测和控制学生的行为,展示了归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体育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与情感平衡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考察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的关系,并比较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和情感平衡上不存在差异,但是二者的情感平衡均低于一般水平;所有大学生在进行归因时多做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效能对体育大学生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情感平衡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情境性目标定向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掌握目标定向与学生的认知、归因、情感和体育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建议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创设以掌握目标定向为主的学习动机气氛。  相似文献   

10.
正归因主要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信息和线索,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推断行为产生的原因。归因理论是在归因的基础上,对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论的理论。所以,归因理论可以将人们的心理活动与现实行为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判断人们的行为特点。在归因领域中逐渐衍生了推理归因、协变归因以及成败归因等理论,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进行比较,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一、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研究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attribution and emotions,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ree groups of pre‐ and inservice teachers and their preferences for different grading criteria for pupils based on the amount of effort and ability display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nsistent with our hypothesis derived from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social emotion, we found a clear preference for working with pupils who show effort. Two primary education student samples preferred students to achieve success in PE through effort rather than ability, whereas a sample of secondary PE teachers had a slight preference for high effort and high ability. This confirms other attributional research where ‘effort is virtuous’. As far as grading procedures were concerned, all three groups preferred to use pupil progress and effort the most. Scores on physical fitness tes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upils relative to others were the least preferred options. Effort‐based grading procedures were correlated with a preference for pupils who showed high effort. All groups showed a preference to work with pupils who try hard and to grade them on this, as well as personal progress. There was little desire to assess pupils normatively.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0名高职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紧张状况和归因风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岗实习学生比一般职业人承受更多的压力感;归因风格影响职业紧张:外部归因、不可控归因对职业紧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部归因、可控归因能缓解工作压力。岗前就业辅导、归因风格训练等有助于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归因理论为依据,运用问卷及访谈方式,了解英语专业阅读能力弱的学生的归因倾向,并以此为依据,采用谈话开导和教育干预方式,对英语专业阅读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归因训练,经过训练效果测量发现:通过系统的归因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归因方式,增强阅读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阅读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的4种主要因素。这4种因素可按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3个标准来划分。实践证明:积极的归因模式和消极的归因模式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发挥归因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归因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回顾,认为学生的自我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试从归因与学生的自我概念、归因与学生动机两个方面探讨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们积极归因,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其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6.
归因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引发不同的期望和情绪反应。学习焦虑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绪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较大。在成功情境下,低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内部归因,高焦虑水平和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外部归因。在失败情境下,高焦虑水平学生倾向于内部归因,中等焦虑水平和高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外部归因。对如何调节高学习焦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归因原因因素和归因维度的研究是归因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某一群体归因原因因素和归因维度的认识,可以为归因干预提供科学的基础。对中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归因的研究指出:1)自身努力、自身能力、任务难度、他人努力、运气、心理素质等六项原因因素为中学生体育学习归因的主要因素;2)中学生把体育学习结果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内部、不稳定、(自我或他人)可控的原因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人数继续增长,但是在大规模招生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学生的质量有所下降,高等数学学习水平大幅下滑。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探索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的归因现状及其规律性,并据此采取合理有效的归因训练措施,为高职生提供适当的指导,转变不良或不当的归因倾向,逐步形成正确、积极、有利的归因模式。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60年代,"归因"概念产生以来,归因以及相关内容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着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综观国内外有关归因风格的研究可见,归因风格与人的教育、生活、学习等密切相关,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归因风格者在认知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既可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也可为教师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寻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