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集邮》2013,(7):48
本刊讯《小蝌蚪找妈妈》邮票于6月1日发行,当天上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市邮政公司在南京西路静安公园门口广场举办邮票首发式。本次活动在上海市集邮协会协助下,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静安区少工委,市集邮总公司、市西邮政局承办,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小荷姐姐主持,美影厂厂长钱建平介绍当年拍摄《小蝌蚪找妈妈》影片的经过。《少年报》的小记者们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邮》2007,(2):2-2
2007年1月5日6点半起,《丁亥年》生肖邮票在全市98个邮政营业支局统一对外销售。全市最大的销售点由上海市集邮总公司设在上海邮政大楼中庭内。每年的生肖邮票发行都吸引过众多集邮通宵守侯,今年也不例外。4日晚6点,第一位排队购票的集邮就赶到了邮政大楼。截至邮票发售之时,大楼中庭内已经聚集了500多位集邮。对于集邮的这一情结,市邮政局准备充分,4日晚10点即开放中庭供集邮米息,并免费供应茶水早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8日8点上海101个邮政窗口,统一出售2008-18《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2008—19《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开幕纪念》邮票包括不干胶邮票、小全张邮票和小型张邮票。邮政部门人性化服务,满足了集邮爱好者的迫切愿望,也使他们晚上能安安心心地欣赏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上海市集邮总公司门前,最早有人提前一天半前来排队,当天几乎每个邮政窗口,都有热心的集邮爱好者起早摸黑排队,  相似文献   

4.
据香港邮政邮票策划及拓展处的《集邮特刊》报道,原定于今年11月发行一套6枚的《世界遗产——中国的名胜古迹》邮票,提前于6月12日发行。6月12日原定发行《中国敲击乐器》,但《集邮特刊》未公布该套邮票的发行日期,估计与《世界遗产——中国的名胜古迹》的发行日期互调,推迟至11月发行。  相似文献   

5.
11月18日,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政府主办,市邮政局协办的题示邮票首发式在新街口广场举行。市长到会讲活。邮票设计者殷会利在活动现场为集邮者签名。 省集邮总公司和市邮政局发行极限片、原地封、首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2011,(2):2-3
又是一年一度的生肖邮票发行的日子,对集邮爱好者来说这是“集邮的新年”。邮迷们早早地赶来,通宵排队,为了买到生肖邮票给新年增添一份欢乐……于是,1月4日,这一夜,注定不平静;1月5日,这个清晨,注定不平凡……  相似文献   

7.
1月5日又是发行生肖邮票的日子,对于广大集邮爱好者来说,这一天是每年新年里的一个特别“节日”。今年发行的《戊子年》邮票是第三轮生肖邮票中的第5套,票图为一只俏皮的花老鼠,比起前几年发行首日的盛况,今年有过之而无不及,邮迷们对今年鼠票的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8.
香港过去发行邮票只有邮商才可以预订,一般集邮者只能在邮票发行当天到邮局排队购买。到邮局排队也很方便,一般来说只要等候三十几分钟,有时只要十多分钟就可以了。但在1996、1997年邮市炒风炽热时,等候两个小时以上是等闲事。不少人本来不集邮,只因转手出售有利可图,于是全家  相似文献   

9.
曹骋 《集邮博览》2011,(10):76-77
格陵兰岛邮政于今年7月至10月间共发行四套新邮,该岛2011年的邮票发行将画上完美句号。 在今年第8期《集邮博览》杂志上,拙文曾介绍了格陵兰岛邮政在7月28日发行的“探险系列”(第9组)邮票,包含1枚邮票(图1)和1枚小型张。由于该枚邮票以曾横跨格陵兰岛3000公里冰盖的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己为主题且选择在“2011日本世界邮展”开幕首日发行,因此备受集邮者特别是日本集邮爱好者的瞩目。  相似文献   

10.
时间:2004年1月5日甲申年邮票发行首日 地点:集邮大楼(南京西路698号,上海市集邮总公司) 1月5日,“猴三世”发行,第三轮生肖邮票由此拉开帷幕。虽然天公不作美,4日晚开始飘落零星小雨,但风雨夜阻挡不了人们对生肖的偏爱。到5日早晨6:30分,邮票正式对外销售之时,已有百余人在排队等候。 一号非邮迷 4日晚9:30,集邮总公司门前出现第一批等候的身影。她们是结伴而来的两位聋哑人士——王女士与武女士(下图)。与她们笔谈后才知道,原来两人并非邮迷,而是专冲“猴三世”而来。除了因为自己属猴,更多的是出于对“猴”这一动物的喜爱。虽然就住在公司附近的吴江路,她们仍“不放心”地早早来到。生肖的魅力真不小啊!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豫园》邮票发行当天下午,上海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和黄浦区集邮协会在豫园管理处3楼会议室联合举办《豫园》邮票欣赏座谈会,市邮协名誉副会长刘广实等30余人参加,市邮协名誉副会长李德铭主持会议。市邮协学术委副主任童国忠纵谈豫园从明代迄今的历次兴废和改建(参见130908)。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JP148《中国举办邮票展览会90周年》一枚(图1),以纪念1918年5月10日在常州举办的中国第一次邮票展览。19世纪末,随着世界各国邮政事业的发展,一些国家陆续发行邮票。我国也于1878年首次发行了“大龙”邮票:集邮活动也逐渐在上海、北京、天津等一些大城市兴起。在苏南沪宁线一带,由于工业较发达。集邮活动也比较活跃。常州位于沪宁线中间,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商业繁荣,集邮活动开展得较早。  相似文献   

13.
邮电部邮政总局于1957年发文规定:邮票出口公司使用的日戳“上面刻汉文地名,下面刻英文拼音地名”。1979年修订为“上面刻汉文地名,下面刻汉语拼音地名”。1985年,邮电部又重新规定,集邮总公司营业部门使用的日戳上半环刻“北京”,下半环刻“BEI-JING”;市集邮公司营业部门日戳上半环刻直辖市名或省区市名,下半环刻公司所在地邮政编码后缀“(集邮)”;市、县局或邮电支局领导的集邮门市部所用日戳,上半环刻直辖市名或省(区)市(县)名,下半环刻该门市部所在地邮政编码后缀“(集邮)”。但据笔者所集  相似文献   

14.
极限集邮,在台湾地区称之为“原图集邮”。“原图卡”一词始见于台湾省1972年3月20日发行《故宫清瓷邮票》时,正式附带发行原图卡(指贴相关邮票并销盖首日邮戳的原图明信片),邮政部门将“maximumcard”译为“原图卡”。其时发行之“原图卡”系列均以“邮票原图”为主题,更有台湾中区邮政管理局放在集邮台上之说明:“‘原图卡’:将邮票之图案放大成明信片之尺寸作为明信片之用,或供收藏者”,故此曾造成对集邮爱好者的误导,认为“原图卡”即“邮票原图放大”之明信片。且当时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画面上,  相似文献   

15.
筱娴 《中国集邮》2000,(10):23-24
新邮紧俏的现象在80年代是司空见惯的,许多经营为了购买新发行的邮票,往往会赶大早到集邮公司排队,以保证邮票的收集不至于断档。尤其是每年初发行的生肖邮票,各地集邮公司出现的长蛇阵更是蔚为壮观,包括笔在内的众多集藏都体会过冒着严寒彻夜排队的滋味。虽然人十分地辛苦,但当邮票到手时,兴奋的感  相似文献   

16.
香港集邮者对极限片有较广泛的接触始于1982年。当年的10月20日,邮政署发行“第三届远东及南太平洋伤残人士运动会”纪念邮票,运动会举办机构为筹募经费,经邮政署长同意,用邮票图案印制了一套明信片,并于邮票发行当天在各邮政局发售。集邮者购买空白明信片后,再贴票盖戳,才制成极限片(香港称“原图卡”)。这些明信片的图案完全复制自邮票,包括铭记及面值在内。而极限集邮规则禁止使用复制邮票图案的明信片,但大多数集邮者(包括笔者)对极限集邮规则毫无认识,因此乐于收藏这些极限片。  相似文献   

17.
普29《万里长城(明)》(第四组) 1999年3月1日邮票发行首日,河北省秦皇岛集邮公司发行“山海关”邮票极限片、原地封,使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风景日戳。河北省承德集邮公司发行“金山岭”邮票极限片、原地封,使用“河北滦平/金山岭”风景日戳。北京市北郊邮票公司发行“慕田峪”邮票极限片、原地封,使用“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风景日戳、“北京怀柔/慕田峪”日戳。陕西榆林地区邮票公司发行“镇北台”邮票极限片、首日封,使用“陕西榆林/长城镇北台”风景日戳;又发行邮折1种。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从1997年开始发行生肖系列邮票,其年年变化的异型邮票吸引了全世界生肖集邮爱好者的注意。然而今年羊年生肖邮票却“变”出了“变体”。  相似文献   

19.
曹骋 《集邮博览》2012,(4):76-77
在今年第1期《集邮博览》杂志上笔者曾撰文介绍,根西邮票由英属根西岛和“根西行政区”内的第二大岛奥尔德尼岛两种邮票组成,均由根西岛邮政公司(Guernsey Post Limited)发行。2012年2月22日,根西岛邮政公司发行3套新邮,包含两套根西岛邮票和一套奥尔德尼岛邮票。  相似文献   

20.
2月22日 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市青少年邮协和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合办’97上海市中小学《上海在前进》纪念明信片图案设计比赛评选结果揭晓。 2月23日 虹口区集邮协会召开’98集邮工作会议,议决今年工作重点为组织撰写《伟人系列邮票》、《提高重要选题邮票设计质量》,进一步规范虹口邮市。 3月5日 ’98上海集邮节开幕(详见3296页)。 同济大学集邮协会举办“百年恩来 千秋彪炳”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