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的神灵信仰对近代广西商业环境的构建和发展至关重要。宗教寺庙是近代广西粤商祭神、议商、聚乡人、平纠纷的重要场所。神灵信仰对粤商的经商理念及秩序的规范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代以来大批粤商进驻平南县大乌圩从事商业活动,几经修葺列圣宫以营造良好的商业社会环境,并留存着许多碑铭。这些碑刻资料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粤商的神灵信仰与商业社会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民间历史文献,建议予以充分地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店员问题是商民运动中两大核心问题之一。国民党对店员在商民协会和总工会之间的归属有过两次调整。店员性质经历了商人-工人-商人的转变;店员组织也有从商民协会到工会、独立店员工会的发展。武汉店员总会成立于武汉各业发生普遍的经济争斗之时,店员与店东分裂,从而引发许多纠纷。店员运动成为北伐时期武汉工人运动中最重要的特征,对当地的商民运动不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民间的神灵信仰对近代广西商业环境的构建和发展至关重要。宗教寺庙是近代广西粤商祭神、议商、聚乡人、平纠纷的重要场所。神灵信仰对粤商的经商理念及秩序的规范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代以来大批粤商进驻平南县大鸟圩从事商业活动,几经修葺列圣宫以营造良好的商业社会环境,并留存着许多碑铭。这些碑刻资料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粤商的神灵信仰与商业社会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民间历史文献,建议予以充分地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伍家沟村与河北耿村民间故事中都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地的民间信仰,两村民间故事所反映的民间信仰有同有异,相同的主要内容有:鬼魂信仰,精怪信仰,命运信仰等;不同的内容主要有伍家沟村民间故事着重反映了民众的巫术信仰、成仙信仰,耿村民间故事着重反映了天神信仰、水神信仰,两村不同的民间信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两村所处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两村处在两个不同文化圈所致。  相似文献   

5.
伍家沟村与河北耿村民间故事中都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地的民间信仰,两村民间故事所反映的民间信仰有同有异,相同的主要内容有:鬼魂信仰,精怪信仰,命运信仰等;不同的内容主要有伍家沟村民间故事着重反映了民众的巫术信仰、成仙信仰,耿村民间故事着重反映了天神信仰、水神信仰,两村不同的民间信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两村所处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两村处在两个不同文化圈所致.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阳城地区的地方社老、士绅以及一些从事宗教事务的群体都通过捐资修庙、传承故事、祈祷雩祭、演剧献戏等方式,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商汤信仰"的传承与发展,使商汤崇拜的现象逐渐趋于广泛,并成为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信仰之一。  相似文献   

7.
信仰是孔子仁爱伦理思想的基石,夏、商、周三代的信仰逐渐功利化。孔子在反思周人信仰的基础上,秉承上古三代的信仰精神,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的天道信仰,认为只有信仰"天",才能把天赋予人的仁德转化为人道,人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行出仁爱,从而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简介台湾行郊和郊商研究现状,以台湾一批妈祖宫庙现存的相关碑刻为主要资料,阐述台湾妈祖信仰与行郊这一商业组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试从商业组织与妈祖信仰关系这一视角,来分析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发展存在的多种联系。  相似文献   

9.
宋代张圣君信仰发祥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各地信仰特色迥异。通过两则"荒诞不经"的传说故事,探讨不同环境、不同人文的地域社会如何孕育出张圣君信仰在闽南和闽中,乃至于在闽中更小的地域范围的区域分野。传说是不同区域争夺张圣君信仰话语主导权的表达,也是对不同区域信仰特色的曲折诠释。  相似文献   

10.
在马修·阿诺德(1822-1888)写的这篇《多佛海滩》中,作者利用对海巧妙的比喻以及感情上的投射描写出当时英国社会的混乱和人们渐渐缺失的真诚信仰。通过大海不同场景意象的使用,结合象征手法深刻揭示特定时代英国社会人们的精神濒临崩溃现象,将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指出人们又回到从前那个没有信仰的年代,彼此没有真爱,只有恐惧,争斗,内心极其矛盾的一面。在诗的末尾,即使世间已经如此冷漠无情,作者仍然向往能和爱人坚定信心、真心相爱,在这个混浊的世界里坚守一丝和平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蟋蟀     
1雄蟋蟀爱鸣叫,好争斗。它是靠磨擦两翅发声的,并且可以根据两翅翘起角度的不同,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因此它的"歌声"听起来既清脆又"婉转"。  相似文献   

12.
晚明天主教入华,传教士与中国儒释道以及民间信仰展开对话。天主教传教士为宣扬教义,采取"补儒易佛(道)"的策略,促使中国天主徒亦将道教视作对立面。中国天主徒出于宗教信仰,撰写护教著作,严厉抨击佛道二教,甚至较来华传教士的态度更为激烈。然而透过争斗的表象可以看出,天主教与道教最初的对话是传教所需,且有其积极的一面,即促进了东西方宗教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天主徒信仰和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两只狼     
一天晚上,一位印第安彻罗基老人对他的孙子讲了发牛在人们身上的一场争斗。 他说:“我的孩子,这场争斗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两只狼之间。”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60年代属于加拿大早期历史的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由法国移民及其后裔构成的加拿大早期的社会信仰分为两个层面:制度性宗教组织信奉天主教苦修主义,而民间社会则盛行功利性的圣徒崇拜。两个层面不同的信仰特征对应着不同题材和图式语言的绘画,即宗教人物肖像画和谢神画。加拿大早期社会的生存和信仰环境影响甚至主导着绘画艺术的发展,而绘画则反映了当时法裔社会的信仰特征及其变迁。  相似文献   

15.
徐贲 《学习之友》2013,(11):14-14
今天,绝大多数人不再盲目地接受来自传统或宗教、政治教义的信仰,而是用理性来思考和判断信仰的内容和合理性。 在西方,人们一般是在宗教信仰的意义上说“信仰”,而在中国,人们大多数是在伦理和道德的意义上说“信仰”。这两个意义上的信仰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封建社会都存在着“重农抑商”的传统,然而由于两国封建社会在本质上并不一致,因而其“重农抑商”传统的根源、出发点和手段也不相同。另外,与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重农抑商”不同,日本封建社会推行“重农抑商”的是幕府封建主阶级,并不是新兴地主阶级。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代扶乩盛行于文人士大夫生活中。《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关扶乩的笔记有30余则。文人的扶乩活动集吟诗、作画、书法、弈棋等才艺,预示科举功名,讽刺狂妄酸腐文人。士大夫扶乩涉及询问政务、官场争斗、针砭时弊、惩罚罪过、宣传忠君思想。扶乩民俗具有多种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有广泛的社会信仰。  相似文献   

18.
商主体是商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它具有与民事主体不同的法律特征.研究商主体与民事主体法律特征的差异,必须从主体行为和主体自身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商行为的营利性和商主体的法定性是商主体区别于民事主体最重要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原来如此》节目现场,正在进行着一场十分惊悚的比赛,争斗的双方是一米多长的眼镜蛇。争斗开始时,两条蛇互相避让,不太愿意争斗。养蛇人就拎着各自的蛇脖子把它们往一起凑,还用木棍推蛇头,让两条蛇互相对视。在蛇的主人再三挑逗下,两条蛇终于被激怒了,高昂着头,颈部膨胀变宽,扑向对方,时不时蛇嘴交叠咬合在一起,有时还互相咬着对方的身体缠绕在  相似文献   

20.
公元840年,由于内部争斗、外族入侵,加上自然灾害,漠北回鹘汗国分崩离析,部族向西、向南迁徙.其中,"葱岭西回鹘"和"高昌回鹘"这两个源于同一文化母体的回鹘分支,由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导致文化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后来又逐步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