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讨论自敦煌遗书发现以来,敦煌文学整理研究的百年历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敦煌文学目录的整理研究,在敦煌文学文献目录和敦煌文学研究论著目录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二)敦煌变文的整理研究从《敦煌零拾》收录的“佛曲”三种,到《敦煌变文集校注》的出版,已取得惊人的进展,但对“变文”的释义、定性还存在分歧,有待进一步论证和廓清。(三)敦煌诗歌、文赋、词曲的整理研究,已分别出版各种辑录丰富、勘校精良的录校本、校注本,而欲祛彼臆说,全其原书之旨,还有待进行全方法的、系统的研究。(四)敦煌文学的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俗文学”、“民间文学”的窄狭范围,逐步扩大到敦煌遗书内所有文学作品(包括雅和俗两个方面)均归属敦煌文学的研究内容,已为人们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敦煌粟特研究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所关注的关于涉及敦煌的粟特问题研究状况的简要概述。对这些成果,本文分为四个方面来分别论述:一、对敦煌所发现的粟特文文献的研究;二、对敦煌粟特人宗教信仰的研究;三、对敦煌粟特人聚落的研究;四、对敦煌粟特人社会活动的研究。通过这一概述,以期对敦煌粟特问题的研究状况有一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敦煌文学的性质、范围和研究对象的问题是敦煌文学基本而重大的理论问题,作者通过分析认为敦煌文学是唐、五代、宋初,敦煌人民创作或欣赏并因此以写卷或其它形式保存在本地区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张锡厚先生新著《敦煌文学源流》最近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20多年来从事敦煌文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围绕敦煌诗赋、敦煌歌辞、敦煌讲经文与变文、敦煌话本及其他敦煌文学的文体和文学现象问题,作者追根溯源,以纵向与横向相交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敦煌文学的理论框架。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敦煌文学的推广与普及,有助于敦煌文学研究向深广层次的发展。《敦煌文学源流》出版@小翔  相似文献   

5.
敦煌文学中"敦煌文"的研究和分类评价李明伟敦煌文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半个多世纪来,我国老一辈的专家已经为敦煌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敦煌文学的研究热点一向集中在变文。俗讲文、歌辞、诗赋方面。在非佛藏文献的敦煌遗书中,占有多数数量的杂著...  相似文献   

6.
《东方文学探幽》是一部研究东方文学的专著。如何进行东方文学的研究, 这本身就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此书主要采用了纵横比较的分析方法, 多方寻找观照点:第一,从西方文学中寻找观照点,以东方为主体,以西方为观照,从而开阔了东方文学的研究视野;第二, 从东方文学自身中寻找观照点, 文化背景大致相同的东方各民族文学, 通过相互观照比较, 更凸显其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的创作模式; 第三, 从中国文学中寻找观照点, 这是中国学者研究东方文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东方文学的探讨具有开拓性和重要意义。作者对多个问题的探讨, 见解深刻而独到, 令人折服, 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百年来敦煌戏曲研究的历程,指出孕育了举世闻名的敦煌学的敦煌莫高自成经洞,在百年风雨沧桑中同时培育与完善了敦煌文学学术体系,作为敦煌文学一分支的戏曲学研究亦应在新千年与新世纪中使之尽快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敦煌佛教文学"一词定义与范畴的正式确定较晚,但随着近年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的逐渐公开化、透明化,在敦煌学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攻关下,敦煌佛教文学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化、全面化。在众多已出版发表的著作中,郑阿财先生的《敦煌佛教文学》独具匠心,全书内容较为系统客观全面,字里行间把佛学、史学以及文学有机统一起来。笔者通过仔细研读其作,在尊重郑先生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通过比较研究和矛盾辩证方法,致力于拓展视野,由点及面挖掘更广层面的内涵,以启迪读者跨学科研究的创造性思维,望为后世治学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敦煌变文是唐五代的俗文学之一,是敦煌俗文学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文学体裁.现存的真实可考、内容丰富的敦煌变文语料,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以敦煌变文叠词研究为例,其对《汉语大词典》修订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增补遗漏的义项;二,弥补孤证的不足;三,提前滞后的书证;四,补充失收的词条.  相似文献   

10.
将英美文学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然后从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来定位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中的思路,最后从提升认识程度、加大研究力度、注重评估方法这三点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