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课堂上学生最重要的活动,是“想”;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在于引导学生“想”。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否则,他的教学很可能就是盲目的。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这个问题可能特别值得探究。儿童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世界会有哪些疑问?他们会不会、有没有能力把不明白的问题全都问出来?……和小学教师交流时,我常常忍不住要请教这类问题。我对儿童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过程充满好奇--我们也是从那个年龄走过来的,但有些过程被淡忘了,于是我们在课堂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差,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学的?”、“不知道他们整天忙些什么?”……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学生如何学,怎么想,他们的疑难会是什么?他们到底喜欢什么等问题,而不能自己成了老师便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在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学生根本就是不学无术。""现在的学生脑子里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每每听到这些话,我都有无限的感慨:学生难教吗?学生不学无术吗?到底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觉得关键在于"学生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作为一名教师,你必须知道学生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  相似文献   

4.
单海燕 《教师》2013,(27):29-29
1.案例背景每一个班上可能都会有一个或是几个顽皮的学生,甚至于有"问题"学生的出现,他们在体育课中可能或多或少会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影响其他学生进行练习等。多数教师包括我可能都是在这些孩子犯错时,先将这些学生在全班批评,然后让其到一旁去反省,任其在操场边上坐着或是玩其他的。没有这些学生在集体中,课堂教学步入正常,但回头想想,这些学生在你的体育课上学到了什么?你给了他们什么?他们上体育课的权利难道不是被我们给剥夺了?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方法了吗?五月中旬学校要对全区进行小班"主动课堂"的教学展示,安排了一节我的体育展示课。当时听到头就有些大  相似文献   

5.
<正>又一届中考的大幕即将落下,回顾在总复习过程中的历次的备课活动中听到大家抱怨得最多的"同样的问题学生一直在错,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不动脑子!"这样的话听多了后,我也常常在思考:板子真的只应该打在学生身上吗?教师的教学有没有问题?是我们的哪些教学行行导致了学生一直无法走出困境呢?一、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备课要备学生"这句话每个人都会说,但到具体落实时  相似文献   

6.
一席对话     
后进学生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他们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变成后进生的?为了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访问了一位后进学生。他是本市××中学高二年级学生,性别:男,年龄:十七岁。下面是我们访问时的对话记录。问:大家都非常关心后进生的进步问题,要帮助他们进步,就要首先了解他们的情  相似文献   

7.
教书育人曾一度被人忽视,而现在,它的重要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教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当代青年学生头脑中在思考些什么?又怎样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而成为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呢?在此我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在20余年大专教学中所悟出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一、以标题设疑,初步感知课文教学开始,教师板书课题后立刻设疑:你见到了课题,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一些问题:①“你们”是指谁?②他们想了些什么?③为什么说他们想错了,错在哪里?④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在哪里说的?⑤“你们想错了”这个题目为什么加上引号?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弄清标题的来由。然后组织学生讨论①  相似文献   

9.
郑继明 《考试周刊》2007,(11):111-112
一、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作为教师应张开自己的耳朵倾听儿童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出示课题并问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此时学生们就纷纷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特点?有什  相似文献   

10.
(1)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教学过程要真正成为学生“要我学”的过程,那么,学生面对所要认识的物体或现象必须提出“我要研究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这一机会。 比如教师可在教学引入中经常让学生说一说:“关于这一方面,你想知道些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来促使学生提问。这种经常性的练习,使学生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课堂上我们是主人,研究的问题应该是我们最想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要将教学的中心放在“学”上 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更多地考虑以下问题:学生学什么?他们想怎样学?哪些材料做成课件将有助于他们学习?怎样学才有趣?哪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将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考虑,教师怎样引导和组织?用哪种形式会更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哪种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得有意思并能受益?教师在这些问题上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英语课堂中,一些教师总习惯于为了完成纸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让学生一遍遍听,让学生一遍遍读。这种教学无疑让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一点一点消磨殆尽。让学生展现他们已有的知识,提出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才会让课堂显得更生动,更人文。如在教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的一课Unit 1 In class,我让学生先听读整个单元的录音,说说你知道些什么?在学生们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认真阅 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想 象和联想,对课文进行再创造。作者在文 学创作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种"留白" 的创作手法,即作品的文本只提供了一 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留有许多"空 白",这样的"空白"处,正是激发学生想 象力的空间。如在《"诺曼底"号遇难记》 中,写哈尔威船长最后"屹立在舰桥上, 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 如铁铸,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人们透 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 像徐徐沉进大海。"教师肩发学生想象: 此时哈尔威船长会想些什么?获救的乘 客会说些什么?奥克勒福大副、克莱芒都 会说些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文补充其内 容。结果很多同学都能结合人物的思想 性格设计出精彩的对话,大大激发了学 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接到南京市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汪永中同学的来信.读了激动万分,我为师范学校有这样的好青年而骄傲.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一定有很多想法,他们在想些什么?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一定想给学生更多切实的帮助,但掌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没有?我将汪永中同学信中的一段推荐给大家读一读,可能我们都会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教学必须坚持教学的主体性原则,与其他教学手段一样,必须体现生本主义,但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貌似活泼的学习气氛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形式。其实,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学到些什么,更要考虑:学生会看些什么,会听些什么,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如果多媒体教学中仅有教师的演示,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那么,它与人们常批评的“填鸭式”教学是没有多大区别的。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一项系统过程,从课件制作到课堂操作、作业练习,…  相似文献   

16.
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必然会引起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心理变化,教师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更想知道他们都在想些什么?我们中学教师的待遇之差令人可怜和痛心,但为什么仍然在这块土地上聚集着一大批勤奋耕耘的人类精英?他们明知道他们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之间的反差大得离奇,却仍在努力工作,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几乎是呕心沥血。其间究竟是怎样的内在动力驱使着他们?当然也有人要改行,也有人在混日子,他们又究竟因为些什么?集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成天都在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教他们"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的时候,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成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想一想你自己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今天,你都想了些什么呢?是在想其他人在干什么,还是想你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显然,你一直都会想这些事情:你这一  相似文献   

18.
在办公室闲聊时,时常会听到有的老师说:"真弄不懂现在的学生,不知道他们一天到晚想些啥"。老师的抱怨似乎很有道理,反思一下,问题在于教师没有能真正读懂学生的无声语言。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与成人有所不同,当学生无法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想借助手势或其它  相似文献   

19.
未读<诗经>,已闻其名.当学生真的有一天面对<诗经>时,他们想得到些什么?我们又能帮助做些什么?何以引导他们走进这一文学世界,触摸这一中国文学的源头?现结合<关雎><蒹葭>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问题1:学生习作究竟有没有所谓的写作方法?很多教师提出"教学生写作方法",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就作文教学而言,"写作方法"是个很模糊的概念. 我们先谈一个问题:"思维"能不能教?我认为"思维"没法教,也没有办法训练.如果"思维"能训练,结果会是什么?结果会导致教出"同一规格的人".所以,我认为"教学生写作方法",可能经不起细究.教师本人可能会有一些写作路径,但作文教学有没有系统的"写作方法"可教?可能没有.比如怎样描写,教师可以点拨,可以用实例启发,但是具体怎样"教描写"—— 教师只有一些可提供的"经验",毕竟人与人不同,而只有"个人"才能完成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