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习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应重视习作教学。但是由于受传统习作教学的影响,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设计是广大数学一线教师与教育研究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对于数学教学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校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核心能力。本文在对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因素,从而提出如何提高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水平是我国师范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师范生顺利从准教师向一名合格教师过渡的关键因素。主要采用访谈法,在X大学师范生参加实习的两所学校,分别为S中学和J中学随机抽取9名实习生及5名实习指导教师,就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基于当前师范学校在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五点建议:师范学校应加强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逐步完善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体制;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路径;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全面实施师范生教育技能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4.
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的习作时应考虑到培养对象眼下是学生,提高其自身的写作水平理所当然,但同时要意识到将来他们是教师,是要指导他人习作的,必须重视提高他们的作文教学与指导他人写作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师范生的“下水”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能力是师范生未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高低是决定课堂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本文共收集189份师范生的教学方案,涉及13个主要学科,以此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以此来发现师范生在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依据教学设计能力的标准,从五个维度对教案进行了分析,分别是教学目标分析能力、学习者特征分析能力、课堂管理设计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设计的能力等,从而发现师范生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改进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策略并有效地提高师范生在实践中的教学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6.
英语师范生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但是当前英语师范生的培养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对于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职前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先阐述英语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职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提出英语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职前培养策略,以便更好地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满足职业需求。  相似文献   

7.
杜威反思性思维及冯友兰、唐君毅对其思想的诠释和发展,对于师范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师范生反思性思维培养需要而开展的混合式教学,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浅思维甚至是无思维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品质。混合式教学条件下师范生反思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师范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强化其学习责任感;增进师范生深度学习能力,提高其内容理解程度;增强师范生问题探究能力,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混合式教学培养师范生反思性思维时,教师可以从师范生职前教育所必需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入手,通过将情境、问题、探究与师范生的知识、经验、实践相融合,帮助他们融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从而发展他们的反思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以145份师范生的教学方案为材料,分析了教学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案中的问题从性别、专业、专业与教学方案的一致性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找出了师范生教学设计时的易犯错误、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以145份师范生的教学方案为材料,分析了教学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案中的问题从性别、专业、专业与教学方案的一致性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找出了师范生教学设计时的易犯错误、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免费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性,师范教育阶段是教学能力生成的基础性阶段,期间构建与生成的教学能力决定着初入职阶段教学工作的起点,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空间。本研究运用自编问卷对两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368名首届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师范生在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以及反思与矫正能力三个维度的水平存在差异,性别、曾就读重点高中类型、高师专业排名、专业以及实习的区域因素影响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最主要通过拓展教育实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中重师范生个体群体差异,培育师范生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加强教育教学实习指导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的习作练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增强习作练习的实践和研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进步。因此,本文就主要讲述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省属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有其特殊性,进而影响对省属院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要求。当前省属院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未能细化省属院校师范生的能力培养标准;缺乏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素质的深入调研;专业学科之外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不足;作为义务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能力强化不够。为此,应当从理念革新、标准厘定、知识拓宽、能力强化四个角度入手,提升省属院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免费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性,师范教育阶段是教学能力生成的基础性阶段,期间构建与生成的教学能力决定着初入职阶段教学工作的起点,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空间。本研究运用自编问卷对两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368名首届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师范生在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以及反思与矫正能力三个维度的水平存在差异,性别、曾就读重点高中类型、高师专业排名、专业以及实习的区域因素影响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最主要通过拓展教育实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中重师范生个体群体差异,培育师范生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加强教育教学实习指导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发展与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密不可分。地方高校应该着力于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文章将就河北省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三个方面,即当前省内高校的相关调查与统计,影响和制约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以及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等问题,分别进行深入的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了自由表达是新课程习作教学的鲜明理念。通过近十年新课标理念的贯彻与实践,笔者深入基层学校,广泛调研总结出习作训练中的几个明显问题,并设想了一些对策,在此略加阐述。问题一:要求偏高,封闭的教学扼杀了学生习作兴趣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总要求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师范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重视,而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在推进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高校地理师范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为例,对当前师范生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成绩考核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师范生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语言表达、组织课堂活动、课堂应变、教态控制、板书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实习支教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不均衡的。师范院校应当改革教育课程,营造师范教育氛围,制定教学标准,加强实习指导,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海容 《高教论坛》2010,(1):100-101,125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受培训教师的素质影响很大。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就有必要研究培训教师的情况,提高培训教师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习作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三种因素会对教学的有效性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即教学内容枯燥、习作作品缺乏个性化特征以及点评模式固化。要确保进行有效的习作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增强习作学习兴趣、改善习作方法;注意在教学中提升习作观察能力以及感悟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点评习作。  相似文献   

20.
新知呈现设计是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必须经历的学习活动。搞好新知呈现设计,对师范教育影响较为重大。然而,当前高职英语师范生在新知呈现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对师范生的教学内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教学实际情况灵活高效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有助于提高高职英语师范生设计新知呈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