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博物馆既是一个地方(国家、城市、社区)文化景观的结穴要地,是一种处理文化景观的特殊工具,其本身往往也构成为一处文化景观。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本期的专题即循例以此为题。这组文章既涉及博物馆作为文化景观主要体现的博物馆建筑设计(巢臻),也涉及博物馆在文化景观以及特殊遗产如考古遗址公园(王方,田湘萍)、农业文化景观(刘明谦)、自然和人文生态(曹兵武)等的保护、展示、诠释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理论和方法,还涉及当代艺术尤其雕塑等在建构现代城市文化景观时与博物馆的特殊关系(张瀚予)。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作品的材料、创作方式和呈现结果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艺术创作的这种变化给博物馆的收藏、展览和教育等工作带来了新课题。当代艺术是为公众提供理解当下世界的一种途径,它反映着多元的当代文化景观,也可以成为博物馆品牌打造的一种策略。当然,由于当代艺术自身的特点,博物馆在收藏和展示当代艺术时也应理性地面对挑战,并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3.
发展博物馆化,一般可以理解为发展建设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学是一门交叉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科专构架体系现基础理论体系仍显薄弱,学科主体性不突出,从而使博物馆学在博物馆实践中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意义和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近年来,每年的国际旅游大约要接待近6亿旅游者,提供的投资是年世界总投资的11%,创造产值为年世界总产值的10%,是世界年服务贸易的20%。同时,各大博物馆观众迅猛增加,世界博物馆观众超过了2亿。很清楚,旅游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已成为二十世纪末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据推算,预计今后每年会增加20%的旅游者(不含国内旅游。国内旅游者人数一般是国际旅游的十倍)。这将对博物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早在十九世纪,英国牧师和日记家罗伯特·弗朗西斯就已提出“在所有对遗产有害的动物中,最有害的就是游客。”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6.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2016年中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景观的唯一项目。为了助力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崇左市壮族博物馆策划并推出了"百里岩画骆越神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展。展览既是申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景观与博物馆展示相结合并体现壮族民俗历史文化的主题展览,填补了国内博物馆没有大型岩画专题陈列的空白。它的陈列思路和展示方法是基本成功的,也得到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的认可,分析、解读花山展的成与败,可以为相似的展览提供宝贵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人类发明的建构历史记忆、社会认同和科学价值观的一种文化工具,其在文化功能与地位上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祠堂以及欧洲中世纪的教堂有类似之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社区博物馆建设与合理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围绕各级各类教育层次、教育群体开发教学辅助读物,是相当数量出版单位的实务之一。然而,教辅图书在近年遭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品种泛滥,成本增加,盗版猖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工业遗址博物馆和工业企业博物馆两类博物馆为例,探讨不同类型工业博物馆的建设路径。在界定两类博物馆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它们在文化塑造方面的异同,讨论两类博物馆的工业文化塑造模式,以期为两类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数十年来,在政治、经济和技术变化支撑下,全球沟通联络越来越多,很多国家重新开始加强边界和国家认同,以便应对真实的和网络的恐怖主义和大规模移民,这些国家变得愈发保守和多疑。博物馆作为建立边界和认同的机构,对预防这种倾向非常关键,通过文化活动和国际展览维持国家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对话平台和沟通的桥梁,促进共同理解,致力于“全球文化和谐”,从不同角度思考文化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作用。它涉及最终扫除隐藏于学院学科和艺术、现代化和博物馆等概念中的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最后残余。全球性未来关乎对文化与文化产品的本土化理解,关乎对全球文化多元性的更新性欣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仅限于国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财政的紧缩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国家还无法拿出更多的财力来兴办博物馆事业,为此,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困境。一段时间以来,博物馆界的同行们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开展了以增收(“以文养文”,开办多种服务性项目)节支为主要手  相似文献   

12.
正博物馆是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的记录者和守护者,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创造者。博物馆是人类生存物证的收集者,因此,博物馆又被称为是人类生存及其文化多样性的避难所、诺亚方舟,但博物馆从来都拒绝成为物的坟墓,而竭力成为思想的摇篮、科学的殿堂、艺术与情感的源泉,以历史智慧为未来保驾护航,滋养新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凝聚,伴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作为收藏古代物质文明的博物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复杂多样。古老的文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民族差异,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从新石器时代起,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变化,仍以其独有的魅力昭示世人。深厚的文化积累与绚丽多姿的文化特色,也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试图将中国文化传统与博物馆现状相结合,将中国博物馆按五大区域加以概述。一、京津地区北京早在三千多年前便是诸侯…  相似文献   

14.
田凯 《中国博物馆》2022,(6):28-32+127
人类的物质收藏形成了博物馆。博物馆承载着广泛的文化体系,履行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博物馆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关照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阐明历史的创造力、激发当代的创造力,具有变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书籍设计的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如今的书籍设计已不能停留在书的“外包装”上了。有人提出改“书籍装帧”为“书籍设计”不无道理。“装帧”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意思是把一帧一帧书纸装订起来,这符合当时简单的书籍生产工艺,而如今就显得含义上的狭窄性和不全面性了。“装帧”一词的英文为“DECRA TION”,其含义是装饰、修饰、打扮等。如果“装帧”只是为书打扮的话,就  相似文献   

16.
从整体层面而言,生态博物馆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而且还是一种思想观念。作为一种思想,生态博物馆的内涵与特质不仅限于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自洽性,而且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工具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少数族群、移民群体、地方社会、沉默阶层纷纷以“边缘修辞”的诗学和政治学方法要求获得历史叙事和自我表达的社会权利,以此来解构现代性所构筑的思想大厦。在博物馆领域,生态博物馆正是这种社会秩序变动的思想体现,在与地方达成了“异形同构”的关系之后,生态博物馆在西方社会以“乌托邦”的形态出现,以此来挑战与解构既定的社会秩序与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历史地、逻辑地阐述了博物馆存在着的文化品格与审美品格。与文化品格相联系,博物馆具有教育功能;与审美品格相关连,博物馆具有愉悦功能。两种功能的实现决定于两种品格的充分揭示。博物馆的本质特征就是实现两种品格的最终结合。达到文化审美的融合形态。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文化变量是城市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状况的优劣,既包含物质系统的合理程度,也包括精神、心理、情感等文化意义上对人的关怀程度。因此城市的文化生态状况关系到是否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是否能使人获得文化气氛、艺术熏陶、精神情趣等方面的平衡感。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城市生态系统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文化生态失衡的现象,这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文化生态群落相对于物质文明发达程度的萎缩,一方面表现在文化生态群落内部结构的失衡。因此在发展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提高物质环境水平的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科技、生产力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文化软实力"时代。国际博弈、区位发展、城市建设都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发挥。在这一背景下,博物馆在城市、区域甚至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愈发突出。有鉴于此,博物馆更需要找准定位,抓住时代脉络,结合自身优势,成为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行业文化与行业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