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家璧     
赵家壁,一九○八年生于上海市松江县。在高小、中学、大学时期,一直参加或主持校刊编辑工作。一九二八年高中毕业后,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总经理仇联德委任他主编《中国学生》月刊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赵向伍建议停出月刊,编一套综合性廉价小丛书——《一角丛书》,受到胡愈之、罗隆基等学者的支持及左翼作家周扬、林伯修、丁玲、郑伯奇、夏衍等的文稿,共出八十种,销行数十万册。  相似文献   

2.
赵家璧     
生平1908年11月27日生于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现代著名编辑家、出版家。1925年秋,入上海光华大学附中高中部学习,参与校刊《晨曦》的编辑工作。后任校 刊总编辑。1928年,入上海光华大学文学院英国文学系读书。  相似文献   

3.
怀念赵家璧     
怀念赵家璧张志强像往常一样,上午11点多钟到系里取信。不料却接到了赵家璧治丧委员会的讣告:赵老已于3月12日仙逝。我默然许久,才对系的研究生说:赵家璧去世了。去年12月中旬到沪上拜访赵老时,赵老的神情、气色均不错,与我谈了近一个小时,要不是他们家的保...  相似文献   

4.
1984年8月,父亲赵家璧接到北京中国出版协会的通知:他被选为中国出版代表团成员,将在9月7日到日本国访问交流。一提到日本,家父立即想到了内山二兄弟和他们创办的内山书店。他真高兴能有机会再访内山和他们的书店。1932年秋,赵家璧在郑伯奇先生的陪同下,第一次踏入位于施高塔路的内山书店,进入书店,只见四壁都是高达天花板的书架,精致、漂亮的日文丛书,分门别类地陈列在架子上,环境幽静雅洁,一片东瀛情调。店主内山完造微笑着迎接他们,但他们今天不是来看书的。他们穿过店堂,踏上楼梯,步入二楼的会客室,去晋见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鲁迅先生。因…  相似文献   

5.
赵家璧与新文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家璧对新文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编辑了一系列的文艺丛书.在三十年代抗战爆发之前,赵家璧主编了<中国新文学大系>10种,这套总结"五四"以来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成就的丛书已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赵家璧这一时期还主编出版了<良友文学丛书>39种,<良友文库>18种,<中篇创作新集>10种,<苏联童话丛书>3种,<现代散文新集>7种,<翻译文学丛书>3种,<二十人所选短篇佳作集>若干种等.  相似文献   

6.
墙上的镜框里是穿着长衫,昂首前行的鲁迅先生的像片,书柜里满满地排列着良友版的各种图书,写字台上是有些散乱的书刊和摊开的信稿。小客厅显得十分雅致和宁静。我和他坐在临窗的小沙发上边喝茶边聊天,较多的是我聆听着他的谈话,娓娓地。和家璧同志已有过多次这样的小谈,只要有机会去上海,我都在这小客厅里受过他的亲切接待,有时也被留在那里,和他一起享用由他夫人烹制的佳肴……三十年代位于北四川路海宁路附近的良友图书公司和《良友画报》、《良友文学丛刊》等,于我都并不陌生;但开始和家璧同志交往,则已是七十年代后期的事了。可能出于对…  相似文献   

7.
近日在整理友朋书信时,发现赵家璧先生给我的数十封来信。瞬间,赵先生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又在我眼前浮现,仿佛我又迈步在那条幽静的山阴路上,叩开大陆新村赵家璧寓所的大门,正在与他亲切地交谈着。记得有一年的冬天,那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我在赵先生书房里向他谈着关于编辑一套序跋文学的设想,他听了连连称好,说这是一大创举,是很有意义的事,我会全力支持的。  相似文献   

8.
张典 《编辑学刊》2001,(1):58-60
赵家璧虽然不是文学家,但他在三四十年代却饮誉中国文坛.他以其编辑家特有的才能和人格魅力,朝气蓬勃地活跃于文艺界和出版界,为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事业,为积累中国现代文学成果,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早在1935年,当他还是一个27岁的"小人物"的时候,他竟然能够把鲁迅、胡适这样的人物和一大批形形色色的作家,结集在自己的"麾下",编辑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这样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9.
研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专家学子,有一部书不能不读,这就是《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研读中国现代编辑史的人,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该书编辑——赵家壁同志。在长达六十年的编辑生涯中,赵家壁为编辑出版事业奉献了一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赵家璧是现代著名的编辑思想家。在中学时期他就参与主编了光华大学附中的校刊《晨曦》,大学期间,他曾半工半读,在良友图书公司主编了《中国学生》月刊。由于受平日所接触的中内外局势及革命进步书刊的影响教育,他逐渐意识到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编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一改往常“有一定的知识性,偏重于趣味,思想性福薄弱”的编辑方法,立志要出“推动时代前进而有益于人民的书”,“另辟一条出文艺书的路子”(《编辑忆旧》,赵家璧,第79页,下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著名编辑出版家赵家璧在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力的系列作品特别是《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探究,系统分析了赵家璧的出版理念。  相似文献   

12.
著名编辑出版家赵家璧,以文艺编辑为其终生的事业.其坚持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为当时极负盛名的作家所信赖.其进步的编辑思想,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其编辑出版实践经验,在今天看来,亦不失先进性,是我国现代编辑出版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海客甲 《出版史料》2008,(4):99-101
日前收到修慧女士的电子邮件,告知11月里沪上将为赵家璧先生百年诞辰举办活动。修慧女士是赵先生的次女,年长于我。她在邮件中委我代寻赵先生的一篇旧文,拟用于编纂《赵家璧文集》,同时也问我届时能否到沪。  相似文献   

14.
高信 《出版史料》2010,(3):48-56
【前记】2008年是老一代出版家赵家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和逝世十周年,我本来是想把他1976年前后给我的几封信注释出来,以便读者从赵先生个人的角度看出那个大转变历史时期的一些细枝末节来。但这些信件,一时却找不出来,失去作文的依据,只好又忙别的事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摄影协会成立至今,已五十多年了。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已为人们所淡忘,就是在网络上也很难查到当年的理事名单。但有一位常务理事的名字却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因为他就是我的父亲。——赵家璧。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94年第4期发表了该校文献情报学系级师张志强撰写的《赵家璧图书思想研究》一文,张以赵家璧先生民国时期的编辑出版实践为内容,对赵家璧先生丰富的图书宣传思想作了研究.他认为作为中国现代编辑出版史上著名编辑家赵家璧先生在实现图书选题、组稿工作的同时,对图书宣传工作同样给与了足够的重视,赵家璧的图书宣传思想具有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人作嫁的一生——怀念赵家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像往常一样,上午11点多钟到系里取信,不料却接到了赵家璧治丧委员会的讣告:赵老已于3月12日仙逝,3月21日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我默然许久,才对我们系里的研究生说:赵家璧去世了。去年12月中旬到沪上拜访赵老时,赵老的神情、气色均不错,与我谈了近一个小时。要不是赵家保姆的干涉,赵老还要告诉我许多旧事。转眼间,竟接到了噩耗。  相似文献   

18.
【前记】在父亲赵家璧收藏的书信中,有范用先生的不少亲笔信。在这些信中我读到了范用先生对一个比自己年长十五六岁的老编辑的尊重与敬佩。他们两人虽然成长的时代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两人都是从少年时期,就对从文字到书籍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认为书籍是自己的朋友,并且开始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要编书;  相似文献   

19.
我有幸曾和在文坛、出版界久负盛名的赵家璧同志有过好几年的同事关系,他的认真细致、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和热情诚恳的为人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全面公私合营的前两年,赵家璧先生主动把他经营多年的晨光出版公司合并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相似文献   

20.
赵家璧是我国出版史上值得回忆的一个编辑。他踏入编辑行列时年纪比较小,不到30岁就达到自己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他联系的作家面比较广,20世纪30年代各主要文学团体、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代表作家都成为他的组稿对象;他喜欢编成套的书,在他编辑的书籍中许多已成为可以传世的“长命书”:他得到过中国出版界最高的荣誉“韬奋出版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