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重点对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化学部分(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四川卷)的特点加以分析,并谈谈对今后化学教学及复习的启示·一、试题特点1·试卷结构平稳,试题推陈出新2006年理综试题与2004年、2005年在题量和分值上相同·试卷结构基本  相似文献   

2.
1 考情比照2006年全国高考数学的18套理科试卷中,16套含有代数推理题,具体的试题特点如下:卷型全国卷工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四川卷题序}分值等数学的知识及思想方法相衔接(如2006年四川卷理科第22题),其立意新颖、构思巧妙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2022年全国高考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电化学的情境特点基础上,提炼出基于科技情境试题的解答流程和认知模型建构模式.文章以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理科综合化学第4题和乙卷理科综合化学第6题为例,探讨基于前沿科技情境认知模型的建构思路、方法和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4.
历史中的"最"和"第一",通常都是历史的转折点或时代的开端,而这些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往往又扮演着"题眼"和解题关键点的角色。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对这些方面的考查屡见不鲜,例如:2007年全国卷Ⅱ的第16题,2006年全国卷Ⅰ第21题,2004年全国卷Ⅱ的第12题、19题,2004年全国卷Ⅲ的第22题等等。笔者现将历史教材中有关这方面考生易错的知识点归类整理,供考生高效备考。  相似文献   

5.
化学计算题是高考理科综合卷中的重点题及高考单科化学卷中的压轴题,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借助于数学中的常规计算方法来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八年了,按课程改革后的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进行高考化学命题考试,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行了五年(2004-2008),今年是第五个年头。我们对这五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中的化学实验题(共12套,2004年卷Ⅰ是旧课程卷未列入)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看到五年高考化学实验题贯穿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并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高考物理单科试卷,还是理科综合试卷的物理部分,实验题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7%左右),2005年高考有3套物理卷和5套理科综合卷,8套卷中共有物理实验题18道.2006年高考有3套物理卷和6套理科综合卷,9套卷中共有物理实验题23道.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今年首次实行高考“3 X”方案,理科考生要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该试卷涵盖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程。总分260分,第Ⅰ卷(客观题)130分,第Ⅱ卷(主观题)130分。现仅就第Ⅱ卷的试题和考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数学(必修5)》第31页有这样一道例题:设数列{an}满足a1=1,an=1+1/an-1(n>1),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有尖子生提出能否求出它的通项公式,类似问题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理科第22题、2011年广东卷文理科第20题、2010年全国卷Ⅰ理科第22题,天津卷理科22题、2009年江西卷第22题,陕西卷第22题、2008年陕西卷文科第20题,理科第22题、2007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第22题,广东卷理科第21题,四川卷文科第22题等.笔者决定在每周二下午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时间(下午3点至5点)引导同学们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全国理科综合卷第25题是近十年来高考常考的题型,可谓不避陈题,它源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模型,平淡中透新奇,体现能力要求,其特点是构思巧妙,突出考查考生对物理过程和运动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理综全国卷第24题是一道力电综合题.笔者参加了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阅卷工作,对理综第24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错误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简单线性规划"已是高考数学的一个热点.考查的题型既有选择题(如2006年安徽卷理科第10题、广东卷第9题)、填空题(如2005年江西卷理科第14题、2006年江苏卷第12题),又有解答题(如2004年江苏卷第19题).  相似文献   

13.
一、理综卷结构2006年是湖南省实行“3 X”考试模式以来的第6个年头,理科的“X”即理科综合,由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内容组成,总分值300分。除了从2005年起物理新增多选题外,近3年来基本稳定为三门学科考试内容互相独立,无跨学科的题,各学科分值比例稳定;试题的排列互相独立,I卷选择题按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编排,II卷主观题按物理、化学、生物顺序编排。2006年理综试卷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基础、注重能力。其试卷结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Ⅰ第24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是一道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题,但笔者反复思考,感觉有两点疑惑,现撰写此文于同行交流,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5.
“加减法”是解有机推断题最有效的方法,所谓“加减法”是指利用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将分子式(部分分子式)进行“加加减减”.从而推出未知物的分了式(或结构简式),其依据原理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在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和全国卷Ⅱ理综化学的第29题有机推断题中都运用到“加减法”法,运用此法非常简单、快捷、准确.下面以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第29题有机推断题为例讲解“加减法”的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传送带的综合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类题目综合性强,灵活性大,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24题就是一道传送带的问题,下面就第24题的几种解法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7.
对2004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新课程卷)第24题可作如下的变式思维.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文、理)散学试卷是两套计算量较大的高考试卷,考生普遍反映今年的高考试题相对于2006年的高考试题难一些,与2003年的高考试题难度差不多,其实质是第1~9题、第11~13题、第16~18题较易,第20题的第二问和第21题(理科的第二、三问和文科的第二问)较难,大部分考生都未做.考生得分拉开差距的是第19题、第20题的第二问和第21题(理科的第二、三问和文科的第二问).2007年高考湖南卷数学试题增加了填空题的分值,  相似文献   

19.
化学计算题是高考理科综合卷中的重点题及高考单科化学卷中的压轴题,此类试题要求考 生借助于数学中的常规计算方法来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其知识点往往涉及过量问题的判 断、混合物反应计算、数值范围讨论等,题目变化大、思维性强、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 将推理计算、定性分析、判断等融为一体,涉及的化学反应也较为复杂,计算类型灵活多变。综 观2004年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考试卷中涉及的化学计算题,虽然由不同的命题组成,但综 合分析后,可以发现有许多共同的"亮点"。为了帮助考生了解今年尚考化学计算题的特点,更 好地冲刺2005年高考。下面对2004年高考中最有影响力的计算题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20.
认真分析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全国卷的两套试题,笔者的突出感觉是化学题部分强化了对化学计算能力的考查,两套试卷中计算性的问题所占的分值大约都是24分。事实上,进行化学计算题目的训练绝非是单纯的培养计算能力,而且,还能达到强化“双基”、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目的。为此,现对两套高考试题中的计算题分类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