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郑 《四川教育》2004,(2):46-47
我们知道,《数学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数学教学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构建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体系。作为数学教师,怎样适应这一变革,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呢?  相似文献   

2.
在大概念统领下通过项目式教学,进行初三化学复习改革。以“手机中的材料”为情境进行初三知识整合的主题式复习,使学生在复习中落实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复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吕美荣 《江苏教育》2004,(11B):25-25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得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它是认知的花果;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且与其它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认知的根本。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落实三维目标的两条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盛颖 《化学教与学》2023,(2):64-67+63
针对初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障碍点,设计了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的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教学。以元素和物质为研究对象,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和能力任务,促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通性和转化关系,从而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和稳定的认识方式。结果表明,模型的应用有利于教师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增强化学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初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衔接。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具有三维目标的意识,要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都要尽可能的体现三维目标,使落实三维目标成为自觉行动。本文通过一次评教导课活动看教师应如何改变教学观念,应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6.
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改变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代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系的构建。新课程教学如何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化学教师必须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用)》对教学目的作了明确规定。教学目的对教师而言要落实到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变成学生的学习目的。初三化学尽管是一门入门性质的课程,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则是很全面的。这就要求教师按《大纲》的要求,全面地传授化学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把自己认为“次要”的内容删去或简单地一带而过。因此化学教学是全方位的,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误区,制约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改变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代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系的构建.新课程教学如何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化学教师必须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的通道,是联系概念、规律的纽带。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拓展物理知识,因此在现行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过程,师生对此均十分重视。但用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审视现行习题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现行的习题教学仅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二维目标紧密联系,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后面更有价值的东西,它反映了本次课改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化。那么,习题教学中应该怎样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呢?这是实施新课程时遇到的新问题。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一)“三维”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实质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也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理念和行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并体验探究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使物理教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如何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认识化学变化”复习教学为例,探讨基于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的初三化学复习教学。本课以真实情境“神奇的蜡烛”为主线,有机融合沪教版第四章的化学知识,从燃烧条件、反应调控、定量、展望等四个角度设计复习教学活动,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深化学生认知,发展学生能力,从而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落实教学“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理解、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选择和优化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一、正确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既有各自的内涵,又相辅相成.简单地说,“三维目标”的关系可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桥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是“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赵谊伶 《云南教育》2007,(7Z):30-31
众所周知,新一轮课改的举措之一就是教学目标由一维变为三维。现在广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变化已有了解,“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教师较熟悉的,也是多年来教学中一贯重视的。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怎样制定?教学中又怎样实施、落实?这是教师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困难,教学中落实后二维目标就更难了,老师们以前很少接触过,  相似文献   

15.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化学新课程标准目标之,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维目标的桥梁,是学生学会化学知识的主要过程,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不易控制且难以落实的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思考、实践、评价三个层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从新课程理念看化学微格教学中的“提问技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问技能”是微格教学的教学技能之一,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加强化学微格教学中“提问技能”的教学和训练能有效解决师范生课堂教学中在处理教材、组织课堂教学、衔接各知识点或各知识块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使化学微格教学的训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尝试从新课程对未来教师教学专业素养的要求角度,审视化学微格教学中“提问技能”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方面的教学价值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化学殿堂之所以高大辉煌是因为它是建筑在坚实的化学“双基”之上的,在此意义上初中化学特别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里明确地规定了所要达到的最基础的学习要求。中考化学命题的重点也应落实到考查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上。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数学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数学教学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构建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体系。作为数学教师,怎样适应这一变革,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呢?一、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十分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可以说“知识与技能”是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在一些数学教师心中,数学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智力、能力、兴趣、情感、态度等其它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次要的。因此,他们非常…  相似文献   

19.
“交流·研讨”、“观察·思考”、“活动·探究”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而设置的学习活动内容,也是新旧教材最为明显的区别。其共同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去发现、分析、总结、归纳知识,在共享、协作和交流研讨中愉悦地学习,增长知识和技能并健康地成长。一年来我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对鲁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交流·研讨”栏目进行了探索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化学新课程课堂的“交流·研讨”是有原则和方法可循的。  相似文献   

20.
“拿到手”是傅正泰先生“少而精,拿到手”教育理论的缩略语,其内涵是指在社会要求多样化与知识爆炸时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对大学生实施精品教育,从而真正地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或数门技能,并能切实而有效地应用于社会之中。为了实现让学生“拿到手”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认真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哪怕是细小的环节。只有这样,“拿到手”的目标,才不会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