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册(试验修订本,选修)第93页有一道让学生设计的实验习题,原题内容是:"使用镁粉、盐酸、醋酸设计1个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当上述2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也相同,但两者的反应速率不同。通过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这是一个要求同步操作同时对比的实验,实验现象要同时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要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2.
电离平衡理论是化学平衡理论的深化和提高,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来学习相关知识,能更深入理解其本质,是极为必要的.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例1为证明相同物质的量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相同,但两者的反应速率不同,某化学学习小组用镁粉、盐酸、醋酸溶液等为原料和量筒等仪器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对镁粉、盐酸、醋酸溶液的要求有.(2)该化学学习小组操作正确得到如下实验数据:A烧瓶B烧瓶常态下量筒(50mL)内气体读数反应时间0.1mol.L-1CH3COOH溶液40mL0.1mol.L-1…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由镁粉与空气里的氮气反应制备氮化镁的实验设计和原理.针对该传统实验流程过于繁琐、所需时间较长、不适宜在课堂展示等不足进行了改进.实践表明,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适于课堂演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镁粉和碘反应高一化学甲种本 P_(43)[实验2—14]要求该实验在铁钳锅中进行,这样学生不易清楚地观察反应情况(钳锅不透明),且实验过程中碘蒸气大量逸出污染空气.为此,我们将实验改进如下图: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 ,对《碱金属》一章的实验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 ,将第一节的四个实验全部改为边讲边实验 ,对钠与水反应并检验产物的实验 (实验 2 4)进行了改进 ,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和酸反应的比较实验 (实验 2 7)也有改动 ,将旧教材中钾与水的反应实验改为钠、钾分别与水反应进行比较 (实验 2 1 0 ) ,补充了Na2 O2 与水反应放出气体并检验气体、验证反应放热的实验(实验 2 6 ) ,增加了一个家庭小实验 (检验发酵粉加水能产生CO2 )。这些改进和补充 ,加强了直观性和趣味性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6.
娄善平 《化学教学》2002,(10):9-9,12
笔者在试用高中化学新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著 ,2 0 0 0年 3月第 2版 )的过程中 ,发现学生实验“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三 ,P .170 -P .172 )存在缺点较多。笔者将这些缺点及改进方法简述如下 ,与教材编写者及诸位同行商榷。1 改进方法1.1 钠块与水反应收集氢气的实验 (“一、3”)(1)原实验方法 :(见教材 )。(2 )原实验方法存在的缺点 :①钠块连同包裹的铝箔在反应过程中易上浮而发生爆炸。原因是钠块上浮后 ,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易及时地从铝箔内散发 ,导致铝箔内的钠块及产生的氢气燃烧而爆炸。②做过该实验…  相似文献   

7.
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 例1 向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镁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镁粉无剩余,溶液中如有Cu2 ,则一定有 Fe2 B、若镁粉无剩余,溶液中如无Cu2 ,则一定有 Mg2 和Fe2 C、若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如有Mg2 、无Cu2 , 可能有Fe2 D、若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如有Mg2 ,而无 Fe2 、Cu2  相似文献   

8.
1 由CuSO4制CuO的学生实验中加热蓝色沉淀物没变黑而变为浅蓝 高一化学第一个学生实验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虽然是介绍固体物称量、研磨、溶解、蒸发、过滤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但其中包含有两个化学反应: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复分解反应和Cu(OH)2在水中受热的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9.
解无数字的化学计算题,关键是理清在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建立等式求出确定值.例1 镁粉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并充分反应,结果混合物的总质量无变化.则此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A)6:25 (B)5:7 (C)1:5 (D)33:50分析:碳酸钙完全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恰好等于镁完全反应所需氧气的质量.解:设CaCO_3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  相似文献   

10.
高级中学《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45页学生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课本中通过测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求出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其实验装置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②》第21页实验1—2及旧教材中钠在氯气中反应,都存在下列不足的地方:其一,实验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一化学(必行)课本第114页有这样一段话:“实验表明,镁不易跟冷水作用,……”这话说明镁能与冷水作用,只是不太容易。但课文紧接着的叙述是:“镁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说明它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它只能跟沸水起反应……”从它强调的““只能跟沸水”的字面理解,该是“镁不能与冷水起反应”,这与上文的说法有矛盾。为确证上述两句话谁是谁非,我设计并做了多次实验,结果都是相同的:将镁粉和去  相似文献   

13.
在新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碱金属》的教学过程中 ,有一个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 2 -11) ,是碱金属钾、钠的焰色反应实验。课本中钾的焰色反应实验与钠的焰色反应实验一样 ,均采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由于产生的紫色火焰面积小 ,颜色淡 ,且需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看到较淡的火焰。故在演示时仅能让坐在前面几位的学生看到 ,而且与钠的焰色反应也很难加以分辨 ,所以达不到演示实验应有的效果。为解决以上问题 ,本人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一、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a .5 0mL针筒 b .酒精灯 c .橡皮膜d .细线 e…  相似文献   

14.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第八章第四节常见的碱一课中 ,介绍NaOH能与CO2 反应 :2NaOH +CO2 =Na2 CO3 +H2 O但没有安排演示实验 ,在以往教学中只能提示学生NaOH与Ca(OH) 2 化学性质相似 ,Ca(OH) 2 与CO2 能反应 ,NaOH也能与CO2 反应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师讲解没有说服力 ,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 ,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 ,使学生对该反应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加深了记忆 ,使学生学后久久不能忘怀 ,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实验目的使学生认识NaOH能与CO2 反应。…  相似文献   

15.
氯化亚铜制备中有关离子颜色的讨论和实验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用单质铜和二价铜离子在热的浓盐酸中制备氯化亚铜时 ,先发生如下反应 :Cu+CuCl2 +2HCl(浓 ) =2HCuCl2 (1 )用水稀释溶液时即得到白色的氯化亚铜沉淀 :HCuCl2加水稀释 HCl+CuCl↓ (2 )在现行国内的一些实验教材中[1] ,都把HCuCl2溶液的颜色认为是深棕色。且把上面第一个反应的终点定为“深棕色为止”。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发现 ,若把上面第一个反应的终点定为“深棕色为止”。接着用水稀释HCuCl2 溶液 ,有不少学生得不到白色的氯化亚铜沉淀。若将深棕色的溶液继续加热 ,直至深棕色逐渐褪去接近无色 ,…  相似文献   

16.
1提出问题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有【实验3-2】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C_2H_5OH+2Na→2C_2H_5ONa+H_2↑)的实验,操作是用干燥的小烧杯罩住燃烧火焰,证明燃烧产物只有水气而无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反应本质。有不少学生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17.
一、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实验的困惑及探索 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32页关于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对比实验,通过用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的对比从中揭示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的知识。但笔者根据教材中介绍的药品用量和操作方法做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粉末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时,总觉得二者的反应速率实在难以区别,  相似文献   

18.
赵明志 《化学教学》1999,(11):13-16
高中化学课本(必修本)第一册第三章中硫粉和铁粉的反应、硫化氢的可燃性实验、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实验和第六章中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等,这些实验中都有有毒气体,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笔者改进和设计了新的实验装置,减少有毒气体的生成,并通过无害化处理,减轻了学生对有毒实验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他们对化学课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一.硫粉和铁粉的反应硫粉和铁粉的反应,在生成硫化亚铁的同时,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硫和硫蒸气.二氧化硫是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  相似文献   

19.
笔者时常发现,有些中考题(如2010年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第20题、2011年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第47题)、练习题(如201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补充习题》第29页第8题),在涉及气体放出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中,使用气球封闭反应容器的口。由于命题者忽视了"气球膨胀后在空气中所受浮力会明显增加"这一客观事实,以至于给出了"反应后天  相似文献   

20.
正"铜与稀HNO3反应实验"属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章的内容。该实验对学生进一步了解HNO3,NO和NO2的性质,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素养等均有重要意义。一、原实验方案的不足教材将该实验直接置于试管中进行(图1)有以下不足。1.现象不明显,气体往往在液面就会被氧化成红棕色NO2气体,很难观察到无色NO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