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获得的中原传统自然村落设施主要有:村寨、庙宇、祠堂、牌坊、水井、水塘、石碾、石磨、石臼、粮场、学校、道路等。这些设施的出现和长期存在,凝结了中原人民的聪明才智,集中体现了中原人的深邃思考和大智慧,也诉说了他们对天地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姓氏+家+通名"格式的山西村落名称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家"的变音类型及其特点,展现了汉语方言三字组变音的复杂情况,然后讨论其变音机制,认为音义互动和结构格局调整是"家"产生各种变音的内在机制,最后阐释村落名称所反映的以姓氏、家族为基本单位聚居的传统村落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9,(1):21-28
以101个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赣闽粤边际地区(赣州、梅州、龙岩三市33县)为研究区域,使用ArcGIS10.2中的空间分析法,分析了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梳理了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客家传统村落数量多、密度大,呈现南多北少空间分异特征;二、客家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西北坡和西南坡;三、客家传统村落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偏下的县;四、总体而言,建县时间越早客家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越多;五、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受自然、社会、历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姓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原因繁多。姓氏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独立于学坛,它又与其他不少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内容庞杂,盘根错节。本文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推敲研究,剥茧抽丝,理出脉络,将其姓氏形成概括为:经济、思想、政治、伦理和社会等五方面的原因,认为湖南姓氏有“三少三多”的特点。观点新颖,见解独创,有助于把姓氏学的研究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伍纯初 《天中学刊》2004,19(4):93-94
姓氏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在由唐到宋的几百年历史中,西夏王族的姓氏数度更改。由此可以反映出与中原政权关系的变化,这种现象不排除有其民族特性,但也曲折地反映了西夏政权与中原政权势力的消长,并可看出,姓氏更改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西夏王族手中。  相似文献   

6.
考水古村落系中国“明经胡氏”的发源地,该文根据谱牒与村落乡土调查,通过对明经胡氏(即“李改胡”)由来、村落环境与建筑、人物活动等的解读,例证了传统的聚落不是一种简单的组织和几何拼凑,而是综合了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的生活环境,其形象深深地表达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原姓氏入闽迁台作为中国移民史上一个独立的移民事件,其研究源自20世纪80年代初闽籍学者在闽方言及民俗学调查时的新发现,因其回应了台湾同胞回归祖国的期盼,而成为新发现的新学问。把中原姓氏入闽迁台史、中原入闽迁台姓氏及其后裔的家族记忆,以及家族记忆在两岸的当代认同,一并作为研究对象,纳入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的研究范围,既是对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相关研究30年学术史的总结,也是两岸青年在学术文化交流中发现的真实话题,两者均系亲身经历的学术实践,据此设计的研究内容,称为亲历亲见之学。被纳入研究对象的“历史、记忆与认同”,作为一种存续状态,对应于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的初始状态、过渡状态和现实状态,为此选择的研究方法,称为生态史研究法;生态史视域下的海峡两岸关系史是由两岸同胞共同创造的依然活着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正>尹全海教授在2014年6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原姓氏入闽迁台之历史、记忆与认同研究"(批准号:14BZS077)。该课题通过移民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形成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的完整叙述,如同"闯关东""走西口""湖广填四川"一样,成为中国移民史上重要的移民事件和独立的移民史研究单元。该课题将台湾同胞对姓氏播迁的历史叙述及其当下寻根活动纳入研究视野,不仅再现了中原姓氏入闽迁台史是怎样发生的,而且回答了发生的历史是如何保存至今的。同时,该课题从闽台地区世代相传的家谱资料中发现,互不相邻的中原区域和闽台区域相当密切的血缘和文化渊源关系,为跨区域(多区域)文化研  相似文献   

9.
农耕文明影响下形成的传统村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遗存,随着传统村落保护的兴起,村落文化景观近年来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众多的侗族传统村落,但目前对于这些村落的保护重物质而轻文化,逐渐走入误区。文章以侗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为主题进行研究,以程阳八寨为例,对其村落文化景观构成的要素、关系、特征及演变进行分析,并从文化景观的视角提出保护策略,为其他侗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关键手段和途径,可以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成人教育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明确了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传统村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体,其保护不仅涉及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还关乎社区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则强调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需求,以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传统村落成人教育创新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支持与投入、提升成人教育机构和师资队伍的能力、促进社区参与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为成人教育在该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1.
“(门外)”作为地名用字,集中分布于今郑州、许昌、平顶山、洛阳、三门峡五地区的交界处。“(门外)”村落的人口并非来源干山西移民,而是源于特定地区的农村人口。自然与社会原因使他们从原先的村落中脱离,并迁移到较近的周边地区,而较强的宗族意识以及对土地的依赖最终导致了以姓氏命名为特点的河南“(门外)”村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生存困境。以安徽池州为例,主要表现在村落自然衰落、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住房理念变迁等方面。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应建立"池州市传统村落信息管理平台",培养自觉保护意识,制定《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施特色产业培育。  相似文献   

13.
祭祀习俗是传统村落能够长期延续并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处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交错区的汉族传统村落,祭祀习俗与中原地区的村落不同。这些村落通过重复举行的祭祖活动辨识“自我”,彰显中原民族的身份归属,使中原主流文化成为村落文化建构的主要内容。同时,为了生存,又将周边少数民族的某些祭祀习俗纳入村落的文化建构中,向“他者”释放友好的信号。祭祀习俗的演变折射出民族交错区汉族传统村落文化建构的面相,记录着此类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体现出文化建构对于传统村落长期延续的重要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融合是主流,文化建构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相互理解,彼此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传统村落火灾应急方案理论,对传统村落火灾脆弱等级进行科学评价,基于传统村落火灾脆弱性内涵,选择19项指标构建传统村落火灾脆弱性评估体系,以兰溪村为例对其火灾脆弱性进行半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兰溪村火灾脆弱性居中等水平,比重:中脆弱>强脆弱>微脆弱。(2)传统建筑系统对兰溪村火灾脆弱性的影响最大,其历史局限性直接影响脆弱性的高低;自然条件系统影响最小,地形、气候、水源等指标因子对脆弱性的影响在城镇化过程中被弱化。(3)传统建筑、村落人口、意识行为是影响兰溪村火灾脆弱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旅融合导向注入传统村落建设,旨在承续村落历史人文生态,实现文旅产业互勉互利格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议题提供先行示范。从文旅融合内在逻辑出发,以广州市六个典型传统村落为观察对象,通过解释性序列混合研究方法,挖掘语言景观的时间元素特质,探究其如何参与和观照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内涵建构与价值实现。研究发现:1)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蕴涵历史、怀旧和当代文化时间元素三种类型,其中怀旧文化时间元素的呈现方式多元复杂;2)三者在同一空间建构出四种内涵样式,即文化承续、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与文化变迁;3)文旅收入和消费者文旅体验对应着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不同时间元素在景观中的重新组合使得此类文旅体验契入消费者的身份转换和心理空间;4)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价值实现,有赖于地方政府的价值预期、细致规划和建设驱动,以及语言景观在场域中所显现的时间元素搭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从性别生存及命运看我国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和社会风俗习惯的长期影响下,在以家庭为本位、男性为主体的父系村落经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男娶女嫁、妻随夫居的婚居形态,传宗接代、父姓子传的姓氏继承,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性别理念与生存格局,是导致妇女处于弱势和女孩生态环境不利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吴海拴 《考试周刊》2009,(45):31-32
中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渊源,而姓氏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也自然会受其影响而有所不同,但其中也不乏有相同之处。本文就姓氏文化从姓氏来源、姓氏翻译及姓氏位置三方面比较了中英美姓氏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研究对福建省54个历史文化名村进行了资源状况及利用模式分析,归纳出福建省传统村落的5种保护性利用模式类型:历史遗迹探秘型、自然观光型、农业休闲型、民俗体验型、综合利用型.对选取的19个典型传统村落的资源类型进行评价分析,并针对这些传统村落的不同保护利用模式进行了异同性的总结.最后,归纳出每种利用模式所适宜发展的村落状况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注重策略,为福建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以军事手段对中原的征服,给农业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但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则无疑具有鲜明的促进作用:首先,淳朴自然、充满生命活力的少数民族文化,给圆熟而缺少继续发展空间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拓展的契机;其次,少数民族自由天然文化的观念对中原传统观念的种种束缚是一种有力地反拨并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动摇;再次,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使中华民族文化初步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保护传统村落,形成独特、魅力的景观,呼应全社会遗产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主流话语,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云南的时代要求。文章以云南省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502个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百度地图的API功能和Arc 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云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少数民族分布、城镇化发展水平、道路交通发展、申报材料准备与评选标准细则等是形成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能够为云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