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风》2017,(17)
无人驾驶电动车在转向过程中,转向电机提供驱动力驱动车轮转向,取消了传统的机械差速器,通过控制内外驱动车轮轮毂电机达到差速的目的。ECU根据规划的行驶路径及Ackermann转向模型基于外侧车轮转速确定内侧车轮转速并通过CAN总线传递给MCU,MCU通过模糊PID控制算法控制轮毂电机转速。分析结果证明,该电子差速器可有效达到轮间差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电动轮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有效提升其可控优势,就要借助车辆转向动力学和驱动力矩分配等方式有效对电子差速进行控制。文章中简要分析了电子差速转向原理,并系统化讨论了融合辅助转向功能的电动轮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电动轮驱动汽车的差速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对驱动电机采用转矩指令控制、转速随动的方法实现电动轮系统的自适应差速。开发了电动轮驱动试验车。进行了转向行驶、路面不平及车轮半径不等等工况的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动轮汽车在各种行驶路面及行驶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差速性能,具有自适应差速特性。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21)
通常四轮独立驱动的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都是基于转矩分配进行的,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各轮速进行转速分配的电子差速系统,利用Ackermann-Jeantand转向模型,实时计算电子差速过程中随着转角角度以及车辆速度变化的各个车轮的所需转速,并分析了转向时转向轮之间的转矩分配问题。在carsim联合matlab仿真中通过多种车辆工况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的实用性以及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整车系统动态性能良好,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可以满足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行驶要求。  相似文献   

5.
黄岩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5X):109-109,111
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电子转向系统的结构及主要性能,并对汽车电子转向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电子转向系统的结构及主要性能,并对汽车电子转向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采用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取代机械传动系统直接驱动轮毂电机以实现车辆的精确控制。轮毂电机驱动方式相较于发动机驱动,具有响应快速、能量利用率高、动力学可控性好等特点。但由于传统机械差速器的取消也使得控制策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影响电动车驾驶安全的关键。文章针对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了整车7自由度模型,设计了车辆状态参数观测器,并提出了基于Ackermann转向模型的分层控制策略对车辆进行控制。基于Carsim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转向过程中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有效改善车辆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四轮转向较前轮转向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总结了四轮转向系统的控制理论和控制策略,指出了四轮转向系统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转向系统的性能是汽车放入主要性能之一,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减少交通事故以及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重要作用。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易操纵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转向系统的结构原理,出了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和相关诊断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汽车操纵的性能,设计了以32位定点DSP芯片TMS320F28016为核心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以该系统中直流电机的输出电流为控制目标,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了系统的控制模式,采用PID控制策略对电流进行闭环控制,利用PWM技术控制电机的电压以调节助力电流的大小,设计开发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软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整车电子差速控制与驱动防滑控制集成控制策略。研究开发了一款基于Freescale XS128单片机的轮毂电机整车驱动控制器,根据电动汽车的特殊要求和运行环境,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策略。给出驱动控制器总体设计方案,运用Matlab\Simulink和Carsim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设计正确,能满足要求,进而基于试验样车实现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与驱动防滑集成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前轮驱动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四轮电机轮毂驱动控制策略,并在ADVISOR中建立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仿真模型,选择比较符合中国公路行驶工况的10-15工况进行仿真,并对所建立的四轮轮毂驱动下的制动控制策略进行评价。通过仿真得出制动中能量回收效率达到48.2%,能量回收效果较好,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主流,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发展象征着新能源汽车驱动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要从轮毂电机驱动的技术进行概述,介绍轮毂电机的驱动形式以及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以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8)
汽车转向系统由转向传动结构、转向器及转向拉杆三部分组成,合理布置好转向系统,能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恰当的转角关系,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运行的安全、轮胎的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转向系的结构及布置原理,结合工程经验,提出了某类型车的转向系硬点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线控转向系统用线缆取代了传统转向系统中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克服了传统转向系统对驾驶员的诸多限制,是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电控单元是线控转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本文在对电控单元输入和输出信号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线控转向系统中关键的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6.
李培龙 《内江科技》2011,32(3):208-208
本文介绍了汽车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教学思路,详细分析了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汽车的转向系统的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析汽车转向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汽车转向系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等组成。为减少汽车转向时的操纵力,现代汽车普遍采用动力转向系。转向系常见故随主要有:转向沉重、行驶跑偏、转向轮摆动和动力转向系故障等。  相似文献   

19.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整体经济建设和科技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于我国汽车制造业中,过去原有传统的机械式转向系统由于功能上的不足,已经逐渐被动力转向系统所代替。对于动力转向系统,解决了手动操作的繁琐,通过动力实现车辆整体方向的操纵,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驾驶者的疲劳感,整体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方便性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对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分析,找出解决汽车使用过程中转向系统常见问题的有效维修措施,从而确保车辆正常运行,保障驾驶者生命安全,整体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其机械转向系统与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现象,对其可能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故障的诊断与处理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