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敬宏 《文教资料》2011,(32):50-51
作者认为课本《苏武传》中有三处注释值得商榷:"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侯百余人等俱"的译文;"单于益骄"中的"益";"位列将,爵通侯"中的"爵通侯"。  相似文献   

2.
西汉天汉元年 ,汉武帝刘彻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职衔持节出使匈奴 ,常惠应募作苏武随员同往。当苏武使团完成外事任务返回之际 ,匈奴国内突发政变事件。副使张胜涉嫌参与谋反 ,苏武一行人全部被扣押 ,长达 1 9年之久。后来 ,汉朝与匈奴“和亲”成功后 ,西汉派使臣前往匈奴 ,提出释放苏武等人回国的要求。匈奴王谎称苏武等人已死塞外。这时常惠心生一计 ,偷偷连夜面见汉使 ,嘱告 :“你见匈奴王就说 ,我国天子在林苑射猎 ,射得北面飞来的大雁 ,足上系有帛书 ,其上书有苏武在北海牧羊。这怎么能说不在人世呢 ?”次日 ,使者依计行事 ,匈奴王听此传奇…  相似文献   

3.
高二册语文《苏武》第二自然段开头一句“方欲发使送武等”,其主动者(主语)是“汉”还是“匈奴”?编者的注解是“汉”。有的同学对此不解,而且认为此处与前一自然段衔接不上。在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阐述。第一自然段简介苏武的字、出身、官职,以及苏武出使匈奴时的背景、原因与随行人员的情况。最后一句“武与副中郎将张胜……非汉所望也”说明苏武一行已到达匈奴。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第一自然段的尾与第二自然段  相似文献   

4.
郦寅 《语文学习》2024,(2):23-25
<正>师:我们了解完苏武出使的故事后,对他的气节感佩不已。接下来,我们主要聚焦苏武的语言,再来细品他爱国背后的儒家伦理价值观。文中主要写了苏武和哪几个人的对话?生:和张胜、常惠等人、卫律、李陵。师:苏武与不同人对话是否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特色的语言表达?我们先看苏武对张胜怎么说。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语第四册《苏武传》中有:苏武“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对于后一句教材是这样解释的:“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抬回营帐。”为什么教材在这里将“舆”字解释为动词“抬”呢?我对此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6.
东晋南朝时期,在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各类人口中有一种被称为“吏”的民户。这种“吏”和一般称呼官吏的“吏”不同:官吏属于统治者,是地主阶级中的掌权分子。这里的“吏”则属于被统治者,是封建国家的依附民。本文试图对这个时期“吏”民的基本状况作一粗浅的描绘和论述。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吏”民的身分和地位。(2)封建国家对“吏”民的使用。(3)关于“募吏”和“白衣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先秦法家思想学说与政治实践的矛盾,将法家人物自身置于士、吏不同身份之间的困境中:“得君行道”的政治理想迫使其不得不选择“枉道从势”“以吏为师”的官僚体系,在“士”与“吏”之间进行艰难的角色转换;激进而笨拙的“去士”思想与行为导致其自身作为士人群体一员的生存空间消失。其政治实践的惨烈代价,从反面推动了汉以来士吏交融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士生于世,常浸染于外,故君子必慎其处。  相似文献   

9.
从词义、历史背景、当事人的职责、上下文的前后呼应等角度,并结合对古今中外名家著观点的考察,辨析《中记&;#183;平准书》所载:“愿募民算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一句的标点及词义,以澄清种种支义。  相似文献   

10.
说“行李”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提到了“行李”一词,这个词值得品味。 先说一说“行吏”。吏,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说文》:“吏,治人者也。”《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相似文献   

11.
范文正荒政     
皇祜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常平仓)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选自《梦溪笔谈》)  相似文献   

12.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是一段极其精彩的文字,不少古代文学、古代汉语课本和古代散文选之类的书籍都将其收入,烛之武说辞中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后一分句的解释是“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敢,表谦敬的副词”,句末标点是句号。这个译释和标点被很多课本和选本普遍采纳。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看法。我认为,应把“敢”解释为“岂敢、哪里敢”,句未标点相应改为句号,翻译为“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我哪里还敢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呢?”这样标点和译释的理由是——1)更能体现烛之武的机智善辩。这个设问一方面能够引起秦王的注意,引导秦王思  相似文献   

13.
古今论公文,很少谈到赵充国,因为他是一员武将,非文人墨客。他既是一代名臣,又是古代少有的爱国将领。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公文有很好的见解,他批评那些舞文弄墨混事的人说:“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便文自营,颜师古注说:“苟取文墨之便而自营卫。”赵充国对公文制书是非常重视的。 赵充国(前137——前52年)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详兵法,通知四夷事”。青年时代的赵充国曾随二师将军北击匈奴,在大军被围的情况下“与北士百余人溃围陷阵”“身被二十余创,”武帝亲见他的伤痕,非常赏识“拜为中郎”。昭帝时,武都氐人反,“将兵击定之,”升为中郎将,又击匈奴有功,迁为后将军,曾参与霍光定册尊立宣帝。不久,匈奴发十万大兵,“欲入为寇”。朝廷“遣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匈奴王听说,引兵而退。后来西北羌人“背叛犯塞,攻城邑,杀长吏”。年过古稀的老将赵充国,面君请缨,身先士卒,演谋运策,大获全胜。  相似文献   

14.
周章,三国名将周瑜的曾祖父,东汉顺帝时历任豫州刺史、河内大守,有政声。范晔《后汉书》本传载:周章“好贤爱士,其拔才荐善,常恐不及。每至岁时,延请举吏入上后堂,与共宴会,如此数四,乃遣之。赠送什物,无不充备。”此言周章“举吏”,但所举为何科目,却用语含糊。检《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张璠《后汉纪》,言所举乃“孝廉”,可据以补范氏之疏。 又有可议者:汉时举吏,名目繁多,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明经、孝廉、有道、计偕、茂(秀)才四行等。但从前引范氏语来看,很容易使人误解为“举上计吏”。据汉制,每岁末,各郡国都要派郡吏上京送计簿,汇报郡国一年来的政事,曰“遣吏上计”(《续汉志·百官志》五)。范书则称为“举上计吏”(如  相似文献   

15.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7,(10):1-1,10
【古文】张耳、陈馀,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①陈,为里监门以自食。吏尝以过笞陈馀。馀怒欲起,张耳蹑②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馀之桑下,数之日:“始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  相似文献   

16.
“吴中四士”因籍贯俱为吴地而得名。吴地由“尚武”转向“崇文”的民风和奢侈的的社会风气铸就了“吴中四士”潇洒放旷的性格,多水的环境与山水明瑟的自然风光成就了其丰富细腻的审美感觉和形象生动、意境清远的诗风。  相似文献   

17.
<正>“礼俗”二字很早就已经并提使用。《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四曰禄位,以驭其士;五曰赋贡,以驭其用;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七曰刑赏,以驭其威;八曰田役,以驭其众。”在《地官·土均》和《秋官·小行人》等处也有类似的记述。在这些文字中,“礼俗”被放置到与法则、禄位、刑赏等“国之利器”以及被列为“国之大事”的祭祀并驾齐驱的地位。《大宰》的八则之中,驭官用法,驭吏靠废与置,驭士则以禄与位,驾驭驱使无权无位的老百姓呢,就靠礼俗的引导和约束。而“民”对上又是有义务的,所以在“驭士”与“驭民”  相似文献   

18.
从词义、历史背景、当事人的职责、上下文的前后呼应等角度,并结合对古今中外名家名著观点的考察,辨析<史记·平准书>所载"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一句的标点及词义,以澄清种种歧义.  相似文献   

19.
测资报刊,常发现一些报刊文稿中将“幅”、“副”与“付”混用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譬如:“一幅对联”、“一付手铐”、“一副清醒剂”等。其实,“幅”、“副”与“付”三字作为量词时,是有明确分工的:幅,读作,量们同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如一幅画、五幅布、三幅呢绒等等。副,读作fil,量调,用于成套的东西或用于面部表情,如四副对联、三副手套、全副武装、一副笑脸、一副庄严神态等等。付,读作协,量词,一般用于中药,如一付清醒剂、三件中草药等等。由此观之,“幅”、“副”与“付”三字用法有别,不…  相似文献   

20.
第三十九讲 古书的标点问题 一、古书的标点 1、句读 古人在读书时所作的断句称句读。当一句话完了时,在字旁加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未完,但读时需要有一个停顿,就在字下加个点,叫做“读(dou)’,合称“句读”。 2、句读与标点的区别①古之“句”不同于今之“句号”;②“句读”符号简单,仅在标明句子的起讫,不管句子的语气及句间关系等。 二、标点古书的基本要求 1、字句必须能讲通;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