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戴风明 《培训与研究》2001,18(5):109-110
认知科学与建构主义是数学学习理论的核心,认知结构理论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认知结构理论运用到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阐明了认知结构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生身心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各年龄阶段中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又表现出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  相似文献   

3.
认知负荷理论是继建构主义理论后又一对教学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的心理学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教学设计时考虑学习者在任务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认知负荷,保证“任务带来的认知负荷总量不超过学习者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总量”。认知负荷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效应,这些效应同样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本文拟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角度去解读认知负荷理论,以发现二者的契合点,从而使该理论更好地指导信息技术教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中学生在数学解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运用认知同化理论指导解题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课例,对如何实现同化、达到顺应、取得平衡等问题,给出“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依托情境先做后教”“搭好探究坡度,做好逻辑关联”“增加关联引导,促进知识迁移”“设疑追问,巧推平衡”和“抽象拓展,牵引平衡”的应用策略,揭示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点连成线、线结成面、面化为体”的知识内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认知负荷理论是继建构主义理论后又一对教学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的心理学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教学设计时考虑学习者在任务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认知负荷,保证"任务带来的认知负荷总量不超过学习者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总量"。认知负荷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效应,这些效应同样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本文拟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角度去解读认知负荷理论,以发现二者的契合点,从而使该理论更好地指导信息技术教学。  相似文献   

7.
8.
认知冲突指人的原有图式与新感受到的事件或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些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是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提高效能的有效策略。然而,针对目前的信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效果还不容乐观。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软硬件发展不协调、师资培训不到位、教材与信息技术发展不同步等种种现象,导致不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不高。因此,如何实施教学激励,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仍然是值得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所谓教学激励,就是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激励的功效,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平衡与失衡是自然科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也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平衡与失衡是事物矛盾运动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自然界各种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物质系统都存在着平衡和失衡状态,都经历着从失衡到平衡再到新的失衡的周期发展过程,教学中亦如此。本文试从教学主客体、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三个方面阐述教学中的平衡与失衡现象,并根据平衡与失衡之间的辩证关系讨论如何处理教学中的平衡与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12.
《学周刊C版》2017,(14):84-8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中。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数感,形成空间观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视角,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学校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习者的多种能力,还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应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在此意义下,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整合势必成为最佳途径。当前全国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制定措施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探讨如何从思想观念、教学设计、信息水平等方面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新时代的教育要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各科教学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最佳有机整合。完整地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是实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总目标的前提,是让学生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保证。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三维目标呢?下面以五年级word教学为例,谈谈三维目标的认识、制订、实施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认知工具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教学是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热点课题,在已开展的各种信息化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和不足。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角度出发,介绍在学习和教学中使用的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并探讨利用认知工具进行有效学习的基本原理,以支持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和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问题也成了受人关注的课题,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明确指出:“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7.
"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学科的认知策略,包括逐渐分化与协调的认知策略、精讲与讨论相结合的认知策略、表征化的认知策略、以实践与体验为生长点的认知策略等.  相似文献   

18.
认知理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基础具有适应性与相关度;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当遵循先进的学习认知理论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原则;“反馈—调整”的原则;信息技术与其他媒体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要想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更好地整合,就要以认知工具为支点,满足设计作为学习、学习作为设计、知识建构。而非再现、反思型思维的参与四个原则,下对这四个原则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邓一花 《考试周刊》2011,(35):143-144
本文主要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整合的目标、优势、教学策略的设计,以及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