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师《生物学》教材 (人教版 )第一册中 ,介绍双翅目昆虫———蝇时是这样叙述的 :蝇的种类很多 ,在我国最常见 ,与人类关系最大的是家蝇。家蝇体长 6~ 7mm ,全身密生短毛 ,灰黑色。家蝇的头部略呈半球形。头部有一对大的复眼 ,触角短 ,呈具芝状。有舐吸式口器 ,适于舐液体食物或微粒固体食物。胸部的背面有斑纹 4条 ,没有金属光泽。只有一对发达的前翅 ,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平衡棒是细小棒状物 ,飞行时起着定位和调节的作用。在生物学《教学参考书》中对于家蝇又是这样介绍的 :这是家庭中最常见的一种苍蝇 ,所以叫家蝇。一般所说的家蝇…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苍蝇,人们都厌恶它,憎恨它,把它看作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谁能想象它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仿生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呢?但是,不要怀疑,这是真的!"蝇眼"照相机苍蝇长有一对复眼,每只复眼都由4000多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都自成体系,都有自己的光学系统和感觉细胞。所以每个小眼的角膜都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小像。因此,科学家模仿它的复眼结构,用1329块小玻璃透镜组成镜头,制成了"蝇眼"照相机。这种照相机一次可拍制1329张照片,可以用来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精细的显微电路,还可以拍摄电影的特技画面,使电影产生神奇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蝗虫的眼睛人有2只眼睛,鸟有2只眼睛,爬行动物也是2只眼睛。那么你捉一只蝗虫,仔细观察一下,它有几只眼睛呢? 蝗虫一共有5只眼睛。头部两侧各有像绿球一样的东西,这是蝗虫的复眼。复眼由成千上万个小眼睛组成,每个小眼都是细长的  相似文献   

4.
博览篇     
昆虫的眼睛与其它动物的眼睛不同,基本上是不能活动的。不过象蜻蜓、苍蝇之类的眼睛几乎占去了头部的大半,随着头部转动也可环顾到前面、侧面甚至后面。其他的昆虫就望尘莫及了。 昆虫的眼睛大多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复眼。由于复眼结构上的不同,有的昆虫只适宜白昼活动,如蜻蜓、蝴蝶和蜜蜂等;有的昆虫只适宜于夜间飞行,如荧火虫,夜蛾、螟娥等。  相似文献   

5.
青蛙以小动物为食,其中害虫约占80%。据统计,每只青蛙每天约吃60多只害虫,从春到秋的七、八个月中,能消灭害虫一万多只。每亩放养400~800只青蛙的早稻田,不再放农药,比喷洒两次“甲基1605”的对照田,枯心率大大降低,而粮食可增产9.2%。可见,青蛙对于人类是很有益处的。但是,我们能不能称青蛙为“益虫”呢?按照动物学的分类方法,“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有足三对,一般有翅两对”的蚊、蝇、蝗虫、家蚕等动物,属节肢运动门的昆虫纲(纲下还分目、科、属、种);而“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并兼用皮肤呼吸”的动物划在脊索动物门的两栖纲内,从青蛙的特征来看,它不是“昆虫”,而是“两栖动物”。所以,我认为青蛙以不称“益虫”,而称“有益的两栖动物”或“有益动物”为妥。  相似文献   

6.
地球不能没有昆虫你一定知道苍蝇、蚊子、蜜蜂、蝴蝶是昆虫,可你知道什么是昆虫吗?昆虫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分头、胸、腹3体段,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1~3只单眼,3对口器附肢;胸部有2对翅,3对足;腹部有尾须和生殖肢或产卵器。  相似文献   

7.
蝎子     
<正> 一提到蝎子,也许有人觉得没什么好写的,样子丑陋,还会蛰人。 它的身体长形,没有颈,头部很短,身体分为头、胸、腹部,头部有触角一对,只有单眼,没有复眼;腹部较长,身体分节,前端较宽,后端较窄,尾较长,尾部末端有毒针,内通毒腺,毒腺分泌毒液,毒液就在这个小小的毒针里珍藏着,当你触到它身体的任何一部分时,它的尾部会翘起来威胁你,好似在说:“你若伤害我一点点,那怕是弄破一点皮,我也叫你哭上个一天半天  相似文献   

8.
动物的眼睛     
自然界的动物成千上万,我们熟悉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印象中,动物好像都是两只眼睛,像猫啊,狗啊,鸡啊什么的。实际上,好些动物的眼睛远不止两只呢!蜜峰有五只眼睛,三只长在头甲上(称为额眼),两只长在头的两侧(称为复眼);蜘蛛有八只眼睛,两只长在头前,六只长在头部的左右  相似文献   

9.
我发现蚊子喜欢叮穿黑色衣服的人,大博士,是这样吗?一江苏省丰县梁寨镇初中武露大博士:这首先要从蚊子的生理结构说起。我们都知道,蚊子头部有一对复眼,它不仅能辨别物体,还能区别颜色和光线的强弱程度。蚊子喜欢弱光,所以一遇到强光会急忙躲闪。当光照射到黑色衣服上时,衣服会  相似文献   

10.
蜘蛛     
蜘蛛不是昆虫,而是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的身体由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组成,并具有3对(6只)腿,而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两部分,并有4对(8只)腿。眼睛:无复眼,一般有8只单眼,大部分眼睛很小,视力一般。牙齿:向敌人注射毒液,使 其无法动弹。触脚:蜘蛛没有触角,而是 以一对触脚来代替。腿部:蜘蛛腿部的最后一节关节处有很多细小的孔洞,具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 蜘蛛如何来吃掉比自己还大的猎物? 蜘蛛用自己黏黏的蛛网来缠住猎物,使其不可逃生,再用蛛丝将其紧紧缠绕后向猎物体内注入毒素。  相似文献   

11.
喂羊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去大姨家拜年.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喂羊. 大姨家有两只羊,一只白羊,一只黑羊.白羊浑身长着雪白的毛,颈子上挂着一把黄色的锁,头上长着一对弯弯的角;黑羊浑身长着乌黑的毛,颈子上没有锁,大概是黑色把它盖住了吧.它的头上也长着一对弯弯的角,嘴边留着长胡须.我猜想:这应该是山羊吧!  相似文献   

12.
蜜蜂的口器     
一天,我在月季花上发现一只蜜蜂正在采蜜,我就把它捉住,放进瓶子里。它刚进瓶里还很暴躁,可是过了一会,便安静下来。我又观察它的头,是个三角形的,有两只复眼,一对触角,还有三个不容易发现的单眼。它的嘴上有一对夹子,我一看见,就认为  相似文献   

13.
蝴蝶的头带着它的身体和绚丽的翅膀行走天涯。它们的头一般是圆球形或半球形的,一对巨大的复眼分列两侧。仔细看,头的顶部还有一对小型的单眼。两根触角从复眼中间伸出。蝴蝶的颈部比较小,能自由活动。  相似文献   

14.
螳螂、蟑螂、蜣螂的区别1.螳螂为昆虫纲螳螂目昆虫的总称。其头部呈倒三角形,复眼大而明亮,颈可自由转动,前足为一对粗大呈镰刀状捕捉足,并在腿节和胫节上生有钩状刺,图1大刀螂用以捕捉害虫。螳螂为益虫(图1)。2.蟑螂属昆虫纲,直翅目,蜚蠊科,故又称“蜚蠊...  相似文献   

15.
那只狗     
徐亦辰 《新作文》2011,(1):75-75
奶奶家养着一只狗,它全身乌黑发亮,没有一根杂毛;两只眼睛大大的,眼珠不停地转动;一对耳朵竖得老高,时刻倾听着周围的一切,  相似文献   

16.
正动物学知识告诉我们,昆虫眼睛的构造基本相同。如果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和功能却有着甚为奇特的变化。蜻蜓的眼睛占去头部一半以上面积,每个复眼由1-2.8万个小眼构成。不但眼的色彩可由黄变红变绿,而且眼的上部和下部的结构也不尽相同。上部小眼少而大,只能感受紫、蓝色光线;下部小眼多而小,色觉分辨率高且能识别物体的形状。生活在热带的双角蝇,眼睛长在头侧的长  相似文献   

17.
说起大公鸡、小燕子、青蛙、小白兔以及常见的昆虫,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是很熟悉的。可是也有很多的动物对幼儿来说还是很少看到的;或是经常见到的动物,却很少了解它们的本能以及特殊的生活习性。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的本能千奇百怪,生活习性也是千差万别。我建议把相关的生物知识带到幼儿园的课堂上,对幼儿了解、热爱、保护大自然,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昆虫的两种眼睛提起昆虫,幼儿都知道昆虫有头、胸、腹;有两对翅,三对足。可知道昆虫的眼是什么类型的吗?昆虫的单眼、复眼、小眼都一样多吗?蝗虫头部的两侧有1对复眼,复眼之间有3个单…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眼睛     
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千万种,每一种动物的眼睛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昆虫的眼睛不是两只。大多数昆虫都有两只大复眼,有的还有三只小眼睛,每只复眼里,还包括许多六边形的小眼睛。蜻蜒的复眼里有两万八千只小眼,苍蝇有四千只小眼,天蛾有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细节     
你一定看到过春天——微风吹拂细草,虫儿轻声唱;一只飞鸟划过天际,万束鲜花开满田园……但你看到细节了吗?草的摇摆,连动土下深深的根;根用力吸取着点点滴滴的水分,水分顺着茎汩汩上升;昆虫呼吸着春天的气息,收缩气囊,拉动韧带,继而整块肌肉也开始快速地颤动了,发出尖利的鸣叫。鸟儿聆听着一切,兴奋地随着上升的气流旋舞;鸟儿的翅膀带起微风,花瓣随之微微颤动;雄蕊散出一对对含着半组DNA的花粉旋转着飘了出来,顺着田野里的小径,去营造另一个美丽富饶的秋天。用心观察,雄雉身上如梦的图案,飞虫头部玛瑙般的复眼。用心体会,花朵溢出幸福的芬…  相似文献   

20.
蟑螂     
蟑螂学名蜚蠊,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Blat—taria)动物的总称。它们分布范围极为广泛,是世界性的卫生害虫。蟑螂虫体大小因种而异,小的仅0.2—0.5厘米)大的可达10厘米左右。体色亦各不相同,有淡灰色、棕褐色,或具华丽光泽、或体表乌黑发亮。成体扁平。体表着生众多的毛、鬃、刺。休分头、胸、腹三部。头盾形较小,大部隐于前胸背板之下。有细长触角一对。每一触角分节甚多,可由100个左右的环节组成。单、复眼各一对。口器咀嚼式。胸部前胸背板很大,形似三角形盾板。翅2对,从中、后胸节发出,前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