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休闲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之缘。休闲的美,美在休闲活动进入了生命的本真;美在休闲的最高境界同时又是审美的境界;美在休闲体验是诗与思的统一;美在休闲境域的和谐;美在休闲主体自在、自得、自足、自由的情状;美在休闲活动的审美化。美的休闲应具备有益于休闲主体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精神和人生境界的提升、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等条件。  相似文献   

2.
运动休闲作为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对象化活动,它的审美本质就是主体在审美志趣引导下,发现意境.运动休闲的意境指在运动休闲中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运动休闲的意境美指休闲者成为审美者后进行自观,或整个运动休闲成为审美对象被他观,以运动形式中蕴含的身体美和运动美为"形",以康德美学范畴的审美愉悦为"导向",领悟意境,实现运动休闲向美学的语境转化,审美主体对意境进行观照后,体验或领会到的借助于运动休闲的意蕴和情调隐喻的美.运动休闲者把握契机成为审美者,发现美的意境,领会和感悟优雅的情调与情调.实现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3.
运动休闲作为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对象化活动,它的审美本质就是主体在审美志趣引导下,发现意境.运动休闲的意境指在运动休闲中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运动休闲的意境美指休闲者成为审美者后进行自观,或整个运动休闲成为审美对象被他观,以运动形式中蕴含的身体美和运动美为"形",以康德美学范畴的审美愉悦为"导向",领悟意境,实现运动休闲向美学的语境转化,审美主体对意境进行观照后,体验或领会到的借助于运动休闲的意蕴和情调隐喻的美.运动休闲者把握契机成为审美者,发现美的意境,领会和感悟优雅的情调与情调.实现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4.
《墉城集仙录》是唐代道人杜光庭撰写的一部专门宣扬道教女仙信仰的神仙传记,其书中描述的种种仙凡恋是上清道教关于"道"与"美"的切身表达,具有隽永的道教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5.
从学术期刊用料、封面、扉页、封底、目次等方面进行学术期刊形式上的观照,从逻辑美、平实美、结果美等方面进行内容上的审美观照,并针对当前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从审丑的角度进行了审美观照,提出了相应的审美意义上的分析和选择。学术期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编辑发现美的眼睛,应努力提高编辑的美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身体与休闲     
身体与休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也是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两个核心范畴。身体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自身存在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在审美关系中,人的身体应该具有三个层次:物质身体或者肉体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人的身体美应该也有这三个层次的内涵:物质身体美,符号身体美,精神身体美,最理想的应该是三者统一的身体整体美。休闲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非实用性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超越功利性、外观形象性、情感感染性规定了休闲美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相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自由创造性。因此,在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共同视野下,休闲活动实践必须关注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的整体全面发展,并且一定要遏制物质身体欲望化的纵欲主义,防止符号身体消费化的过度消费,阻止精神身体平庸化的"三俗"("庸俗、低俗、媚俗")时尚,努力提倡在休闲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人的身体,做到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的整体平衡,和谐发展,自由展现。  相似文献   

7.
汉魏六朝志怪小说营造了一个奇幻神异的动物世界。六朝志怪中的动物描写具有独特的审美形态和审美价值:动物形态奇异,幻化灵异,功力神异。这种独特的动物描写的审美形态使得六朝志怪中的动物集神、仙、鬼、于一体而具有神异之美、荒诞之美和奇幻之美。这种审美不仅是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美学思想影响,更是汉魏六朝文人审美自觉崛起和突围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8.
休闲审美是以一种美学的生命情怀观照人类休闲活动,从而提升休闲的审美境界。闲情即“休闲感”,具有这种休闲感的人,会在心中升起想去休闲的冲动与愿望;闲趣意味着在休闲当中主体自我获得了审美情趣或审美趣味;闲适昭示了一种审美境界,它是生命意义的获得,是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是本真自我的回归。人类的休闲审美活动正是由闲情而闲趣,进而上升为闲适的境界,这既是中国古代休闲审美文化的智慧,也对现代人类的休闲文化有着普适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维在其山水田园诗创作中,开创了盛唐诗坛上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即追求一种"幽深清远的林下风流"。这种审美情趣主要表现为虚明澄净的禅宗境界、含蓄的感情表达方式和恬淡的色彩基调等方面。禅宗的信仰、人生哲学和酷爱自然、崇尚隐逸的生活情趣,以及受道教"守静去欲"、"安心坐忘"思想影响,是其山水田园诗创作审美情趣产生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审美情趣的作用下,王维才妙笔生花,写出了他人没有写出来的山水田园的内蕴美,从而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佳县白云观道教音乐作为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四百多年的积淀演变,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它与现代音乐文化紧密相连,作为一种玄门之音,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特殊人群的审美性格和气质,不论是在休闲旅游,还是摄养身心、抑或是在时令节庆中,都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清”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重要概念。中唐前期“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清”理念的文笔实践。他们的山水诗体现了清静、清冷之美,田园诗显示了清淡、清纯之美,现实生活诗蕴含着清闲、清苦之美,心境感悟诗表达了清空、清虚之美。十才子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在其诗歌中塑造出这种美。这些诗作中的“清”之美,不仅继承了前人诗歌中“清”方面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后世对“清”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历十才子”诗歌中“清”之美在古代文论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休闲并非与生俱来的人的本能,而是后天教育的产物。积极合理的休闲应体现"求真""逐善""尚美"的人生追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缺少休闲规划,休闲等级偏低,偏爱休闲自由,休闲技能匮乏等问题。高校应加强休闲观念、休闲技能与休闲道德教育,让大学生知"闲",懂"闲",乐"闲",做到休闲与学习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萨文化是以萨岁信仰为核心的侗族民间信仰文化。2012年7月,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村的侗民举办了一场"萨岁安殿仪式"的祭萨活动。该仪式有"迎萨"、"绕寨"、"祭萨"、"安萨"、"娱萨"等程序,展示出该村"萨岁"信仰的古风古韵美、全程的活态美、隆重美、虔诚美和神秘美,萨坛环境的宁静美、朴实美和人文美。  相似文献   

14.
龙和龙子在民间的深厚传说,已有五千年的文化渊源,是先祖留给华夏子孙的巨大宝藏,也是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家思想的历史传承。它折射出一般黎民百姓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和谐、祥瑞、公平、乐观的心理和求真、求善、求美、求安、求公、求福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5.
冯蓉 《南平师专学报》2010,29(4):103-106
图书馆为读者设计安静而幽美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需要从图书馆的设计、位置、色彩、装饰环境入手,设计美的建筑与环境。图书馆美学还需要从和谐、合理的藏书结构和具有启迪教育的文献美来体现图书馆藏书蕴含的美。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美的艺术形象和言行之美也是图书馆美学必不可少的。另外,网络服务,开架阅读,延长开放时间等图书馆员的服务美也在图书馆美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闲适诗是指具有悠闲安适心理和审美特征的诗歌。通过对杜甫闲适诗的初步探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杜甫个人思想和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前人创作对其写作的影响,介绍了杜甫闲适诗的创作背景,从而为杜甫诗歌和闲适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废名的“乡土田园小说”,以带有田园牧歌情调、强烈抒情色彩和诗化倾向,营构了一个个缤纷多彩的艺术世界,展现了优美恬静的乡土之美、质朴敦厚的人性之美、温婉美丽的女性之美、佛道禅思的宗教之美。  相似文献   

18.
《边城》美学意境情景交融,生动形象,耐人寻味。作品不仅构建了一个由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相融合而成的恬和秀美的“边城世界”,而且还讲述了一个曲婉动人的爱情故事。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赞美,以及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至爱和追求。  相似文献   

19.
陈琳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4):65-66,71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意境美是诗的灵魂所在。通过对几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英译中的意境美研究发现,在唐诗英译中必须注重对意境美的追求,这是意美原则在唐诗英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幽玄"范畴的审美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玄”作为日本审美意识中的核心范畴,充分显现了日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和欣赏的审美情态。它在被引入艺术领域时虽然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但“情韵隽永”的“余情”之美和空寂恬淡的审美风格被称为最高品位的、最风雅的美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