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们常说“树靠一张皮,人靠一张脸”,最近几年这句谚语在农村得到了“发扬光大”。他们眼中的“脸面”即“面子”,是万事重中之重,为了所谓的“面子”,不顾一切后果。本文首先,针对农村的婚姻“面子经济”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它是造成农村相对与绝对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浅析了农村婚姻“面子经济”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农民要依靠“思想、收入”两条腿,走出“婚姻面子经济、走出贫困”。  相似文献   

2.
A 办事处门前,张贴着一张奇异的广告:脸皮招领启事今拾到脸皮一张,请失者前来认领。A 办事处×月×日广告贴出不久,A 办事处门前便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脸皮?脸皮是什么东西?”“脸皮就是面子嘛。”“面子?面子是什么东西?”“嗨,你这个人哪,面子还不懂!面子就是  相似文献   

3.
说“面子”     
“面子”者,脸面也。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可见中国人对“面子”一贯是看重的。对个人而言,“面子”是一种自尊、人格的外在体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面子”就是国格,就是民族尊严。是人,就该有点“面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很注重自己的面子,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国学大师林语堂也曾说过,“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而日本也同样有着重视面子的民族文化心理。面子对于中国人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要想吃得好、穿得好.得有钱:有了钱.吃好了、穿好了.就有了面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挣钱、争面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不少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可这个奋斗目标在激励人不断前进的同时,也能让人捧跟头。  相似文献   

6.
论面子观念──一种中国人典型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面子”是中国人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在对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面子”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面子”是一种中国人进行社会互动的社会交换资源,“面子”行为是一种维持社会关系和谐与稳定的工具性行为。“面子”能起到协调与稳定社会关系的积极作用。“面子”的个体意义主要体现在:一,“面子”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与名望的象征;二,“面子”是个体的尊重和自尊需要的外在反映;三,“面子”是个体追求理想人格与完善的社会自我的主观要求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方宪生 《家长》2014,(8):79-80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中国人受传统道德礼仪的熏陶,都特别爱讲面子,大多数人都会想方设法维护自身的形象。不仅是在社会上,人人都要讲面子,在家庭里,如果不讲究面子,也往往会激化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拉大亲人之间的距离,甚至会错失了许多生命中幸福的机缘以致终身遗憾。、所以,笔者始终觉得,与家人相处时,每个人也应该有宽厚容人的雅量,要给家人留点面子,花点心思维护家人的面子,让家人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相似文献   

8.
“面子”是中国人的外在形象,中国人历来看重“面子”。“面子”思想根植于传统社会制度和礼仪文化之中,尤其深受传统儒家礼教的影响。传统儒家礼教中所蕴含的“面子”思想相当丰富:既包括“有德之人”的道德“面貌”,也涵括“有位之人”的身份“定位”。“面子”在礼教中表现为社会礼仪上的宁俭毋奢、宁恭毋滥,人伦义务上的孝悌忠信以及人际关系上的依礼而行。肯定传统儒家的“面子”思想,其目的在于丰富人的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为当今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塑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中学,最大的“面子工程”莫过于环境卫生工程了。教室中的一张废纸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如果能引起人注意的话,除了值日生外,最关心的就是班主任。这也难怪学生,由于基础差,不是数学老师提写算式,就是英语老师提默单词,语文老师叫写生字词,学生忙着撕这张,拽那页,哪管废纸篓在什么地方,随手一扔万事大吉。为此,班主任大伤脑筋,课前课后讲,多次强调但效果不太好。  相似文献   

10.
面子     
一看到“面子”这词,就会感到再没有比这更悖理的了,居然这样称呼作为全人类一部分的中国人的一种“气质”。在中国“,面子”这个词,不简单地指人的脸,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名词,其中包含的意义,比我们所能描述或者可能领悟的含义还要多。  相似文献   

11.
说“面子”     
“面子” ,是我们在谈话时常常说到的一个话题 ,好像一听就懂 ,但细想这个话题的人大约不很多。近来在社会上 ,经常听到这两个字音 ,一些人似乎在研究 ,认为这一件事情 ,很不容易 ,是他们的精神纲领 ,只要抓住这个 ,就像拉住了耳朵一样 ,全身都跟着动了。据说前些时候 ,有人去要求利益 ,一通威吓 ,吓得过路行人满口答应 ,但临走时 ,却被一拥而上 ,落得遍体鳞伤。他就是没有面子。他既然没有面子 ,自然就是别人有面子了。这个故事是颇有些人知道的。但“面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不想还好 ,一想就觉得儿糊涂。每一种身份 ,就有一种“面子”…  相似文献   

12.
外国人常说中国人很爱面子,不只大人很爱面子,小孩也很爱自己的“小面子”。尤其是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他们极其需要老师所给的“面子”,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觉得自己老师所留的“面子”最有吸引力,也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人"脸面"观念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个问题的解决是研究中国人脸面问题的必要前提:一是“脸面”的分类问题,二是“脸面”概念的定义问题。很多学者认可“脸”和“面子”的分类,或者与其类似的“道德性脸面”和“社会性脸面”的分类。学者们对“脸面”的定义则是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脸面”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成分的分析,提出了“脸面”的全新定义。根据这一定义,将“脸面”划分为“评价性脸面”和“互动性脸面”。“脸”和“面子”的区别也得到了合理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4.
改出结构美     
真实的故事(原稿)易名一我爸爸是一个为人正直、敢于碰硬的人,但他为了他的儿女们却放下自己的面子,不得不去求人。(这一段指出了爸爸性格中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字说明重心放在后一方面。本段具有控制这部分内容走势的作用。)那一年,为了给我姐姐找个工作,他到处求人,好不容易才找到有决策权的张局长家。他说,整个冬季,他先后十几次到张局长家里去送礼,请求他接受我姐姐。(这一句中两个“他”分别指代不同的人,容易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应修改。)为了能见上张局长的面,他每次都是一大早就赶到张局长家门口。冬天天冷,为了驱寒,他不停地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间向来有“人前训子,人后教妻”的说法。意思是,为一家之主者,对孩子、妻子身上的缺点和过失须批评规劝,但应区别对待。孩子是蒙童小儿,无所谓面子不面子,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当面说教。而妻子是大人,得给她留个面子,宜于关起门来劝其改过就是。对“人后教妻”本文不拟评说,而“人前训子”我以为很不妥当。须知孩子从有思维、语言的能  相似文献   

16.
美点赏析鲁迅先生曾经在《且介亭杂文·说“面子”》中分析过面子问题,他认为“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面子之有无,情况相当复杂”。确实,如果“面子”意味着尊严、正气等,“爱面子”当然应  相似文献   

17.
“人要面子,树要皮”,面子是一个人上进的保护膜,面子的窗纸一旦被捅破,就很难恢复。这回,我们班孩子的一句话--“他可能不是故意的”,让当班主任的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8.
胡涛  赵桂珠 《辅导员》2014,(17):63-63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好“面子”,有些人甚至为了“面子”可以不惜一切,做出为人所不齿的事,最近在我周围就发生了几件小事,请各位看看他们是否真有“面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间向来有“人前训子,人后教妻”的说法。意思是,作为一家之主者,对孩子、老婆身上的缺点和过失须批评规劝,但应区别对待。孩子是蒙童小儿。无所谓面子不面子,不妨当着邻居四众“现开销”;而老婆是大人,得给她留个面子,宜乎关起门来劝其改过迁  相似文献   

20.
“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已是“渊源流长”的“古训”了。其初衷大约是孩子小,面子窄,有什么错误和过失,尽管现场问罪,尚可落个“家教严明”的美名;而“妻”则不同,“妻”是大人了,多少有个面子,“训妻顺内”,便得看个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