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传统的文学角度的基础上,另加入宏观历史的视野,通过对于朦胧诗产生的大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来探讨朦胧诗的社会责任与美学价值问题.朦胧诗的出现,使得新诗的大众化成为了可能,朦胧诗是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特别是十年“丈革”压抑下的产物,朦胧诗人的成长过程,注定了他们对于传统新诗的颠覆意识.朦胧诗主张一种社会责任和人性的释放,将诗歌很长时间内的附庸政治和歌功颂德的庸俗意识扭转过来,创造出新时代的美学价值,是新诗自身的一次伟大蜕变.  相似文献   

2.
语言问题对于新诗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新诗语言与旧诗语言有重大的区别,现在人们对新诗有意见,语言占有相当大的因素。也许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新诗的语言对于新诗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新诗用的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比之于古代汉语大为膨胀,人们习惯于旧诗语言的精练,所以总是将新诗和旧诗相比,觉得新诗不如旧诗那么精炼耐读,因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或者鄙弃新诗,或者敬而远之。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们也往往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你爱看不看,我行我素。以致于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  相似文献   

3.
吕进 《红领巾》2004,(3):78-80,93
中国现代诗学面临两大前沿问题:实现“精神大解放“以后的诗歌精神重建和实现“诗体大解放“以后的诗体重建.当前诗歌精神重建的中心,是对于诗歌与社会、时代关系的科学性把握.提升自由诗、完善现代格律诗、增多诗体是诗体重建的三个美学使命.两个前沿问题关系到新诗的兴衰,甚至关系到新诗的生死存亡,现代诗学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文章联系冯乃超早期诗歌创作,对其代表作<红沙灯>和<现在>两首诗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既指出了其诗歌风格与象征诗派其他诗人的不同之处,也联系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总结了其成败得失.笔者认为面对"新诗作者比新诗读者还要多"的现状,探讨和研究冯乃超早期的诗歌创作,对于今天的新诗创作而言,不仅具有某种参照价值和启迪价值,而且对于新诗的未来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下新诗标准问题的争论还在持续中,这其中有必然的社会语境和文学背景,也是长期以来关于诗歌标准问题认识上的混乱导致的结果。新诗的标准实际上含括了本体论、文体学和层级水准两个层面,前者是不可撼动的事实判断,后者则是不断变化的价值认定。新诗标准不是一个单纯的美学和技艺问题,牵涉到复杂的文学场域等诸多问题。而在新诗标准的视阈下重新审视1990年代以来诗歌写作的相关问题与评价尺度,会深化关于新诗标准问题的认识并对当下的新诗写作和批评产生建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联系冯乃超早期诗歌创作,对其代表作《红沙灯》和《现在》两首诗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既指出了其诗歌风格与象征诗派其他诗人的不同之处,也联系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总结了其成败得失。笔者认为:面对“新诗作者比新诗读者还要多”的现状,探讨和研究冯乃超早期的诗歌创作,对于今天的新诗创作而言,不仅具有某种参照价值和启迪价值,而且对于新诗的未来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下新诗标准问题的争论还在持续中,这其中有必然的社会语境和文学背景,也是长期以来关于诗歌标准问题认识上的混乱导致的结果.新诗的标准实际上含括了本体论、文体学和层级水准两个层面,前者是不可撼动的事实判断,后者则是不断变化的价值认定.新诗标准不是一个单纯的美学和技艺问题,牵涉到复杂的文学场域等诸多问题.而在新诗标准的视阈下重新审视1990年代以来诗歌写作的相关问题与评价尺度,会深化关于新诗标准问题的认识并对当下的新诗写作和批评产生建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美新批评理论对袁可嘉的诗学理论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袁可嘉不仅借鉴英美新批评的诗学观念,提出了一整套“新诗现代化”理论,而且还在批评实践层面对英美新批评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使自己的新诗创作既不脱离时代又达到了个人经验与社会经验、个人情感与普遍情绪之间的和谐统一。其独特的诗论对中国新诗之现代性建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新诗的本体论问题”、“新诗的现代化”及“新诗戏剧化理论”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9.
王元中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1):68-71,85
对于新诗,鲁迅起初是给予了热情支持的,他不仅亲自实践,而且还在理论上积极呐喊助威,但是他的态度后来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在态度上的转变和他个人的性情、学养有关,但更与他对于新诗日渐深化的认识紧密相连。鲁迅和新诗的关系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种典型或曰代表。考察新诗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典型或曰代表的“返古”现象,有助于我们对于新诗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杜威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杜威,历来褒贬不一。正确评价杜威的前提是要着眼于杜威教育思想的全貌,摸准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一、社会需要任何一种教育理论的产生和传播,无不根源于社会的需要。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革、满足社会需要者,始能有生命力。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很多论者都作了分析,毋庸赘述。我要补充的一点是,在分析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学校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文体批评的理论视角 ,在肯定《新诗大千》所展示的恢宏壮观的新诗大千世界的同时 ,认定《新诗大千》是一部开创了新诗“文体批评”的填补空白之作 ,一部搜罗极细、用思极精的倾力之作 ,一部极富理论色彩和学术价值的诗论巨著。指出该书在新诗界 ,尤其在新诗格律化方面 ,必将产生震古烁今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喜迎更大跃进的一九七八年来到的时刻,《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了,华主席为《人民文学》的光辉题词下达了。这是我国文化生活中意义深远的大事,对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毛主席给陈毅同志的信着重谈了格律问题、形象思维问题和新诗的形式问题。多少年来,毛主席对于新诗的形式一直非常关心,早在写这封信之前,就指出:新诗要“精炼、大体整齐、押韵”,并且反复指明:要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在这封信里又提出了“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  相似文献   

13.
新诗其实有“自己的传统”,这一传统即20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先生说的:“二十多年来写新诗的和谈新诗的都放不下形式的问题”,这个“传统”序列上的诗人是陆志韦、徐志摩、闻一多、梁宗岱、卞之琳:冯至、何其芳、吴兴华、林庚等,这些诗人重视新诗的“诗形”建设,不懈地寻求现代汉语诗歌的形式秩序。新诗的这一“传统”对于目前当下中国写诗忽视诗歌形式问题、过于“自由”的风气,应有警示与纠偏之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发生于极具复杂性的社会情境之中,它既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指向某种理想的未来:它既关乎个人发展的问题,也是一种产生社会后果的社会活动.根据教育的这种复杂性,对于教师培训,人们逐步认识到了两个错误的假设.……  相似文献   

15.
戴望舒1922年开始写诗,1928年因发表《雨巷》而一举成名,到三十年代初成为“现代派”的代表性诗人,这时中国新诗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摆在新诗坛面前的有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中西诗艺如何融合的问题,一是新诗如何建构自己的形式规范问题。戴望舒在这两大课题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其成就与不足进行认真的研究,有利于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新诗是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产物。这场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所谓“桐城谬种”、“选学妖孽”①俱在扫荡之列。在诗歌领域,由反对宋诗派进而发展为否定一切讲究格律、束缚内容表达…  相似文献   

16.
教育发生于极具复杂性的社会情境之中,它既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指向某种理想的未来:它既关乎个人发展的问题,也是一种产生社会后果的社会活动.根据教育的这种复杂性,对于教师培训,人们逐步认识到了两个错误的假设.……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初期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三种流派的新诗:自由诗派以创造完全解放的新诗体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格律诗派总结新诗运动的经验,对白话诗进行了反思与重构;象征主义诗人作为一支崛起的“异军”,为中国新诗开刨了新的诗风。“三大流派”诗人们的共同努力,促进了20世纪初期中国新诗的大繁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诗质、诗语、诗体和资源四个方面反思了中国新诗发生的客观意义和负面因素,尤其是认真反思了新诗发生中一些重要问题对于中国百年诗体建设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为我们进行新诗尤其是新诗诗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歌的审美积淀,农业文化的怀旧心理,工商文明的不发达,使20世纪新诗处境不妙:说是新诗,其实一定程度上是旧诗,新诗不新.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下,诗人应该走出书斋,拥抱社会,以独特体验和感悟显示诗歌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军区著名诗人、歌词作家石祥: 大作《新诗大千》早已拜读,写得甚好。对于新诗,应该有个全面、深刻、公正的评价。这对于中国新诗的繁荣和发展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淮南诗歌理论工作者、高级教师王明文: 得知您的《新诗大千》得到了好多名人的好评,这是您创作的重大胜利,“得诗胜得官”,这是权力和金钱所买不来的。在此,向您的成功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