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课堂互动的多与少,是衡量一堂课教学优劣的标志吗?从根本上说,课堂教学优劣与否,在于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浅谈最具实际效应的几种课堂互动策略。一、师生互动的有效配置案例1:为什么铅笔不一样多?("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师(出示两盒铅笔):同学们注意,这里有两盒铅笔,谁能从每盒铅笔中拿出整盒的13铅笔?(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师:请××同学和×××同学上来分别拿出一盒铅笔的13。(两名学生分别走上前,准备拿出一盒铅笔的13)师:大家注意看明白。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走到某小组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呢?生:他们拿铅笔的枝数不一样,一个拿3枝,一个拿4枝。师:这是为什么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同学们 ,你们喜欢学数学吗?张老师也特别喜欢 ,因为数学和我们生活联系的特别紧密 ,应用数学知识我们能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最近 ,张老师就遇到这么两件事 ,这是我们评选优秀队员时 ,在买奖品和分奖品时遇到的一些问题 ,你们想解决吗?好 ,一起看大屏幕。1 出示任务 :买奖品分奖品老师买了3盒自动笔 ,4盒铅笔 ,这两种笔每盒都是8支 ,一共买了多少支笔?全年级共买了56支笔 ,分给后三个班44支笔 ,剩下的笔平均分给二(1)班的6名优秀队员 ,每人得到几支笔?(1)通过刚才的演示 ,关于买奖品这件事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我们要解…  相似文献   

3.
(一)错在什么地方? 小学数学课本有如下一道例题: 200支铅笔装1盒,8500支铅笔可以装多少盒?还余多少支? 有的学生听完老师的讲解,当时接受了正确解答: 8500+200=42(盒)……100(支) 答:可以装42盒,还余100支。但时隔不久,这些学生作了如下复算:  相似文献   

4.
[32名学生分成16个小组,每组的实验桌上有一个小手电筒,一支立着的蜡烛、一盒火柴、两根喝饮料用的塑料软管(软管既可以弯曲又可以伸直)] 一、“光源” 师:你们先观察实验桌上有哪些物体? 生:实验桌上有一个小手电筒,还有火柴、蜡烛、塑料管。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以对一道基本题的条件变换为例 ,谈谈如何借助示意图揭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帮助学生探索代换、假设、转化、消元等解题思路。基本题 :小红买了 2个削笔刀和 8支铅笔共用去 1 .92元。已知每个削笔刀 0 .48元 ,每支铅笔多少元 ?此题可以引导学生用分析法或综合法 ,探索解题途径。然后出示待填条件的变化题 :小红买了 2个削笔刀和 8支铅笔共用去了1 .92元。 (        )。削笔刀、铅笔的单价各多少元 ?题里括号中可以变换填出以下几个条件 ,分别借助示意图 ,变通学生的解题思路。一、借助示意图 ,探索“代换法”解题思路条件 (…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44页例11——“200支铅笔装一盒,8500支铅笔可以装多少盒还剩多少支?”——是一道有余数的一步除法题。学生利用“商不变性质求商并不太难,但余数的确定却比较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页。片段一:屏幕上出示谜语:“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靠它来帮忙。”师:猜一猜这是哪种学习用品?生:是铅笔。师:请从学具盒中拿出铅笔(课前老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支10厘米长的铅笔)仔细看看,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师 :同学们 ,你买过东西吗?说说看 ,都买过什么东西?生1 :我帮妈妈买过酱油。生2 :我帮爸爸买过香烟。生3 :我春节的时候买过玩具。生4 :我买过铅笔。师 :同学们真能干 ,都学会了买东西 ,能帮爸爸、妈妈做事了。说说看 ,都是怎么买的?生1 :我买的酱油是每瓶1元 ,买了2瓶 ,一共付了2元钱。(师板书 :每瓶酱油1元 ,买2瓶共付2元)生2 :我帮爸爸买的香烟是每盒13元 ,买了3盒 ,一共付了39元。(师板书 :每盒香烟13元 ,买3盒香烟共付39元)生3 :我春节的时候买的玩具小车 ,每个48元 ,我只买了1个 ,付了48元。(师板书 :每个玩具48元 ,买1个付48…  相似文献   

9.
笑话一箩筐     
直接数学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师: “学校买粉笔用了60元,每盒粉笔2元,学校买了多少盒粉笔?”生: “30盒。”师: “这30盒粉笔是怎样来的呢?” (想引导学生列式)  相似文献   

10.
多少人一个小组最合适?如何分组?小组成员如何搭配?谁来做小组的核心人物?如何发挥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班级最基层的小组之前,这些问题我反复在心底苦想了好多回。现在,这些问题需要一一解决了。一、巧妙进行人员分类小组构成,多少人一组,效率最好?学生商议:"6人最好。""而且要自由组合。"行,全班分成9个合作小组!怎么组织这些小组呢?学生们想出了妙招——  相似文献   

11.
下面谈一下教学《分数的意义》的课堂实践与思考。案例: 教学《分数的意义》时,课前让各小组分别准备了各自想平均分的东西:1个蛋糕(小组内一学生过生日)、1本自己喜欢的书、8个橘子、12枝铅笔、16个小正方体……课堂上,各小组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看可以得到什么分数?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惑?小组长板书各自的成果。不一会儿,黑板上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2.
32名学生(三年级)被分成8个小组,每组桌上摆放着装有自来水的水槽一个、圆形透明塑料杯5个、方形透明塑料盒1个、木筷5支。 师: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吗?  相似文献   

13.
连坐性作业奖惩制度该休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完不成家庭作业的学生,七年级某政治课教师想出了连坐性作业奖惩制度的“高招”:他把全班学生分成数个学习小组,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赛,竞赛的内容之一就是家庭作业:连坐性作业奖惩制度规定,如果某学习小组有一名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那么小组全体成员就要把下一次的家庭作业抄写两遍,如果有两名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那么小组全体成员就得抄写三遍,  相似文献   

14.
开心乐园     
铅笔头爸爸给小刚买了几支新铅笔,小刚连忙找来一根锯条,把整支的铅笔锯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爸爸发现后,制止他说:"好好的铅笔,别截了呀!"小刚说:"不截哪来铅笔头呀?我们老师说了,用铅笔头是节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马浩岚 《高中生》2010,(22):48-48
这篇节选的托马斯·潘恩的《美国的危机》是美国一所中学"英语语言艺术课"(类似于我们的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这个班共有25名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3至4人。这堂课的主讲老师在向学生  相似文献   

16.
陈剑锋 《师道》2008,(1):29-30
今天又是一节实验课,在上课铃声响完前,学生们早已来到实验室,各小组成员按序号坐到了各自的位置上。因为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所以我把全班学生分成11个小组。每小组3-4人不等,每个小组有一名小组长,组长由学习成绩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看到学生们的积极样,我打心眼里欢喜。  相似文献   

17.
我在教学分一分与除法时,课一开始,我出示:把8个苹果分成2份,怎么分?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苹果纸片进行操作。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在小组内操作起来。过了一会儿,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有的说分成1个和7个,有  相似文献   

18.
一、填一填1.某学校学生合唱团共有84名成员,其中女同学比男同学多14人,女同学有( )人。2.你正在用铅笔答题吧?请你掂一掂手中的铅笔,它大约重( )。  相似文献   

19.
(54名学生分成8个组,每组7人,分3个实验小组。每一大组有一只自制小熊猫,每个实验小组有竹条一根,胶管一根,方海棉一块,钢丝一根。自制橡筋小车一辆,回力玩具小车一辆,自制橡筋蝴蝶一只。)  相似文献   

20.
教学统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33面例11“200支铅笔装1盒,8500支铅笔可以装多少盒?还余多少支?”时,有个教师是这样教的。师:这道题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可列式为8500÷200,因为要我们求8500支里面包含有多少个200支。师:对!8500÷200怎样算简便些呢? 生:把被除数与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去掉后计算简便些。师: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 生:商的不变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0倍,即把它们末尾的两个0都去掉后再算,结果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