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国祥 《军事记者》2003,(10):63-63
不知从何而起,文学作品也罢,文章也罢,近来学术研究也遭其染,频频出现“东施效颦”现象。“东施效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模仿改套。“链接”是自动数据处理的专有名词,本是指一种不必是连续的记录的存储方法。如今也被专业之外作“连接”借用,似乎什么都能“链”上,而其意却谬以千里。一条好的成语,如不将其篡改一下好像显不出水平;一篇文章不加一两句“时髦”语言,不搞个把“模仿秀”,不写一两句长句子,开头不饶几个圈子或不卖几个关子,仿佛就不与时俱进。你出“东北虎”,他出“西北狼”;你“登上新台阶”,他“驶入快车道”。一个版面上总…  相似文献   

2.
断魂人去几多时对景何妨一引之 楊柳春風堪接木葡萄美酒且栘卮敢將弃妇彈弦曲比作盲翁負鼓詞 不信新聞常八股 錦囊佳句有唐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作兴出一种風气。有些新聞总喜欢用一兩首或一兩句旧体詩来点綴一番,用意据說是为了使新聞增加一些光彩。点綴点綴倒不打紧,可惜的是这种引用往往破綻百出,不免贻笑大方。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寻找新闻素材,创作新闻作品,均贵在一个“新”字。要使一篇作品有新意,必须下苦功深入基层采访,多动脑筋勤思考。但是,现在有的记者存在着一种毛病,就是喜欢抄近路,投机取巧。他们浏览着上一级新闻单位或兄弟新闻单位的文章,觉得可取的便抄录下来,取其思想,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笔者公开发表了数十篇有关数码照片档案管理方面的文章,不料想仅在一年时间里即遭遇两次全文抄袭和一次部分抄袭。真是既令人啼笑皆非,可又无可奈何。何谓抄袭?《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都有大致相同的解释。按照国家版权局版权  相似文献   

5.
王凤刚 《中国档案》2005,(11):24-24
文章和作品是人智慧的结晶、劳动的果实、付出的回报。作者在发表自己研究撰写的学术论文时署名本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可近年来却十分混乱,不少文章署名少则两三人,多则四五人甚至更多。这在档案界也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应该说这是一种学术腐败现象,也称得上是一种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6.
游戏者,还是被游戏者?何苏六在中国大陆,电视台设专门游戏栏目的虽还不多见,以节目形式穿插于各类综艺性栏目中的游戏是越来越多了,游戏节目的比重在不断增大,可是总也没能登上大雅之堂。这决不因为它们是游戏,而是因为它们还不是真正的游戏。游戏并不好做,许多名...  相似文献   

7.
洪叶 《军事记者》2003,(4):63-63
到影剧院看电影看戏“对号入座”,是应该的、正常的。对报刊上的批评  相似文献   

8.
塑造游戏者     
黄苏宁 《视听界》2012,(6):86-87
近年来,中国电视界学习、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蔚然成风,但是引进游戏类节目并引起收视热潮的却很少。东方卫视2012年重磅打造的英国高科技游戏节目《TheCube》之中国版——《梦立方》,在大投入和精良制作之后,制作方却给出了“后续收视不是很理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曾见一漫画,至今记忆犹新:画面上有两人在浴室门口相遇,一人对另一人笑脸相迎曰:“×局长,您亲自来洗澡?”这实在是对“好谀者”的绝妙写照和讽剌。遗憾的是,有些新闻工作者也经常有意或无意地沾上了“好谀”的陋习。例如,1988年湖南某报就曾报道过某区长的女儿在一家工厂只当了个电工的事,其言外之意无非是:“这个区长多么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可明眼人一看则知,这是“谀  相似文献   

10.
这不是一个噱头,而是我的真实经历。 公元一九九四年,在经历了不止一千九百九十四的祈祷后,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 细细算来,“触电”已整整十年了。从“触电”第一天起,电脑游戏便深深刻入我的脑海,并令我一生都不会放弃。 让我说一些当时乐此不疲的老游戏名字吧,虽然很多玩家都会有些陌生,但那毕竟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属于单机游戏的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11.
文章是作者写的,无论在谋篇布局、主题表达的构思上,还是在状物拟人、抒情言志的手法上,不同的作者各有各的特点,体现出行文的不同风格。文稿到了编辑手中,要认真审读,勘误,查对引文,然后顺着作者的行文思路、语气文势进行修改加工,慎加圈点,尤其对文章的“文眼”,更应慎之又慎。就是必须改动的地方也要使作者心悦诚服,从改动处获得启迪,更要在文体的风格上与原作保持一致,甚至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如果把作者的文稿比作“新娘”,编辑只能根据“新娘”的特点来做嫁衣,把“新娘”打扮得更漂亮,而不是要改变“新娘”本身。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中有一个李鬼,为了剪径劫财,竟冒充梁山英雄李逵之名,干些害人的勾当。时至今日,李鬼之幽灵不散,借繁荣市场之名,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搞得人人自危,不敢吃,不敢喝,不敢消费,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即使在新闻报道队伍中,像李鬼那样冒名害人者固然罕见,但为了上稿,一些通讯员却玩起了“借名上稿”的花样,主要表现有三种。一是借记者之名。有的通讯员发稿时,特意将  相似文献   

13.
他们是堪称觉醒的家长:中产阶层,有很好的文化背景,生活阅历丰富,对孩子的成长有远见,能够真正考虑孩子们在20多岁进入社会的时候,他们要面临的竞争和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读了《新闻三昧》1997年第4期“新闻语丝”栏目中《大报莫耍小花招》一文,很痛快。一是为作者的仗义直言叫好!二是为贵刊刊发此稿叫好!三是为花招者担忧!民间有句老话:“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该文所指的国家级大报的变相广告一刊出,被很多读者所识破。这种愚弄读者、钻《广告法》空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看似高明,实际上报社和烟厂都不光彩,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社新闻智力开发中心函授部,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函授教学质量,决定在原计划给每个学员全年寄发三百二十万字函授教材的基础上,免费给每个学员寄送二百万字左右的课外参考读物,并决定从6月起至年底,每期增送学员一本《新闻战线》。我作为这个函授部的一名学员,看到了上述通知,心里很有感触。半年多来,我切身感受到人民日报社新闻智力开发中心函授部,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闻记者以稿谋私这类丑事,过去时有所闻。五月四日又从经济日报上看到一篇报道《在金钱与权力的交易中》,实在令人震惊。其中一节详细地披露了犯罪分子吴振华被捕之前,怎样用金钱收买新闻单位,而某些新闻单位又是如何成为吴犯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的: “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吴振华深谙舆论的重要。他先后与21家报刊、电台建立直接联系,大钻某些新闻单位有偿服务的空子,用17万多元的‘捐赠’,先后买动近20家报刊,刊登内容失实的新闻报道和吹捧文章达数十万字……所谓‘一生坎坷的开拓者’、‘著名优秀企业家’就是这样吹捧起来的。有的记者利用新闻记者的社会地位,为吴振华搞违法倒卖活动提供条件,以至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社新闻智力开发中心函授部,为了扩大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函授教学质量,决定在原计划给每个学员全年寄发三百二十万字函授教材的基础上,免费给每个学员寄送二百万字左右的课外参考读物,并决定从6月起至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10,(33):64-67
与传统意义上的“兼职”不同,“职玩”者们希望在第二职业中尝试完成那些被自己错过的理想,让喜好与梦想真正成为自己的生活,从而调剂庸常,以在精神愉悦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9.
单鹏  吕欣 《现代传播》2014,(4):93-95
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形式的建构手段与基本构成要素,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涵只有依照艺术创作规律,并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得以表现。随着人类数字化生存方式的日益普遍,数字游戏已成为当代社会流行文化体系中的典型样态,它在充分汲取众多传统艺术语言要素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出自身的艺术语言体系,并在其艺术语言与创作手段的不断完善中最终成长为具有鲜明艺术语言特色的独立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中国本土培养的首批EMBA(Executive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直译为“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员陆续毕业。与两年前入学时的喧嚣相比,这些“天价硕士”离校时引起的关注相对要平静得许多。但在他们的背影后,各校间新一轮生源大战又如火如荼地展开。用理性的眼光审视,不难发现EMBA在中国已经超过了为高层管理人员“补课”的本来意义,留给我们太多值得深思的空间。学费“暗战”的“含金量”今年全国商学院EMBA春季招生计划一公布,着实令许多人感到有些意外:原本昂贵的学费不减反增。调查显示,共有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