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潘啊媛 《世界文化》2014,(11):11-13
<正>英国奥兰治小说奖让尼日利亚新生代女作家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在2007年以黑马之势走进大众视野。这位70后美女作家凭借小说《半轮黄日》摘得当年的这项英国女性文学大奖,并以29岁芳龄成为奥兰治小说奖历史上的最年轻得主。接受颁奖时,阿迪奇埃说:"我现在能说的是,内心无比高兴。接下来,我该给尼日利亚挂个电话了。"阿迪奇埃出生并生长在尼日利亚,她的每一部作品都与故土尼日利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写了几部最佳长、短篇小说的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于1986年3月18日在他的曼哈顿寓所逝世,享年71岁。他以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呆头呆脑的人》以及最近根据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而闻名于世。《呆头呆脑的人》(1952)是一部关于棒球神话和追寻圣杯的自我意识浓厚的综合作品。不久,他又有一些较好的作品问世。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魔桶》(1958)在1959年获得“全国图书奖”,他的最佳长篇小说《修配工》(1966)亦获得“全国图书奖”,并荣获美国普利策奖。马拉默德于1914年生于纽约  相似文献   

3.
84岁的罗伯特·佩恩·华伦在睡眠中悄然长逝。他是1986年美国正式授予的第一位桂冠诗人。他曾幽默地宣称,如果是由于写了那些用于礼仪上的诗歌,他宁愿不接受这个称号。“天啊,不,”当时他说道,“我不期望人们将会听到我作诗赞美罗纳德·里根夫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华伦几乎赢得过每一项文学奖。最突出的是,他是唯一的一位普利策小说(《国王供奉的人们》,1947年获奖)奖与诗歌(1958和1979年两次获奖)奖的双奖得主。这位人们称之为“红色的”肯塔基州人,同时还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评论家兼教师,他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合著的《关于诗的理解》和《关于小说的理解》深受几代学生的推崇。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当代小说家曼努埃尔·比森特所著小说《海之声》已面世。凭此作品 ,这位作家(1936年3月10日生于西班牙的巴巴伦西亚)荣获阿尔法瓜拉小说奖 ,获得17 5万美元的奖金。这位作家声言 ,他去那里不是看重该奖金 ,而是为了探讨在整个拉美地区出版其小说的可能性 ,那里将有4亿潜在的读者。之后 ,他接受了记者采访。问 :您是否可以靠这部小说安度后半生 ?答 :并非如此。假如我一年写一部小说 ,也许能勉强维持生活。问 :《海之声》这部小说让您得到了17 5万美元的奖金。请问 :这部作品是否耗费您许多精力?答 :我是一个对工作十…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佩恩·沃伦被任为美国第一位官方指定的桂冠诗人。这位八十岁的诗人、小说家和随笔作家于四十年前发表了他最著名的小说《国王的人马》。他是唯一的一位既获得过普利策小说奖又两次获得过普利策诗歌奖的人。这位风格独特的文学家用各种形式进行创作,但他在1983年说:“诗歌和我的心同在。”在过去的十年里,他  相似文献   

6.
刘运峰 《世界文化》2023,(12):33-36
<正>《端午节》是鲁迅继《阿Q正传》之后创作的一篇小说。和《阿Q正传》相比,《端午节》的分量显然轻了许多。在鲁迅作品的很多选本中,都没有《端午节》的位置,人们分析鲁迅的思想和创作,也往往忽略这篇小说。但是,这篇小说和鲁迅的平生经历有着密切联系,也可以说,在这篇小说中,就有鲁迅自己的影子。小说的情节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7.
王鹏 《世界文化》2008,(5):22-23
《老无所依》由科恩兄弟改编自科马克·麦卡锡200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麦卡锡是当今美国文坛健将,出版有二十余部优秀作品,曾于1992年以小说《骏马》获国家图书奖和国家图书批评奖,2007年以小说《路》获得美国新闻出版界最高奖——普利策奖。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两兄弟是美国著名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他们的作品均由两人共同完成,因而被称作“科恩兄弟”。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沙丘》(Dune:Part One,2021)是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继《降临》《银翼杀手2049》之后的又一科幻力作。影片改编自弗兰克·赫伯特196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沙丘》——该小说一举夺得“星云奖”和“雨果奖最佳长篇奖”。影片《沙丘》还原了中世纪般的史诗,成功地构建了一套新的宇宙秩序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现住成都的藏族作家阿来,是一系列获奖短篇小说的得主。他的最新力作《遥远的温泉》获“2002年全国最佳30篇小说奖”;其法译本即将面世。1998年出版的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中国最高学奖——茅盾学奖。2002年根据《尘埃落定》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也在全国轰动一时。《尘埃落定》问世以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1933年秋,东吴大学文学院一名学生在美国的《亚细亚》杂志上,读到赛珍珠的小说《二妇人》,感觉很动人。小说写了东西方两个妇女,一个保守,一个开放,完全是两种模样。这引发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同年,他将小说译出,投寄天津大公报社《国闻周报》文艺栏。这...  相似文献   

11.
杨锏 《世界文化》2004,(3):10-13
奥斯汀·克拉克( Austin Clarke)是加拿大著名作家,现居多伦多。主要作品有: 《交叉口的幸存者》、《交汇点》、《命运风暴》、《长大的光》、《骄傲帝国》、《波浪之源》、《问题》和《磨亮的锄》。2002年以其小说《磨亮的锄》获得加拿大最高小说奖吉勒文学奖,这部小说深刻反映了巴巴多斯的后殖民生活。获奖后,克拉克接受了加拿大文学期刊《一月》编辑琳达·理查兹的采访。 琳达·理查兹(以下简称问):您在《磨亮的锄》中写的毕蒙谢尔这个地方,是一个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岛? 奥斯汀·克拉克(以下简称答):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说巴巴多斯…  相似文献   

12.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小说,副题是《一个家庭的没落》,作于1901年。小说故事发生在1835年以后的四十年间。大商人布登勃洛克是德国卢卑克城的名门望族,代表旧式资产阶级的城市贵族。小说写这个家族四代人的生活。老布登勃洛克生活在发家创业的黄金时代,他从一个没落的富翁那里买来一座大房子,亲友们庆祝  相似文献   

13.
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威廉·福克纳未发表的十四首爱情诗——《春之梦》。这部诗集是作者曾同意出版的一组长篇诗歌,也是他弃诗从事小说创作之前写的最后一部诗集,在此以后,他便开始了第一部小说《士兵的报酬》的写作。作者曾于1921年将这些诗装订成册,赠送给他的未婚妻埃斯特尔·弗兰克林,并于1923年经过重新编排之后交给了一家小出版商出版,但由于缺乏资金,以及作者本  相似文献   

14.
(一)李渔曾写过一篇小说,题“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于死节”,收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和后出的另一个本子《连城璧》中。说的是谭楚玉和刘藐姑的爱情故事。李渔又用同一故事,写了一部有声有色的传奇《比目鱼》。也就是他戏曲名作十种曲之一。这篇小说,按照说故事的人,也就是作者李渔自己的话,大致是这样的:天下最贱的人,不过倡  相似文献   

15.
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此片还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配乐奖3项大奖。人们也许知道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然而比起大名鼎鼎的李安,知道小说作者的人可能就寥寥无几了。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Yann Martel)1963年出生于西班牙,父母都是法裔加拿大人。曾做过教师的父亲后来成为外交官。由于这个缘故,他从小就随父母旅居了许多国家,包括哥斯达黎加、法国、印度、伊朗、墨西哥、土耳其、加拿大和美国,最后定居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蒙特利尔。  相似文献   

16.
京特·格拉斯是20世纪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因为对政治兴趣浓厚,也是遭到最多批评的作家。他的小说《铁皮鼓》被评论界认为是战后欧洲最佳小说,从而被授予1999年度诺贝尔学奖。  相似文献   

17.
常青 《世界文化》2010,(10):33-33
<正>麦卡锡被誉为"美国当代四大一流小说家之一",他拥有的才情让很多人为之羡慕、嫉妒。他的小说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其中《老无所依》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一举囊括了第8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另一部小说《路》,曾连续获得第91届普利策最佳小说奖,最佳"鹅毛笔  相似文献   

18.
合成性的长篇小说《全家》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令人感兴趣的文学实验的成果之一。威廉·迪安·豪威尔斯是这个“实验”的发起人。他想邀集12位著名的美国作家合著一部小说,每人写一章,每一章写一个人物。豪威尔斯当时是美国文坛上的领袖人物和著名的编辑,也是大多数美国重要作家的向导和朋友。他觉得他有把握邀集另外11位著名作家与他一起来写这本书。1906年春,他把这一计划告诉给很有才能的哈泼兄弟出版公司创办的《哈泼斯市场》杂志编辑伊丽莎白·乔丹。后者欣然响应并答应负责这项编辑工作。她向豪威尔斯提供了一份需要约请的撰稿者名单,其中包括亨利·詹姆斯。小说的每一章将在《市场》杂志上以连载的形  相似文献   

19.
激情海明威     
上个世纪20年代末,被称为美国的“爵士时代的桂冠作家”司各脱·菲兹杰拉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海明威每写一部小说都要换一位太太。”当时他说这话只不过是打趣,可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玩笑话后来竟然成了预言。世人公认海明威有四大小说,即《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在时间上对应这四部小说,他的一生的确先后娶过四位太太。一、《太阳照常升起》——第一位太太哈德莱·理查逊1920年在芝加哥认识哈德莱时,海明威正陷于困境。在这前一年,他身负200多处弹伤,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回国,既…  相似文献   

20.
<正>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恋情的终结》通过第一人称作家莫里斯·本德里克斯的叙述,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萨拉·迈尔斯和她丈夫,公务员亨利·迈尔斯这三个人之间的迷恋、嫉妒。作品于1951年出版后,读者和批评家马上看出,格林这是在写他自己,写他与他的"第三个女人"凯萨琳·沃尔斯顿之间的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