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王尧 《东吴学术》2023,(5):42-44
本文回顾了作者散文写作的历程,体现了作者关于散文是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情感存在方式的主张,并提出了作者对什么是好散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一、案例背景散文是介于文章和文学之间的文类,它叙写"这一位"作者的所见、所闻,表达"这一位"作者在独特境遇中的所思、所感。王荣生教授指出:"阅读散文,自始至终都在散文的里面,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是体认作者所感所思。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交感。"1散文是我国中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该如何立足文本特质与学生学情?这  相似文献   

3.
散文是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阅读散文,就是要体悟作者的所见所闻,分享作者的所感所悟。散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知人论世、还原情境、朗读品味,帮助学生深入体味散文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4.
正散文是文学作品阅读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就写作的内容而言,散文一般有两种类型: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就写作的目的而言,散文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二是以表达哲理为主要目的。哲理散文就是通过作者对社会、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哲理的散文。哲理散文所阐发的哲理源自作者的思考。源自作者观察自然或人文景观所产生的感悟、联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散文研究很有意思,把林林总总发表在各式各样报刊的散文纳入几个模式,诸如小女人散文、小男人散文、大男子散文、新潮散文(文本带实验性的,作者多为中青年学者)、学者散文(作者是上了岁数的教授、专家),这种以人律文,只要查明作者身份、年龄、性别,他所写的散文属于哪一类就一目了然了。不过事情总有例外,台湾有位女作家叫龙应台,她的散文笔  相似文献   

6.
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信息。准确地把握散文的情感,才能理解散文的主旨。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来解读散文。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来解读文本,旨在提高散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鲁迅说过:"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题材应听取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郁达夫也讲:"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的散文的特征之一。"也正因为这些特点,散文也就给作者的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阅读散文就需要从散文的基本特征入手,运用散文的美学观点去解读文本。一、整体感知散文的"形"散文取材广泛,山川风光、花草虫鱼、历史文化皆可以作为题材。而作者行文又可以骋思万里,思接千古,散文的内容就显得十分的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不论散文的内容如何繁杂,它都是散文的"形",都是作者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8.
在各个时期的教材里,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散文文本都是选文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与散文文本的阅读对话自然成了教学中的重头戏。从品味语言出发,引导学生把握引发作者情感的对象特征,领略作者寄寓的情思感悟,赏析作者构思行文的独具匠心,自然是散文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可散文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和审美意韵,因此在与散文文本对话中自然有其个性的要求和解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基于文本解读、文章体式、学情分析和认知规律。"贵在有‘我’"是散文的本质特征,而重"理趣",则是散文的艺术特征。因此,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从散文的基本特点出发,通过对作者所描写的人、事、物的感知把握,完成对作品形象的理解,走进作者的内心,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信息.准确地把握散文的情感,才能理解散文的主旨.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来解读散文.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来解读文本,旨在提高散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一种最能体现作者的人格、个性、才思、感情乃至文化素养的文体。一篇散文,无论长短,都是作家这些要素的综合反映。散文美的创造,是和散文家的美学素质直接相关的。散文表现的生活、情思、形式和技巧,虽然都有客观根源,但集中到一点,都需要经过作者对生活的美学体验和熔铸创造,以达到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把握,这样才能结合为美的散文艺术。因此,要创作出美的散文,作者不可不重视自己的美学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散文阅读教学是教导学生体认作者独特的情感。回归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首先应从文本解读出作者的独特情感。比较阅读、介入作者资料、多种朗读方式品味生动富有情感的语言让学生充分体认作者复杂的情感。深层次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使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有根可寻,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3.
<正>王荣生先生说过,散文就是"作者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就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是读者与作者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感"。优秀的散文作品总是饱含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与人的情感。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散文教学中无疑应该引领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在体会中获得  相似文献   

14.
散文是作者运用复杂的艺术手法去表达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或抒发自我的强烈感情,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加上文学鉴赏能力也不强,尤其是对作者使用的复杂的表现手法很难理解,因此散文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在教授散文时,应如何让学生在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去品尝体会散文的美呢?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人学,作为文学作品,散文同小说一样,都是要表现人的。小说是以典型化的手段致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间接地表现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情;散文则往往是以更为自由的方式来写人,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分析散文中的人物乃是借助于媒介  相似文献   

16.
贵在有我是散文的艺术特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感受到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感召和呼唤是散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结合散文的特质,阐述了遵路,整体把握文章的意蕴和气脉;入境,体验‘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还原,领悟作者微妙而独特的内心世界;植入,让作者站立在学生心头等四种散文教学策略,让情思在课堂中流淌,让学生享受到散文之美。  相似文献   

17.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近年来,随着高考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体裁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成了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热门材料。从1998年到2002年,连续五年考的都是散文。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来看,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不少学生未能掌握散文的阅读技巧,未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旨,以致解题时“跟着感觉走”,从而造成失误。本文试图结合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谈谈高考散文的阅读技巧。 一、整体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指文章的选材;“神”,指文章主旨,即贯穿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鉴赏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细细品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  相似文献   

18.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作家群体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她写诗歌、小说,也写散文,成就最大的是在散文方面。她的散文,尤其是作品的语言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性特色,而且显露出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和  相似文献   

19.
正散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大户,中学语文教材除了诗歌、小说和戏剧选文以外,剩下的内容都可以归入广义的散文教学范畴。当代散文研究的著名学者刘锡庆对散文有一个精彩概括: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教师教的是散文,学生写的是散文,阅读考的是散文,散文每  相似文献   

20.
散文指的是作者利用复杂的艺术表达手法,体现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或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浅,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加上高中生的文学素养不够高,对文字鉴赏能力不强,特别是对作者在散文中使用的复杂表现手法难以理解,所以,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习惯和提高欣赏散文能力成为高中阶段语文散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