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嫦娥奔月》(苏教版第九册)是一个占老却又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故事。故事叙说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牛不笔药升大奔月的事,意象优美,情节动人。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力求通过语言的品味,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  相似文献   

2.
《灰雀》一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过程的选择,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背景:在新课改精神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中学习。我曾在云南省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上执教过一节题为《中秋节》的英语研究课,研究课是由我和另外一位教师共同执教的。环节一:导入部分新课以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非常优美的中英文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导入,伴以多媒体演示,在学生被动人故事深深吸引住时,引出课题Mid—AutumnFestival(中秋节)。英语课不仅是为教语言而教语言,还要通过语言这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教学内…  相似文献   

4.
老舍先生曾说:“人物的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通过人物的语言,我们可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触摸并感知了钱学森伟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正>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所列"形象丰满"一项,是指叙事类作品能塑造出具体可感、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不仅能感知人物音容笑貌,而且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许多学生文章不生动,不形象,人物干瘪。刻画形象,光有生活,而没有表现生活的语言和手法,这样是不能将形象塑造得丰满动人的。笔者平时写作教学,采用形神兼备、善写细节、写活场面、辞格添彩等方法来进行训练学生写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第十课教材分析:《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根据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能力目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剖析人物形象,感悟内在品格。情感目标:通过嫦娥奔月的举动,领会文章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善良。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意境美。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7.
《嫦娥奔月》是苏教版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后羿之妻嫦娥为了不让奸诈小人逢蒙夺得长生不老药,毅然吞下药丸,飞天奔月。  相似文献   

8.
《穷人》一课通过一对穷苦的渔夫妇同情关心寡妇邻居,自愿收养两个孤儿的动人故事,热情赞扬了穷人体贴穷人,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人物形象生动,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来表现主题。因此,教学时应抓住“变”这条线索,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引导学生讲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嫦娥奔月》一文,可以引导学生以讲故事方式对文本进行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小标题、关键词、环境和想象等环节,让学生进入文本,内化文本语言,这样才能将故事讲得精彩生动。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七下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要扣住作者独特的外貌描写,带领学生品味语言,配合图片,深切体会描写的生动逼真,从而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谢艳 《湖北教育》2007,(8):32-35
案例一、导言激趣师:同学们喜欢读神话故事吗?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生:这是《嫦娥奔月》里的嫦娥。生:孙悟空,《西游记》里的人物。生:这是后羿,故事的名字叫《后羿射日》。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采用了南宋时期的抗元英雄文天祥的动人故事为教材,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通过教学,使我们对如何运用历史人物,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有如下肤浅的体会。一、在讲述历史人物的事迹时要突出主要方面文天样精忠报国的许多动人故事,七百多年来,一直在庐陵城乡广为流传。选择这样一位历史名人的事迹作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如何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好教材内容,使学生一课一得,这是首先要认真琢磨的问题。我们考虑到文天样的突出事迹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他的爱国精神又着重在《在大都狱中》和《慷慨就义》两则小故事中体现。因此,我们确定主  相似文献   

13.
本课文以“书”为线索,叙述了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鲁迅先生送书给一位青年汽车售票工人的故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和青年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感激。在写法上,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篇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本课时,可采用如下步骤。 一、抓住重点句弄清故事背景。 结合课文第一节,让学生知道课文中所说的书是“对中国青年有重大的教育意义”的书,包括鲁迅先生自己出钱印的《毁灭》和曹靖华翻译的《铁流》.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的作文总离不开写故事。既然是故事,一定会出现故事中的有关人物;既然有人物,那么人物就一定会开口"说话"。"言为心声",没有人物的语言,就没法借助语言展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鲜明、全面的个性及品质。可见,在作文中写入人物的语言是何等重要。一、笔下人物为何"不会说话"把人物说的话用具体的文字描写下来,看似很容易,其实却有很大的学问:什么时候有必要把人物  相似文献   

15.
赵莉 《学周刊C版》2010,(9):114-114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教学要落实“让学生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这一目标。这篇课文是叙事写人的文章,通过记叙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执着痴迷是法布尔成功的秘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处风景,“二泉映月”景色美;作为一支乐曲,《二泉映月》旋律美;作为一篇文章,《二泉映月》语言美。而这一切美,都是因为其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因此,让学生走近阿炳,走近阿炳苦难的一生,走进阿炳不屈的内心世界,这应该是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7.
《嫦娥奔月》这篇文章是一个神话传说,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如何才能学得有情趣,有韵味,进而又能创造性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想到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连环画。【教学设计】板块一:激发兴趣,做好创作准备1.上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今天,我们换个  相似文献   

18.
正年级组里两位老师同题异构,执教《嫦娥奔月》的第二课时。在集体备课的时候,甲老师提出,《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情节耳熟能详,语言通俗易懂。那么,在教学时,应该把重点放在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上。尤其是这篇课文的第6自然段,文字优美,给人无  相似文献   

19.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神话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感动.久久不能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要紧紧抓住“神”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在一次教学竞赛中听到一位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一课,大概考虑到古典诗词语言精练、含义隽永的文体特点,为了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相媚好"的含义,教者在教学中运用了"换位体验"的教学方法,意图通过对文本人物的换位体验,深入体察人物内心世界,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