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茫茫书海中,我一眼看中了《家教博览》第1和第5期,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由于认识该刊较晚,因此,错过了订阅时间,于是便让爸爸出差在信阳市买齐了所缺的2至4期。每次拜读贵刊,我总仿佛飘游在美妙的生活世界。我喜欢《家教博览》,是因为她确实显示了“精短、精致、精彩”的特点。刊中所载的文章很精美、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十分适合家长阅读而且也很适合我们中小学生阅读;文章的精、短确实让我们所有的读者百“吃”不厌,回味无穷。明年我还将继续订阅《家教博览》,祝贵刊越办越好、内容更丰富多彩。《家教博览》我明年的特订刊…  相似文献   

2.
《贵州教育》2009,(9):47-47
为更好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成长心理障碍,幸福成长,快乐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我刊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班团工作”栏目。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5月31日,我刊编辑部在浙江省长兴县泗安中学开展了2019年"少儿报刊阅读季"系列活动之"品牌栏目导读暨学生现场写作"活动。导读活动以我刊2018年第11期"精点悦读"栏目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文为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我刊这一栏目相关文章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略经典文学作品写主人公们"初次见面"的种种妙处。现场写作活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作文类刊物中,我对《作文成功之路》情有独钟,既是忠实的订户和读者,也是自觉自愿的推销员——向学生推荐她。我曾把《路》刊比作“航空母舰”(参见《别错过这艘“航空母舰”》,《路》刊2002年第9期),这决  相似文献   

5.
当书面阅读遭遇网络 一场辩论赛引出的现实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系列报道之三本刊最新发布的《2006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书面阅读调查报告》揭示了冲击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的诸多社会因素,其中,作为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之一的网络阅读,近年呈现出高速增长之势,使得书面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进一步的挤压。在学生眼中,书面阅读和网络阅读,究竟是一对充满矛盾的竞争者,还是可以相互促进、良性互补的“哥儿俩”呢? 研究中小学生书面阅读,学生的看法至关重要。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当代学生,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阅读”的变迁与网络息息相关, 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思维、阅读方式是怎样的?作为本次中小学生书面阅读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本刊与上海市向明中学共同发起了一场“关注上海市中小学生书面阅读”高中辩论邀请赛。围绕“书面阅读与网络阅读,谁将成为主流”这一辩题, 向明中学、格致中学、上外附中和上南中学的学生激烈交锋。辩论赛显现出的对于“网络阅读”与“书面阅读”的不同认识与理解正是当代学生价值观、思维模式的不同展现。无疑,这也是研究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现状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6.
回音壁     
下面,将回收的第四期本刊办刊意见调查表所反映的集中意见予以公布:   关于对我刊“文摘与信息”栏目的意见 (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补充 ):信息类文章太少,文摘类稿件建议增加其他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   关于对我刊开辟“卷首语”的意见:每篇“卷首语”批判问题都很精辟,给人以很大启发。但今后可考虑改改形式,换换味道。   关于 2000年第四期上的好文章:罗慧的“好的幼儿教育:人文关怀畅想” (谈到了当前幼教界时弊的关键,情真意切,给人触动很大 );张明红的“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 (涉及了早期阅读各层面的问题,观点明…  相似文献   

7.
正美好人生从幸福童年开始,幸福童年从早期教育开始,早期教育从亲子阅读开始,亲子阅读需要优质的读本。那怎样才算是一本优质读本呢?我认为书中不仅要有有趣、有益、吸引孩子的故事,还要注意游戏性、教育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湖南教育报刊社出版的《幼儿画刊》正是这样一本刊物,引导着孩子们向善、向美、向上的正面价值,在温暖阅读中得到精神成长。我关注此刊多年,在该刊创刊100期之际,我曾应邀写下这么几句话:"《幼儿画刊》,百期之盛。佳作荟萃,百卉含英。惠泽童稚,百福具臻。引领世纪,百人同心。品质不能拷贝,百闻不如一见。名刊争相传  相似文献   

8.
去年十一月份,在不经意中,我发现书摊上有本璀璨夺目的《新作文》,我只是粗略地翻阅一番,她即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立马掏钱买了15本(2001年6—10期各3本)带回学校图书阅览室,并告诉摊主,以后我还要买其他各期。最近我又收到了贵刊2002年第1.2合刊和第3期,真让我爱不释手,真让我校学生惊喜不已。我们一致认为贵刊酷极了,帅、棒、新、奇、精,我为《新作文》评出了“三好”,奉献于她:第一好,贵刊所刊载文章的内容健康,格调高。特别是“荐·非凡之作”、“开·创意之河”、“解·缪斯情结”等栏目,能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  相似文献   

9.
本部官方微博“@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服务平台开通了!读者关注并免费订阅本刊新浪微博,即可获取免费服务。一是阅读辅导服务。私信发送《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读写》杂志《新课标·新阅读》栏目中的文章名给本刊新浪微博,即可得到阅读辅导,收到文后阅读题答案等内容。该项服务,对自2014年第1期开始的《新课标·新阅读》栏目作品有效。二是提供征稿信息查询服务。私信发送“征稿”字样,即可收到本部两刊征稿信息及写作提示。欢迎学生、老师、家长试用。  相似文献   

10.
校园散文《有月亮的晚上》,载1999年第1期《人民教育》杂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她。通篇流溢着“我”对山村、对学生的爱。正是这种爱,使“我”体味出山村的美、孩子们的美;而又正是因为山村和孩子们的美,加浓了“我”对山村和孩子们的挚爱与深情。文章中的“我?..  相似文献   

11.
我刊去年9月底曾召开“中学学教育座谈会”(详细报道见2000年第11期),引起了很多读的关注,促进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思索。12月6日在我刊例行的年度编委工作会议上,与会又就中学学教育问题进行了讨沦。大家肯定了我刊关注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一致认为学教育问题是当前中学语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是合川市凉亭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你们编写出版的每一期《学语文》杂志.我都仔细地阅读。但是,当阅读到2004年第六期小学B版的《学语文》时,我发现第43页《六只鸭子》的作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就像凯旋而归的战士们……”中的“凯旋而归”这个短语用得不当。  相似文献   

13.
无痕的关注     
在阅读《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7年第2期时,我看到一篇题为“她为什么就不可以”的文章,讲的是一位老师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将  相似文献   

14.
当拿到《语文世界》红A版第一期时,我眼前顿觉一亮,她的封面、封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我用极快的速度浏览、阅读了她的全貌后,庆幸我和我的学生们拥有了一本新的读物,结交了一位新的朋友。她印刷精美,版式活泼,内容全面,涉及到了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大语文的特点,做到了名实相符。她的每个栏目都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知心朋友,当无话不谈。下面我想谈几点个人看法。第一,我觉得《语文世界》的“时尚”性得到了突出,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体现了“大语文”的办刊宗旨,但内容再大,也不能够脱离“语文”二字。我认为…  相似文献   

15.
对2001年第11期上《我的信念》的教学设计,我有以下几点改进建议:一、阅读渐悟先学后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要通过“读”来完成的。无论是谁,阅读感悟总是由浅入深,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放手让学生阅读。学生读到一定程度,必有顿悟。原设计虽然安排了“朗读与细读课文各一遍”,但是两遍阅读目标不明,略显粗糙。此前安排的程序1、2完全可以采用课前学生阅读思考,课上教师检查的方式进行。因为通过初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已掌握了圈点勾画、点评批注等读书方法,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良好…  相似文献   

16.
郑丽辉 《福建教育》2005,(7A):13-1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课改已经三年,一个学习化的校园正在形成。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浓郁的“书香”里,我不断成长。阅读,成为我成长的源泉。“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应是源源不断的江河。”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教师才能以自己的儒雅、神韵、气质、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学校为鼓励教师阅读,开辟了“教师阅读通道”:订阅各种教育报刊,  相似文献   

17.
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李森祥的《台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时,我阅读了朱月君老师的《父亲为何‘若有所失’》(《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4期),诚如朱老师所言:“李森祥《台阶》主题的多元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解读的空间。”我想,除了朱老师所说的“精神层面的隐喻和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18.
贵刊 2000年第 16期《如何对待作文中的社会问题》一文令我感触颇深。我反复阅读 ,总觉对作文《压岁钱》的批语不敢苟同,在此提出一点拙见。   作者林涛指出,《压岁钱》一文所涉及的问题“令人不知如何应付”。这篇作文写的是,在学校开展“献爱心”活动中,一个学生不知捐多少钱合适。妈妈认为她应“倾囊相助”,把 100元钱全部交上;爸爸则认为“交 10元钱表示点意思就行”,因为“这种活动一年好几次”,这次全交上,“下次交什么 ?”应当“教会孩子实实在在地生活”。最后在奶奶的调解下,她交了 30元钱。学生在文章最后说:“老师…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     
拜读了2004年贵刊第六期的《放弃雕琢,追求自然》(以下简称“此文”)一文,笔者认为肖老师和李老师关注学生需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但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对新理念的进一步理解,我认为“此文”还存在一些不妥之处。1.问题设计不够开放。原题是这样的:“用木条制  相似文献   

20.
平泳佳  周慰 《上海教育》2006,(7A):18-20
本刊“关注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系列报道发表之后,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关注。“行动起来,拯救书面阅读”的呼声从一个个电话、一封封读来信中传递出来,如何把即将到来的暑假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在可自由支配的宝贵时间段里及时“补钙”,成为广大教师当下最关注的问题。记采访了众多学、名师,共同研究:这个暑假,推进书面阅读,我们能做些什么?[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