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6,(26):249-250
幼儿的一日活动包括晨间与离园、户外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游戏与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这些活动需要过渡环节作为纽带,只有优化与组织好过渡环节,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才能更好地衔接、转换,幼儿才能愉快地度过一天。该文对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优化与组织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目的是为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调节幼儿的身心节奏,使他们受到教育,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相似文献   

2.
<正>过渡与照应,是记叙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写记叙文时,只有做到过渡自然、照应紧密,才能使得文章环环相衔、浑然一体。一、过渡过渡,是使文章内容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方法。在文章的叙述方式、内容、时间等有所变换时,需要运用过渡来连缀上下文,使之流畅自然。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3.
文章有了过渡.才能成为流畅而灵动的整体:上一堂高效的课.也要教师运用过渡的手法.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机理严谨.脉络清晰。课堂教学中的过渡.既指由一个问题向另一个问题.或由这部分教学内容向那部分教学内容转换的一个环节:也指教学进程中从一个教学环节到另一个教学环节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正>一篇文章能洋洋洒洒写许多,靠的是一段一段、一句一句的过渡把内容上下衔接、连贯起来的。过渡句就像连接骨骼的筋脉,虽然骨架根根分明,却也能保障身体统一行动、自成一体。生活中,筋脉拉伤的概率比骨折大多了,就像很多文章的主体不错,但过渡却十分生硬。怎么才能过渡得好呢?我们可以借用数学思维来练习——这是不是也算一种数学到语文的“过渡”呢?  相似文献   

5.
写作指导过渡与照应,是记叙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写作记叙文时,只有做到过渡自然、照应紧密才能使  相似文献   

6.
就实习而言,职业院校的学生从校内实习到企业入职,基本上要经过两个阶段的过渡:一是从校内实习到校外实习的过渡;二是从校外实习到企业入职的过渡。在这两个过渡过程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动力机制与阻力因素。只有清楚这一点,才能实现两个过程的无缝对接。本研究主要对两个过程的动力与阻力因素进行分析,力图厘清问题的本质,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说起过渡句的作用,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承上启下.然而,仔细研读各种过渡句的上下文,耐心品味其前言后语,我们就会发现这高度概括过渡句作用的"承上启下"四字还应包含更为明确的意义和内容.我们只有全面了解过渡句的作用,才能理解文章作者在行文中安排某一过渡句的良苦用心,理顺文章的思路,从而把握文章结构,更准确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记者:中国正在从农业国同时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过渡,您如何看待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这一过渡中面临的挑战? 王一兵:"三农"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既要解决农民当前现实的增收问题,又要从"三农"在中国的双重过渡中面临的历史性挑战出发,制定长远战略,才能取得最终主动,帮助农民渡过数字鸿沟,这是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声乐课是一门内容丰富、记忆性很强的技巧课程。演唱一首声乐作品,高音常常是其中的亮点。高音训练,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打好中声区基础,逐渐过渡,使声区连接起来,才能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0.
说起过渡句的作用,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一言以蔽之:承上启下。然而,通过仔细研读各种过渡句的上下文,耐心品味其前言后语,我们不难发现这高度概括过渡句作用的“承上启下”四字还应包含更为明确的意义和实在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文章作者在行文当中安排某一过渡句的良苦用心,理顺文章的思路,从而把握结构,以至更加确切地领会思想内容。下面就结合一些文章来谈淡过渡句的具体的作用:1.表示话题的更换例如: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  相似文献   

11.
“过渡”是指文章上下文的衔接,是段与段、层次与层次间的缝缀,是文意转换之间的结榫。过渡处理得好,才能承上启下,文脉畅达,全文结构浑然一体。反之,文章就显得散乱隔断,思路跳宕,难以卒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呢?一、意思转换时的过渡。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开头两段叙述了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之后,用“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进行过渡,巧妙自然地将记叙的内容从东京转换到了仙台,同时也将两地的情景有机地衔接起来。二、表达转换时的过渡。文章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由议论抒情转入记叙之处要过渡。如《谁是最可爱…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过渡语言的内部构成,通过分析和论证认为:在外语的学习中学习者产生不同于母语和目标语的过渡语言,而过渡语言的构成决定了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产生错误、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才能使过渡语言不断接近目标语并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中国现行的教育方法和评价体系是尽量让学生少犯错误,这违背了过渡语言的发展规律,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胡佳昕 《教学研究》2004,(5):463-465
声乐课是一门内容丰富、记忆性很强的技巧课程.演唱一首声乐作品,高音常常是其中的亮点.高音训练,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打好中声区基础,逐渐过渡,使声区连接起来,才能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中小学学生在校时间大大缩短,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家时间急剧增加,放学之后孩子干什么?要完成这一变化的过渡,学校和家长都需要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中的过渡好比桥梁,有了它,文章才能前后贯通、思路顺畅、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6.
王艳娟 《考试周刊》2014,(13):126-127
为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和过渡,在初中就要加强对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初和高中的过渡和衔接,使初中有很坚定的基础,高中才会有很好的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17.
许玮 《化学教与学》2011,(1):36-37,40
正如木工要用榫头才能把部件衔接成美观实用的家具那样,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借助过渡来衔接不同的教学内容,最终通过颇为有效的过渡策略,实现心理学家们指出的"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功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些老师并不太重视课文导入。或者把导入当成了敲门砖。门敲开了。砖也给扔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一个成功的导入,除了它有过渡作用外,还应该具有一种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具体表现在它的语言魅力、思想内涵、文化底蕴。只有这样的导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写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畅。不仅要求段落层次分明,开头结尾新颖有力,还要求“过渡”合理、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谨严,气血贯通。下面,就文章“过渡艺术”谈谈管见。  相似文献   

20.
一、识字教学的目的任务识字是掌握书面语言的初步要求.学龄初期儿童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必须先识字,由字才能构成词,当儿童在记忆里储存起一定数量的字词后,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或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识字是发展儿童书面语言的一种手段;识字的目的是为阅读和作文打下基础.尤其在一、二年级打好识字基础,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和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