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与职业》2004,(1):16-16
我们是出席2003年12月5日至7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的、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40多位代表。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上,我们交流了开展校园诗教的情况和经验,展示了校园诗教的丰硕成果,并从理论上对校园诗教工作进行了深入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2004,(1):52-52
由中华诗词学会、江苏省诗词协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于12月6日上午在南京华江饭店开幕。江苏省原副省长、江苏省诗词协会会长凌启鸿致开幕词,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梁东在开幕式上作了《诗教,为了民族的振兴》的主题报告。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人民日报副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高校素质教育委员会主任杨叔子等专家作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旨在总结开展校园诗教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广校园诗教,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领导、诗词组织和诗教先进单…  相似文献   

3.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粹,提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语文素养,活跃校园的文化氛围,诗歌走进校园早已是很普遍的现象。对于初中生来说,因为学习的科目较多,而且还有升学的任务,想要特别抽出一些时间来进行诗教活动机会是比较少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诗教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把诗教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诗词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诗词文化也承载着对学生文化、思想、精神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诗词的文化教育一直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在大力提倡诗教进校园的今天,诗词已成为其一个重要的抓手,但在目前的校园诗教开展中,教师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诵  相似文献   

5.
李雯 《考试周刊》2011,(56):51-52
"诗教"就是指借助诗歌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它是开展学校环境德育的一种新途径。文章阐述了诗教的德育功能,明确了学校环境德育的含义,提出了可以通过诗化校园环境、诗化课堂环境、诗化教师队伍、诗化学生心灵和诗化课外活动等有效途径开展校园诗教,加强学校环境德育。  相似文献   

6.
让诗词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加强诗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几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诗词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诗教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绩。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交流诗教工作经验,推动诗教工作更广泛更深入地向前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诗教工作的首要成就,是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中,在许多学校的师生员工中,开始引起了对诗教的重视。大家认识到,中华诗词是植根于民族语言民族风情、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先进文化,具有其他文学样式难以替代的教育功能和艺术魅力。中华诗词是建设精神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7.
"着眼国民诗教,着手校园诗教,着力社会诗教"是当代中华诗教的总体架构。而校园诗教是国民诗教、社会诗教的基础环节和潜力工程。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进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是摆在我们中小学学校教育面前的当务之急,而通过对传统中华诗词学习,可以培养人的理想志向、道德品质、爱国情感、公正诚信、关爱他人、奋发进取等人文素养,这对于陶冶青少年的性情,培养气质、塑造完美人格将起到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引领学生吟咏古典诗词,呼唤诗性,感悟人生,是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越来越感到诗教工作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诗教之花如今已在上海市兴塔中学的校园中绽放出浓郁的芳香。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振兴诗教是我国学校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笔者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贵州安顺地区学校诗教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传统诗教的起源和振兴贵州安顺地区诗教的内容等,探讨了振兴诗教的一些具体做法.旨在巩固安顺地区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成果,提高语文教师的诗教水平,推动中华诗词在校园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诗词(诗歌)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是传承人类文明真、善、美的重要载体.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了诗教工作,学校开展诗教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阶段以来,诗联教学进校园的活动在全国的很多地方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近如南安的贵峰村被评为"全国第一诗村",金井毓英中心小学建设了福建省诗词教育基地,远如一些全国性诗教会议的召开与诗教活动的开展。可见,在大力倡导国学传承经典的今天,很多地方或学校,或教者,力求从欣赏的层次跃升到创作的层次,已经掀起了一股普遍性的热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然后阐述了传统诗词文化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传统诗词文化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融入实践,包括开展诗词诵读活动,打造书香校园;举办各类活动,寓教于乐;开发校本诗词读本,打造诗教特色;开设诗词鉴赏选修课,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赵进良 《成才之路》2010,(21):88-89
当前中职生人文素养较低,有必要挖掘诗教功能。激活诗歌课堂,把诗教延伸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创建诗意校园,构建中职生的精神家园。把中职生培养成精神丰富、富有爱心,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立志高远的时代新人,让职业学校充满生命活力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4.
苏恒 《广西教育》2008,(26):40-40
中国自古即是一个注重诗教的国家,诗词文化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承数千年的宝贵传统。因此,开展“诗教进校园”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基于诗词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密切关系,笔者认为,诗词教育应该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和教学外逐步推开、深入。具体有以下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体教融合背景下,乡村小学开展校园足球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永庆小学为例,总结提炼乡村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实践路径:将足球教学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将足球文化融入各学科教学;夯实乡村小学足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建立足球社团等。  相似文献   

16.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身心健康,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出台多项措施,为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做了大量工作。教育部近日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对教师积极有效开展工作做了专门指导。教师作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落实主体,需要在疫情防治这一特殊时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的文化传承离不开诗化教学,新课程呼唤着语文诗意的回归。小学语文诗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为凭借,引领学生沿着读诗、诵诗、悟诗、品诗、作诗的轨迹涵泳体悟诗词优美的情境,进行诗化的积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进行语文教学诗化的研究,探索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的诗意化,构建教海有难“诗”为舟的学科教学特色,使师生在语文课堂中诗意地栖居;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诗化的育人环境研究,优化诗教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语文教育素有重视诗教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既教"读诗",又教"写诗"。但是,当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课堂却早已见不到完整意义上"既教读又教写"的诗教的影子,而是"只教读不教写"的"半拉子工程"的诗教。这既不利于诗教质量的提高,又阻碍了诗学人才幼苗的培养,也严重地影响着我国诗教传统的继承和弘扬。那么,在当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有没有既可"教读"又可"教写"的诗教新途径可以探寻和开辟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我的新探索是:教小学生学写"新古诗"。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07年9月起,我校就提出了构建"诗意校园"并确定了"以诗养德,以诗启智,以诗培艺,以诗促美"的目标。根据小学生特点,我们学校开展里一系列的活动,古诗文诵读、《诗意童年》的编写,还有一系列"秋之韵""夏之曲""春之声"等文艺活动。非常有幸的是我参加了校本课程《三字经》的编写;此外,所教的班级在这几次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让孩子直面经典诗歌,接受古典诗歌的陶冶,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那么,如何引领学生步入“经典诗文”的殿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诗教之花在校园内盛开呢?一、在浓郁的诗意氛围中让学生感受诗1.让学生喜欢诗,就要营造一种诗教氛围让学生感受诗。学校可在校园墙壁的醒目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