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新课标首次把"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语感的培养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或词典是不够的。"而要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意  相似文献   

2.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字的敏锐感受,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心灵的桥梁。这是一种语综合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素养的重要标准。因此,《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阅读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语能力的综合反映,这需要反复锻炼,在读的实践中逐步养成。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对语言的准确而又敏锐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修订小语教学大纲首次提出了“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的论述。课堂教学从内容分析转变为以学生学习语言为本,在读中培养语感为主,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探索了读中培养学生语感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所谓"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即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阅读教学的语感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推动阅读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本文就此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语感是具有语文素养评判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以阅读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对文章的阅读理解,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而促使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语感。所谓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魏陆贤 《学周刊C版》2014,(1):166-166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吸收、储备语言的最佳时间,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语感,形成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大约从三岁开始,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言语表达能力,拥有了大量的口语经验和口语理解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口语词汇,在头脑中建立了大量语音与语义的联系。我们知  相似文献   

9.
蓝敏乐 《中学文科》2007,(12):94-94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对文章的阅读理解,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而促使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语感。所谓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整体感受,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语感能力强的人很快便能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及其弦外之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能影响人对语言文字的内涵和情感的理会能力。在阅读中进行语感培养,是课外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地、迅速地感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感受能力,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语感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人们接受和输出语言能力的客观反映,是学生认识逐步走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吕叔湘先生认为:“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新时期语文教学把语感教学看作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重点,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阅读教学应以语感的培养为中心,强调老师和课文对学生的熏陶、感化,讲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体验和感悟。课文的意义不是由老师提取出来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发现和创造只有靠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谓语感,简而言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良好的语感体现为具有较为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深刻的直觉。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那么,怎样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既是通晓古今、陶冶情趣、增长辩才的有效渠道。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7.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可见。没有“读”这个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认为“读——品——诵——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那么,怎样提高语感训练的效率呢?主要是靠阅读,特别是诵读。为了更有效的训练语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语感,即语言的感受能力。它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利敏锐的感受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练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