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积极推进教育均衡的背景下,一些农村学校办学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实施素质教育与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评价的矛盾,推进教育均衡与支教和交流教师的地位不高的矛盾,突出学校特色与按城市优质学校标准办学的矛盾,减轻学生负担与一些学校不按游戏规则办事的矛盾,拓展教育内容与学生发展平台的构建不力的矛盾,控制辍学与新读书无用论的矛盾,提高教学层次与无力提升农村学校教师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矛盾,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与大量教师在编不在岗或歇岗的矛盾。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应科学定位办学目标,创新校本课程模式,扩大实践教学渠道,革新学校评价体系,强化教育法规意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面对飞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与科技形势 ,目前的农村成人教育却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 ,使农村成人教育处于困惑的境地。新问题 ,使农村成人教育处于困惑的境地。笔者身处农村成教第一线 ,深感农村成教的艰难。本文试透过这些矛盾和困难 ,分析困惑的症结 ,并就如何振兴农村成人教育谈点看法。一、矛盾、困难与困惑教育本应适应经济的发展 ,但目前的农村成教却与农村经济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矛盾 ,这些矛盾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陈旧 ,不能满足农村劳动主体对知识技能的需要。专业规划不合理 ,如有的身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科研兴校"已经成为中小学发展的共识.各农村学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并且这些科研活动在部分学校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往往是轰轰烈烈的"科研"一番,教师的行为依然故我,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学校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存在.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科研底子薄、研究课题选择不当、研究方法运用不合理、研究组织流于形式等,但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有待于进一步端正,目的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首先需要认识到,之所以提倡在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要求教师投身研究活动,正是因为农村学校当今的发展面临着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新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学校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实现教育公平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地区经济、教育意识等差异,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矛盾与问题。在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均衡发展、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资金需要、加大寄宿生的经济补助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由于地方政府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上存在重大认识上的不足,致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表现在:布局调整工作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特殊性,没有认识到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学校发展的特点,没有认识到农村人口出生率的增长。因此,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必须采取行政三分的体制,即在决策上,建立多方参与的决策机制;在执行上,做到以学校为主体;在监督上,把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6.
罗丹 《教育评论》2014,(5):135-137
农村薄弱学校的存在成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为了从根本上促进农村薄弱学校的变革,教育行政部门应协同高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合作,参与到改进农村薄弱学校的进程中。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教育厅与辉县薄弱学校以"双导师制"为契机建立合作机制,三方通过文化重构、考核和激励措施,实现了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合作的长期有效性,从而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实现自身变革,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为实现“两基”目标,解决西部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瓶颈”问题,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但是,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调查表明,新背景下中小学校出现了寄宿制学校大量增加、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人数持续增长,农村教师队伍不整以及乡镇义务教育管理盲点突现等突出问题。这些突出问题反映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依然薄弱的严峻现实,聚焦了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的解决急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调整城乡学校发展思路,对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施以特殊倾斜政策,并切实加强农村学校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六大矛盾,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劲需求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失衡的矛盾;农业人力资源匮乏与农业类专业严重萎缩的矛盾;市场竞争与农村职业学校适应能力不强的矛盾;农村居民收入低与接受农村职业教育成本高及升学、就业机会少的矛盾;农村人口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要与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的矛盾等。要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促进其健康发展,必须实现指导思想、服务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方式等五个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工作环境艰苦,设施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留守儿童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落后的硬件设施和配备不足的师资力量,使中学管理工作出现恶性循环,各种矛盾不断加剧。深入分析、妥善解决学校内部矛盾,是实现学校高效管理的关键,也是改善农村教育环境的必要举措。作为农村中学管理者,我认为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矛盾: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教与学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发挥主导和主体的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连发的几起校车安全事故,几经媒体"发酵"和学界探讨,终于演化成对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重视和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重新审视,由此显露出的老症结、新问题特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平心而论,这些年许多地方进行的撤点并校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等的确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因"一刀切"和"扩大化",给不少偏远农村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国务院于2001年出台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因地制宜调整农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保山市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须深入剖析原因,提高认识,切实做好重点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耕文明孕育下的农村教育文化,在与城市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日趋边缘化,其生态与秩序甚至出现裂痕,致使农村教育文化出现诸多失范现象:与时令、节气相适应的农村教育价值秩序衰落,农村口耳相传的教育叙事断裂以致农村教育口述史断层,传统乡贤衰微和农村的知识人权威中心被消解,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异化为"离农"而非"为农"。农村教育文化的意蕴与旨归应是实现"天人合一"的价值,从共时性维度达到人与周遭谐和,从具身性维度走向人与自我同一,从历时性维度实现人与历史共生。农村教育文化的复归要面向现代教育并扬弃传统乡土文化,创造性传承农村教育文脉;倡导由天及人与以人合天并举,让农村教育文化复归自然;整合乡土文化与农村学校课程,促进农村教育文化活态传承;引领新乡贤参与农村教育治理,重构农村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开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让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不出学校就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学校教育带来了教学改革前沿的动态信息,带来了新课标的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式,为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然而,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作开展以来,在农村学校,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惑。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式教育进入乡村社会之初,农民家庭抵制新式教育,出现了毁学现象。其后在乡村教育学者和教育政策的推动下,虽然还存在教育不能融入民众生活的缺陷,乡村学校与家庭的关系走向相互联络与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政策不断推动家校合作,但是社会政治与文化、农村家庭结构、教育管理政策和农村学校发展状况都影响着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的效果。城乡二元背景下,家校合作政策在农村学校的执行受到社会结构制约而不尽如人意,家校关系疏远,农村家长对学校管理与教育参与较少。这就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具体措施引领,更需要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进而获得农村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财政投入不足,学校困难重重;学校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用差;教师资源配置不平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本文以漳州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为例,探讨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资源配置的种种矛盾,为优化基础教育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薄弱学校的存在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制约着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了从根本上促进农村薄弱学校的变革,教育行政部门协同高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合作,参与到改进农村薄弱学校的进程中。"U—A—S"合作是一项由大学(University)、教育行政部门(Administration)及中小学(School)三方共同参与的新型合作项目。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教育厅与农村薄弱学校通过文化重构、考核和激励措施,实现了U—A—S合作的长期有效性,从而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实现自身变革,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进入"后布局调整时代",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的主题,农村实施田园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基础在于农村自身的田园化,农村的田园化将消解以往农村教育"为农"与"离农"价值选择的悖论,核心在于认清和重估农村教育的独特优势,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开发农村特色课程。农村田园教育的实施应理性对待学校的升学压力,重视学校美育,走教育与自然共融、社区与学校同步的特色化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的新需求、新矛盾,韩国政府进行调整、改革的农村教育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回顾韩国农村教育政策的嬗变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扩大农村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时期;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时期;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时期。[1]研析韩国农村教育政策历史发展及特点,总结可供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0.
一、构建“农村校长发展共同体”的意义 农村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中较薄弱的环节.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作为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改革者.校长的自身发展更需要持续的助推力和强大的支撑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