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清照词具有塑造形象见独特、表现手法见新奇、锤炼语言见“本色”、“婉约”正宗风异风的艺术个性。八百年来,李清照的词有力地震撼着不同时代、不同阶层读者的心弦,为人们广泛喜爱和高度赞誉。正是李清照的词独树一帜,呈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因而满足了欣赏者的多种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是宋代名的女词人,由于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主导心境不同,造成了她词境、词风在不同时期的各不相同。按照词境的不同,她的词可分为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和晚年时期。少女时期词境色彩明丽;少妇时期词境细腻、寂寥、;晚年漂泊时期词境既雄浑壮阔又沉郁、凄凉、悲惨。由于词境的不同,所表现的艺术风格也不同。少女时期婉丽、明新;少妇时期深婉、含蓄;晚年时期婉约之中见豪放、阴柔之中透阳刚,阴柔美与阳刚气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什么原因使然呢?这就是词人的心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家的代表,经历坎坷,命运多舛,其词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李清照词作中的"愁"在其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婚前是少女的伤春闲愁;婚后是夫妻分别的寂寞离愁;南渡孀居后则是国破、家亡、夫丧的离乱悲愁。  相似文献   

4.
试论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的词风格独具,自成一家。作为宋代婉约派大家,在诸多令人推崇的艺术创作特色中,最具有美学价值的当数超凡脱俗、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本文从李词平易清新的自然美、委婉曲折的含蓄美、和谐流传的音乐美,浓浓相宜的绘画美四个方面,谈谈对其语言特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为词家一大宗。其婚前词常蕴藏着淡淡的忧愁与焦虑,与惜春、伤春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婚后词作不乏描写欢悦之什,显示了真率的"风情",由于聚少离多,抒写寂寞与思念成为主调。"元祐党籍"案后,有关党人之争,词中皆有所涉及。后期作品也可细分为赵明诚逝前与逝后两个阶段。南迁后,多写羁旅愁苦与忧时之感,不忘中兴,体现了其性格中倔强的一面。词人晚年冷寂的生存状态,苦忧的内心世界,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后期所作同样也属于婉约词。咏物词皆有所寄托,关乎情性,而且物多具象征意义。李清照的婉约词,结构婉转缜密,情思曲折真切,长调有善"铺叙"的特点,富于情韵,含蓄蕴藉之致而显婉约之美。同时"协音律",语言清新自然,浅近多口语,好用叠字,也倍增其词婉约之致。  相似文献   

6.
闫海翎 《文教资料》2008,(10):17-19
李清照的词婉约、清新、忧愤、深沉.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正文部分从李清照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文学追求和社会关注等不同层面去透视李请照作为一个文化女性对人生世事、美好情事、环境际遇所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作家群中,李清照多才多艺,尤以词作著名,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一生创作词作无数,以南渡为界可分前后两期。前期多用白描手法、婉约清新的风格抒写对大自然的挚爱和幸福美满的感情生活;后期词风更趋平淡,但内容更多的是表现别苦离愁和悲国之情。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在词的创作上达到了“婉约派”的高峰,对同时期及后代词人影响颇深。李清照的词尤以抒情为主,读来语新意隽,委婉动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作家群中,李清照多才多艺,尤以词作著名,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一生创作词作无数,以南渡为界可分前后两期.前期多用白描手法、婉约清新的风格抒写对大自然的挚爱和幸福美满的感情生活;后期词风更趋平淡,但内容更多的是表现别苦离愁和悲国之情.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词屡屡出现“欲说还休”的难言之隐,这是一个“谜”。本文通过对李词若干首的剖析,破译了这个“谜”,认为其谜底在于李清照已然“无嗣”,赵明诚必然纳妾,这就势必令李清照产生某种失落感,同时又有“怕伤郎,又还休道”的情感。文章还以有力的旁证说明了赵明诚确曾纳妾。并申述了探讨李词“欲说还休”的复杂内涵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愁情是李清照婉约词抒情的主要内容,无论是抒发闺中少女、思妇的闲愁、思愁,还是表达愁己悲国的哀愁、悲愁,李词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真实反映,既真切地再现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描绘了苦难民众逃亡流离的历史状况。也对封建礼教进行强烈的抨击,同时李词所浸透着的悲愁也是宋代文人心态的普遍反映,李词的愁具有悲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宋代词论的发展受到了世风、士风、诗风三个方面的影响。世风的影响表现在: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词创作的兴盛,也形成了词的世俗品格;歌伎制度强化了词的俗艳特性;理学思想反面刺激了词的主情特征。士风的影响表现在:宋人对词的矛盾心态影响了宋人对词论研究的热情。诗风的影响表现在:词话在诗话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词论向诗学传统回归。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情感表达的载体,海外游子的诗歌无处不在地流露出对中华故因的无尽依恋和剪不断的乡愁。该文研究了海外三位诗人诗歌中的乡愁特点,因离别故园的背景不同,他们的诗歌分别表达了家国破碎之痛、归化异国之苦和游子故国之恋。  相似文献   

14.
由杭州赴密州途中,是苏轼一生中写词密度最大的一个时期。这些词作集中反映了他当时的处境和人生态度,表现了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补外后的失意、不满和激愤之情。而这种典型的“贬谪”心态又基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5.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他不仅在思想上没有看轻看贱词,而且在创作中大大改变了从晚唐五代到北宋以来词的狭小格局和境界,在对士大夫情感的抒发和词境开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苏轼等北宋中后期词人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在词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境界"是中国特有的美学范畴,是王国维后期文艺理论的核心。《人间词话》代表了王氏诗学的最高成就,"境界说"是他倾尽全力精心构建的灵魂之所。  相似文献   

17.
帝王或朝廷往往以命人应制的方式直接推动词的创作。唐宋应制词长盛不衰的原因首在于帝王需要娱乐,其次是颂升平、美风俗的政治导向。早期应制词表现出由诗向词演进的轨迹,对词体的正式确立有特殊意义。唐五代应制词较为集中地描写宫廷生活以及塑造宫廷女性形象,对词的香艳本色特征具有凝定作用;徽宗朝为主体的北宋应制词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在词风上主要向俗与谑的方向发展;孝宗朝为主体的南宋应制词,仍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在词风上显现出雅俗共赏、避俗趋雅的追求。这一特殊的词体与宫廷文化环境息息相关,随之而变。富艳精工是历朝应制词人的艺术追求。应制词在具体技法上显得单调程式化。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也是诗歌作品重要的审美规定。诗歌在意境的表现上一方面要求清晰准确,另一方面又要求隐约含蓄。而大多优秀诗歌作品不确定成分居多,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一点在唐诗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它产生的最大因素就是”兴象”。触物起情的自然意象的大量存在,导致了表现上的多重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形成了模糊的意境。诗歌的美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9.
自花间词诞生后,其在词史上的价值被词学家开始关注。宋代文坛上,词学家多赞誉花间词的体制精巧、格调优美等,同时,也有人指责其属于艳情词,有害于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的发挥;金元时期,批评家直接指出花间词是亡国之音,此时的文人也有推崇花间词的,说其能婉转地表现情感,实质是尊崇词体文学;明代文坛,推崇香艳的审美风尚,词学家对花间词的评价认识在此时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词学家从花间词的字法、句法、格调、意境等方面对花间词进行整体研究,进而极力推崇花间词的创作模式;清代词坛上,词学家继续延续明代文坛对花间词的认识,其中陈廷焯评其"沉郁"、况周颐评其"穆境",是对花间词给予高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的词风格独具,自成一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物我浑然的意境美、超凡脱俗的语言美、谐婉流转的音乐美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