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西北是一组方位词,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将其嵌入对联,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2.
施华 《云南教育》2006,(10S):32-32
[课前思考] 数学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人生活内容,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数学中感受到生活气息,使数学充盈时代精神。教学“方向与位置”(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时,让学生正确辨认“东南西北”有一定难度。为此,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增加探索和体验的机会,准备将学生带出教室,走向操场,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观察身边的世界,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3.
"东南西北"是常见的汉语词组,然而四个方位词之间的顺序不是随意排列的,例如"北东西南"或者"北南西东"这种词序不可行。对于"东南西北"的排列问题,以往学者主要从文化、习俗等角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认知语言学观点,从转喻、象似性和构式语法角度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的顺序问题进行综合对比研究,以期发现汉语表达四个方位顺序的理据,意在指出汉语方位词"东"、"南"、"西"、"北"的顺序具有理据性。  相似文献   

4.
马红 《小学语文》2011,(1):18-18
语文课上,正进行生字教学,我注意到一个孩子竟然明目张胆地玩起“东南西北”的游戏,还吸引了旁边的几个学生。是大发雷霆地批评一顿吗?估计效果不一定好。灵机一动,我说:“孩子们,咱们来做游戏,也玩‘东南西北’吧!不过,  相似文献   

5.
唐代有个叫魏扶的人当了主考官。刚上任时,他在试院的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要当个正派考官。诗曰:“梧桐叶落满庭阴,缫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日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后来,人们发现魏扶的实际行为并不像诗中说的那样,而是谁行贿,  相似文献   

6.
孙孟明 《语文知识》2003,(11):11-11
诗要写得有韵味,必须做到“深藏而又浅露”。例如: 自闭长门经几秋,罗衣湿尽泪还流。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管北宫愁。——唐·裴交泰《长门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唐·王昌龄《长信怨》这两首诗的主题都是一个“怨”字,写的都是失宠的宫妃。前一首含蓄程度浅,同皇甫  相似文献   

7.
所谓诗歌欣赏,就是读者对诗歌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诗歌欣赏的本质是读者通过对诗歌作品的阅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有其独特性,欣赏诗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中英诗歌象征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是用一个事物代表和暗示其他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通过对中、英诗歌“象征”手法的探析,能够使我们对诗人“以情观物”、“以情入景”的审美观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能进一步认识诗歌内在的、外在的、主观的、客观的涵义,提高对诗歌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审美为出发点,以诗歌欣赏为范例,结合西方格式塔原理,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形态特征和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的分析,阐述了学欣赏的整体领悟性,揭示了学欣赏活动得以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土生阿耿 《成长》2005,(2):90-90
长期以来,淡泊名利往往被视为一种高雅的情操,而贪图名利则多为人所不齿。这似乎已经成了国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段安阳 《云南教育》2008,(12):30-31
我校一位数学教师先后两次教学“认识东南西北”(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i年级下册内容),现对这两次教学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叫德皮勒的青年,他是教文学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为何“东南飞”——论“东”的传统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古神话、诗文等有关典籍中的“东”一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其在民族传统文化观念中的蕴涵,从而对一些相关的文化现象予以较新、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则当时出征要自买鞭马鞍鞯辔头,这些情况史书语焉不详,赖诗歌传写才略知梗概。至于当时市制,不一定课上给学生详讲,学生课后若问可以说明。我国宋前城市中一般是商业区与居民区分开,开市闭市时间有一定,无夜市。即如唐首都长安,亦有专门商业区东市西市,定时开市闭市。至北宋,城市商业活动已打破固定地区和营业时间的限制,沿街开店,且出现夜市。要准备学生问的是“难道买东西还限东南西北吗”?这一问就牵连到诗文中“东南西北”的表达形式了。  相似文献   

15.
一、丰富的中国诗歌文化 诗歌是运用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独特的意境,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被视为文学中最高最美的艺术,犹如音乐中的钢琴、舞蹈中的芭蕾、体育中的足球,是一种极为精致的艺术。我国是诗的国度,在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诗歌这个艺术宝库一直散发着熠熠的光芒。《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思想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诗人,对形成中国诗歌寄兴遥深、含蓄蕴藉的风貌起了重大作用。诗歌发展到了汉代,有了长足的进步,成就最高的是乐府诗,这些乐府诗,风格各不相同。建安诗风慷慨悲壮,太康诗风缛丽繁富,南朝诗歌文词清丽、情致宛转,北朝诗歌则多豪放之声。到了唐朝,诗歌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6.
词,是我国诗歌的一种体裁。词源于南北朝,始之于唐盛之于宋。宋词是继唐诗之后我国诗歌的又一高峰,词之于格律诗,更为自由活泼,为历代文人所垂青。  相似文献   

17.
“悠悠”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而且也是极美的一个诗歌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诸如“斜晖脉脉水悠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等名句俯拾即是。许多古典诗歌作品正是因为“悠悠”的恰当使用而使得全诗形象鲜明,气韵生动,声情并茂,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18.
果断     
有一位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小鸟巢被风从树上吹落在地,从里面滚出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当他托着鸟巢走到家门口时,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家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  相似文献   

19.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意象,在文学作品中会因作者际遇、性格、心境、视角等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文化意味,寄托不同的思想情感。更奇妙的是,“东风”“南风”“西风”“北风”这四种意象意蕴各异,显得个性鲜明而又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英国18世纪作家约翰逊博士曾说过:“伟大的文学是全人类共同的,并表达人类生活的普遍真理。”中西诗歌中对于花的寄情,既表现出两种文化的不同,又表现出惊奇的相似。陶渊明的《饮酒》诗与华尔华兹《咏水仙》反映出人与自然的不同关系;李清照的《菩萨蛮》、《一剪梅》与海瑞克的《致水仙》所观照的都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主题:生命,青春,美貌。另外,中外诗人们还常借花来表达压抑的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