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东湖县志》、《欧阳族谱》等史料记载,欧阳修于景佑三年(1037年)举家迁往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虽然欧阳修任职夷陵县令的时间仅一年多,但就此写就了“庐陵事业起夷陵”的佳话,也为宜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仗义执言被贬夷陵 欧阳修与宜昌结缘,起于帮好友范仲淹谏言犯上而被贬于此.  相似文献   

2.
宜昌古称夷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夷陵县令任上,为百姓办了诸如为民祈雨,改变民俗,反对淫祀等许多好事.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讥讽酸秀才有一个秀才本来才疏学浅,却最爱卖弄风骚。有一天,他去访休闲在家的大文学家欧阳修,走到半路上正遇着欧阳修。欧阳修问他去哪里?他脸带傲气,说去访欧阳修。看他那个模样,仿佛会因他的光临,使欧阳修沾光不浅似的。欧阳修笑笑,也不点破,顺水推舟地...  相似文献   

4.
宋朝有一位文学家,一篇作品写就,总要反复修改。有时,他干脆将文稿贴在床对面的墙上,白天瞧,晚上看,睡前读,醒来又看,觉得那儿欠妥,立刻挥笔涂涂改改,有时改到最后,一篇文章竟然改得面目全非。经过他认真推敲的作品,写得不好的地方都被删掉了,留下的也就成了珍品。这人是谁呢?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欧阳修是个苦孩子,四岁时便死了父亲,只由他善良而慈爱的母亲在家里教他读书写字。因为家境清贫,没钱买纸买笔,欧阳修常常用一根芦苇杆在地上学写他母亲教他的那些字。欧阳修既聪明,又用功,很快就把母亲教的东西都学会了。欧阳修有一个叔叔冲欧阳煜,当时是隋州一个管司法的小官吏。他母亲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学问的人,于是便带着四岁的  相似文献   

5.
沧海一粟:我曾问一位机关档案室的档案人员:"归档是档案形成的前提条件吗?,"他笑了笑,没有回答,似乎这样简单的问题用不着回答.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不紧不慢地回答:"当然,文件归档前称文件,归档后才称档案,归档当然是档案形成的前提条件了.这样简单的问题恐怕地球人都知道答案.你不是糊弄着我玩的吧!"我又问他:"历史档案,比如说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都经过‘归档'程序了吗?"他无言以答.  相似文献   

6.
档案也是国宝,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真正懂得档案珍贵的人,可以说为数不多.有的虽口中说档案重要,而实则视档案为累赘,是负担.这大凡是学识、阅历、层次、责任之差异.鲁迅先生虽不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不一定有所研究,然而在他一篇<谈所谓"大内档案">杂文中,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维护档案的尊严,对偷盗、毁坏、亵渎档案的行为又是何等之愤慨.  相似文献   

7.
曾三同志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创者、领导者.他一贯重视档案理论,坚持用档案理论指导档案工作实践.他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创建和档案学理论建设都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谢伦伯格是档案界众所周知和公认的现代档案之父,关于他的生平散见于网络或期刊,但大部分资料是零碎的、简单的和雷同的.只有比较详细地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他一生的所作所为,才能真正地理解他的现代档案思想和为什么他被称为现代档案之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谢觉哉一生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他首次提出“档案两步整理论”,对我国档案整理理论和档案编研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他还重视档案工作和档案人才的专业化.谢觉哉的档案思想是我国档案学的宝贵财富,值得深入挖掘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安永丰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平生交友谨慎,自称"某尝自负平生不妄许人之交,而所交必得天下之贤才".一旦与人结交友好,不以贵贱生死而改变情愫.欧阳修的朋友,多是正直耿介、才华横溢的士大夫,也有家境贫寒、仕途蹇乖、屡遭贬谪、英年早逝的悲剧性角色,梅尧臣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