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34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了解其感觉寻求、冲动性、年龄及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发现:(1)青少年感觉寻求显著正向预测其攻击行为;(2)冲动性在青少年感觉寻求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年龄调节了感觉寻求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直接路径;(4)年龄调节了冲动性中介感觉寻求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后半段路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665名中职生的家庭冲突、父母管理对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进行调查,了解感觉寻求、冲动性在家庭因素与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中职生自伤行为的发生比例为38.8%,有逐渐上升趋势;(2)家庭冲突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自伤行为,父母管理显著负向预测自伤行为;(3)感觉寻求在家庭冲突、父母管理对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冲动性在家庭冲突、父母管理对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科学认识自伤行为成因,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优化管理子女的方式,为子女树立积极行为榜样,培养其感觉寻求、自我控制品质积极发展,有效预防和疏导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感觉寻求的关系.采用网络成瘾、领悟社会支持、感觉寻求问卷对55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感觉寻求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存在负向预测作用,感觉寻求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支持和感觉寻求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2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道德推脱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显著负向预测道德推脱、攻击行为;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显著正向预测道德推脱、攻击行为。(2)道德推脱显著正向预测攻击行为。(3)道德推脱在积极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道德推脱在消极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除直接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外,还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37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自我报告法,收集感觉寻求、社会印象、情感联结和网络游戏成瘾的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方法考察社会印象、情感联结在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其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感觉寻求正向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2)正面社会印象和情感联结在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其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即感觉寻求通过提升青少年对网游玩家的正面社会印象促进其对网络游戏的积极情感联结的形成,进而影响网络游戏成瘾。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对294名大学生进行感觉寻求和网络成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调查。结果:感觉寻求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的感觉寻求水平高于女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对网络上瘾;感觉寻求总分和去抑制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显著。结论:感觉寻求和网络成瘾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法对江西省某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综合考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发现:(1)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2)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和城镇与乡村差异;(3)总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4)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水平、攻击之间密切相关。通过父亲惩罚、父亲拒绝、父亲偏爱、母亲拒绝四个因子和自尊水平可以预测大学生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9.
感觉寻求的概念来源于感觉剥夺,少量感觉刺激是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并且当感觉限制发生时,人们会寻找刺激,认知、运动和积极的情感活动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理想刺激水平。感觉寻求是一种探索奇异的具有刺激性情境的人格特征,是人的基本特性之一,并且不同水平也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活动,高感觉寻求者总希望保持一个理想的唤醒水平,并且为此而寻求奇异和变化多样的新经验。他们倾向于探索新异刺激、喜欢冒险,而低感觉寻求者则倾向于逃避冒险和刺激。本文从成瘾行为、运动、冒险行为、社会交往等几方面来讨论他们与感觉寻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探讨抑郁对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的影响,以及感觉寻求这一人格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和性别差异。研究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尝试吸烟行为清单和感觉寻求量表,对安徽、河南、湖北、江苏四省部分中学的628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与抑郁和感觉寻求均显著正相关,抑郁与感觉寻求呈正相关。感觉寻求在抑郁与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调节了该中介模型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的前半段。抑郁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还通过感觉寻求间接影响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性别调节了抑郁与尝试吸烟行为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学生遭受校园欺凌为中介,探讨校方营造学校归属感及采取严格学生管理模式的措施对数学、阅读与科学素养产生的间接影响。以多水平中介模型为检验方式,在控制了学生水平与学校水平的干扰变量条件下,得到如下结果:(1)三种核心素养与关系欺凌有显著负向关联,但是未与肢体及言语欺凌有明显关系;(2)学校水平的学校归属感较高以及采取较严格的学生到课管理模式时,学生遭受关系欺凌的情况较为和缓;(3)学校水平的学校归属感较高,学生的数学与科学素养也较高,学校越严格管控学生到课的情况,学生的三种核心素养也较高;(4)学校水平的学校归属感与严格管控学生到课的管理模式会先通过降低学生遭受关系欺凌的方式对核心素养产生积极作用,部分的多水平中介效果存在,但是该效果在不同核心素养上有所差异。研究显示,学校管理在预防学生欺凌和提升学生数学、阅读和科学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农村中学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而为改善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心理诊断测试(MHT)和个人调查问卷的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和OLS的回归方法对8 536名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和欺凌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0%的农村初中生被测出心理状态欠佳,37%的学生正在遭受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有显著负向相关关系,即校园欺凌发生率越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校园欺凌的干预,以减少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中学生感恩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以此为提升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提供相关建议。采用中学生感戴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对29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感恩能够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2)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3)社会支持在感恩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学校要对中学生进行感恩能力的培养,帮助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并学会领悟家庭支持、教师支持及同伴支持,从而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以便更好地促进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High sensation seekers (HSS) prefer messages that allow them to maintain an optimal level of arousal (i.e., highly arousing messages). Transportation theory suggests that narrative immersion in a story may moderate reader arousal, and thus HSS message selection. To test this idea, a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to 120 fourth and fifth graders. In addition to measuring sensation seeking and transportation, the survey assessed interest in reading outside of school (i.e., leisure reading). HSS were found to be less likely to engage in leisure reading. Consistent with the activation model of information exposure, a moderated medi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whether HSS engaged in leisure reading hinged on their level of narrative transportation (moderator) and subsequent reader boredom (mediator). HSS who successfully transported while reading were no different than their low sensation seeking peers. From a genre standpoint, high sensation seeking children with high narrative transportation scores were found to be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science fiction/fantasy books.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leisure reading as well as constructing narratives that are engaging to high sensation seeking childre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11):104-117
父亲在位对人的道德素质、性格养成和能力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运用父亲在位理论,采用中学生父亲在位量表和青年学生社交能力问卷,从甘肃省庆阳市两所中学抽取417名学生作为被试开展问卷调查,同时使用访谈提纲对7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进行相互验证,旨在了解、分析和把握中学生的父亲在位水平与其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学生父亲在位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年级、是否住校和家庭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2)中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整体水平良好,在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3)中学生的父亲在位水平总分与各维度均与中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同时,母亲支持、身体互动和父亲影响三个分量表能够正向预测社会交往能力。为有效提升中学生的父亲在位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采取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和共情对青少年助人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山东和重庆抽取768名初一至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助人行为、自我效能感以及共情各维度(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和家庭环境各维度(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的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2)家庭环境、共情和自我效能感均与初中生的助人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效能感、家庭适应性和认知共情依次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助人行为,累计解释率达26%;(4)初中生家庭环境不仅能直接影响其助人行为,还能通过共情和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其助人行为,间接效应共有三条路径,分别为家庭环境→共情→助人行为,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助人行为,家庭环境→共情→自我效能感→助人行为。  相似文献   

17.
高二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自尊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对349名高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发现:3.7%的学生有心理问题,44.4%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不同自尊水平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存在差异;自尊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学习动机问卷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了848名初中生,结果表明其学习动机以深层型动机为最强,其次是成就型动机,表面型动机较弱。表面型动机与学习行为、学习能力之间均呈较弱的负相关,深层型动机与学习行为、学习能力之间均呈中等强度的正相关,成就型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呈较弱的正相关,而与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强度非常弱。这些相关验证了一个学习动机模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云南中小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关系。方法:用团体施测方法对410名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进行评定。结果:小五、初二学生及哈尼族学生的道德发展得分有一致性,男、女学生的道德发展也具有一致性;昆明学生的道德发展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元江学生。讨论:中小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相关非常显著,学生对道德认知的内化是影响其道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