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性别角色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认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藏族女性对艾滋病知识的低掌握度受着她们的性别角色的影响,而这增加了她们防治艾滋病的难度。本文结合实地调查,在分析藏族女性的性别角色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从属性地位对艾滋病知识的传播造成的影响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性别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以生理差异为基础,认为典型化的性别角色更加适合个体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男性化与女性化位于性别角色的两端,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是对立的。性别角色双性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定义和认识。近年来对于男女性别角色双性化的研究表明,双性化的个体在心理发展,社会适应方面更具优势。性别角色双性化这个主题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及其社会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别角色是社会按照人的性别分配给人的社会行为模式。[1] 人从出生之日起 ,就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化压力 ,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认可的性别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性别约束已日益宽松 ,但性别角色仍是所有文化中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适应性作一阐述。一、对性别角色行为的描述不同性别的人各有其独特的行为模式。人格心理学家把人们性别角色行为的个体差异描述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型。传统的男性化—女性化模型假设男性化与女性化位于性别角色的两端 ,男性…  相似文献   

4.
差序格局强调社会的等级差别,中国女性在这一特殊社会结构中,有其规定的社会角色,语言受到制约,在语言交际中礼貌和面子起指导作用,为维护相应的地位和身份,女性常采用面子管理语用策略、赞扬恭维策略、谦虚策略、同情策略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中的人伦与等级观念,"礼"的制约,"父权主义"的文化定型,社会性别角色差异等影响了女性的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5.
由于男性和女性通常会根据社会针对不同性别建立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格特质,所以性别角色对人格特征的分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性别角色起源与发展的介绍以及近年来性别角色与人格维度方面相关研究的简要述评,以期望深入的了解性别角色与人格发展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女性广告形象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是由一定的文化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系统。国内关于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性别角色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非参数的内容分析上,或是利用性别角色的观点对广告中刻板女性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定性讨论和分析。这些研究缺乏对广告受众者的研究,因而无法说明广告与受众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缺乏科学的实证研究,因而无法评估不同女性广告形象对营销传播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7.
依据全国妇联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个人调查表主卷湖南省部分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已婚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状况及遭受配偶家庭暴力状况的单变量描述统计和双变量交叉分析。建立家庭暴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找出规避家庭暴力风险的变量因素,并通过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已婚女性规避家庭暴力风险的性别角色观念因素。结果表明:性别角色观念对已婚女性规避家庭暴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较为现代化的性别角色观念能够有效降低其遭受配偶家庭暴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1870—1920年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从试验到扩张的关键期,人们围绕男女同校是否危害女性健康、女大学生婚育率下降是否会造成种族自杀、性别化课程是否合理等问题展开了三次大规模争论。一方以女性的生理特征为由反对男女同校,提倡培养贤妻良母,主张女性学习与其性别相适应的课程;另一方从经验事实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出发支持男女同校,反对固化女性性别角色,主张男女学习同样的课程,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争论表达了不同群体对女子高等教育形式、目的和内容的不同看法,折射了性别的生理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之间的冲突。争论促进了美国女子高等教育观念的变革和实践的发展,间接推动了美国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转变,最终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9.
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角色定位和性别角色期待是妇女解放进程中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男女两性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的性别角色扮演,而且左右着人们对“好男人”和“好女人”的价值评判标准。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男女平等的意识虽早已成为主流,女性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普遍增强,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观念仍根深蒂固,即使是在高校知识分子群体中也不例外。因此,要缓释女教职工双重的角色紧张压力,性别意识的确立和传统性别观念的改变是至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性别角色发展的有关理论的探讨,考察女性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指出学校教育中女性性别角色教育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是现代女性角色模式的萌生时期,女性角色的变迁主要从家庭角色的改革和社会角色的跃出两个方面展开,其变迁层面比以往更为宽泛,变迁力度比以往更为深厚,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辛亥革命时期女性角色变迁的以下一些特点:昂扬着救国主义的旋律;贯穿着“男性特色”的主线;弥漫着欧风美雨的气息;交织着转型时期的特征。这些特点体现了辛亥革命时期女性角色变迁的现代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双重压力:当代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的新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婚姻家庭道德观念的不断进步,夫妻平权互动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中国妇女的家庭地位得到了实质的改善和显著的提高。但是新的问题和矛盾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不断凸显。中国妇女在对自身的家庭地位评价较高的同时也存在承受双重压力的困境。当代大多数中国女性扮演着职业妇女和家庭主妇的双重角色,如何处理、协调双重压力成为提高女性家庭地位的当务之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缓解妇女面临的双重压力是一个事关妇女发展的新问题,更是当下提高妇女家庭地位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从女性的社会性别出发,分析阻碍或削减其休闲行为的主要因素,建立女性休闲限制模型。从社会限制因素、家庭限制因素和个体限制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女性休闲限制的主要因素。第一层面的休闲限制来自于社会给予女性的价值判断,包括社会文化和家庭角色,这两方面内化和决定着女性的休闲定位。中国女性处于政治权利的边缘,文化地位仍然不高,不同的家庭角色使女性的休闲状态产生较大差异。第二层面的限制来自于女性个体,最主要相关的因素就是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中国女性已经拥有一定休闲决策权,但受教育程度偏低、休闲教育缺失,导致休闲意识缺乏;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堪忧,休闲能力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旧中国妇女几午年长期受到了剥削和压迫,一直处于社会最低层,五四运动唤醒了她们自由平等的意识,因此一场以男女教育平等为特征的妇女解放运动兴起。这一运动不仅使广大妇女开始求得男女平等的地位,而且使得广大妇女开始登上了社会政治舞台,翻开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潘金莲是《金瓶梅》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之一.婢女、妻子和侍妾是中国古代女子担当的三种重要角色,而此三种角色恰恰贯穿潘金莲的一生.婢女阶段的潘金莲形象,折射出不合理的封建婢女制度和人口买卖现实;作为妻子的潘金莲,是封建婚姻制度的殉葬品,体现了女性在封建婚姻生活中的不幸和对自主婚姻的企盼;侍妾身份的潘金莲,昭示了一夫多妻制的不合理和身为人妾的不幸.这一形象的塑造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世相、世情和世态.  相似文献   

16.
以梯田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和父系社会结构,使哈尼妇女在传统文化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在现代化背景下,哈尼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强烈碰撞与冲突,甲寅村哈尼妇女在宗教祭祀、生产劳动、民间艺术和文化教育等活动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参与范围不断扩大,并在文化活动中实现了角色的嬗变,为哈尼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种现象应引起广大学者和民族工作者的重视,从而为保持中华文化的多元性提供参考,同时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关注妇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女性是晚明名士潘之恒的主要写作对象。他对女性的审美从道德、才艺和外貌三个方面展开。通过他的女性审美观能够看出明代节烈风气的盛行、晚明文人集体征色活动的时尚性以及青楼曲艺的繁荣。同时这一审美观还体现出晚明风尘佳人独特的文化内涵,显示出当时文人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对女性角色功能的多角度认识,及其对女性才能的肯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依据Trudgill等人的社会语言学理论,采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电视连续剧《妯娌的三国时代》的对话进行分析,探讨婚姻中女性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结论得出婚姻中女性的抱怨言语行为与社会地位、家庭角色、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反映了婚姻中女性之间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以及不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妇女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妇女的地位和生活状况反映着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开放程度。江门五邑是我国著名侨乡,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五邑妇女的观念意识、行为方式、情感表达等都发生了悄然变化,这主要表现于婚姻与家庭、社会权利与社会角色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modernisation drive in education in post‐Mao China on the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f women. It argues that the market forces unleashed in the Chinese economy, after the death of Mao and the rejection of his policies, have affected women's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adversely. The rhetoric of modernisation when linked to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in a political context where the state does not countenance opposition, and an emerging civil society that is only just beginning to establish itself, leads to women being disadvantaged in new and significant ways. In both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women are being disadvantaged. Traditional values regarding the roles that women play in society, that had never been confronted by the communists under Mao, are being used to marginalise women in the areas of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Women are putting up resistance, but 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control by the'Communist Party, this is a difficult ta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