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欣赏主题性单元教学“走近李白”一经推出,就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在浙江大学名师观摩课后,听课老师给主持人吴琳老师发了这么一条手机短信:“吴老师,您好!李白是‘诗仙’,孙老师是‘师  相似文献   

2.
吴非 《陕西教育》2014,(1):78-78
问一位老师近期忙什么,他说:“忙听课,也忙‘被听课’。”问他累不累?他说:“‘被听课’多少有些累,听别人的课,更累。”原来学校规定每人每周要听4到6节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校领导看到老师们在忙,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3.
轻松一刻     
李白近视眼老师问学生:“你对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有何感想?”学生:“李白一定是近视眼。”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数理化》2006,(1):27-27
老师问学生:“你对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有何感想?”学生:“李白一定是个近视眼,连这都看不清!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结束时,有一听课教师很幽默地说:“我听了一天的课,‘感动’了一天,回去继续‘感动’。”乍一听以为是这位教师是多么的多愁善感呢!其实,“感动”是这一天里各位执教教师的一种风格、一种格调,也是时下大家的课堂中最流行的两个字。  相似文献   

6.
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大家都没心思听课,迫不及待地等着放学。班主任程老师也觉察到了,突然拍了拍手,笑眯眯地说:“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一听到游戏,同学们立刻两眼放光,兴奋地问:“老师,是什么游戏?”老师诡异地了笑笑,说:“‘洗澡’!”  相似文献   

7.
班上举行“走进‘三坊七巷’”公开课,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兴奋不已。这堂课真特别,同学们站在讲台上“主讲”,老师成了听课的“学生”。开设新课程“走进‘三坊七巷’”活动是学校新开设的综合实践课。陈丽莲老师说,实践课由同学们唱主角,老师只是进行指导。听说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错误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上《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他在板书过程中把“匣”字写成“箱”字了。当时有学生举手提出:“老师。你把‘匣’字写错了。”老师听后连忙对学生说:“同学们.这‘箱’字是老师故意写的.我想看看大家上课有没有认真!”之后.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学生全都坐得端端正正.眼睛注视着黑板。整节课气氛沉闷。课后.一学生告诉我说:“老师经常这样.自己说错了或写错了。就说考考我们。真没劲!”  相似文献   

9.
开心碰碰车     
李白近视学了《静夜思》之后,老师问小刚:“你对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有何感想?”小刚脱口而出:“我想李白一定是个近视!”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管理》90年第五期所载程爱理同志撰写的“怎样组织听课”一文,认为“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剥夺了授课者在听课活动中的主动权”;“推门听课”及“摸人课”“是低水平的管理者用最肤浅的眼光来‘治’低水平的老师”等等。读后觉得有些偏颇,故欲借贵  相似文献   

11.
在诵读中走近李白——读得飘飘欲仙。为了读出李白的“仙味”,孙老师选了李白的三首诗《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秋浦歌》。孙老师的示范读是自然的、情不自禁的,忍不住要诵读,没有说“听老师读”;是进入境界的读,读得让学生忘了这是在上课,读得孙老师“得意”地“讨”学生的掌声。李白是“仙”,写的诗极度的夸张、有着非凡的想象,但并不全部是浪漫。在诵读《秋浦歌》中第一句“白发三千丈”时。孙老师是“极度”的“夸张”,指导学生时要求读出“三千丈”,而不是“三丈”“三十丈”。孙老师收放自如,诵读得使人感觉仿佛站着一个李白,坐着几十个小李白。坐在台下的我也恍如走近了李白。在这人情入境的诵读中,孙老师和他的学生悄然走近了李白,有的说,要读出意境(孙老师随即表扬这是行家说的话);有的说,看似夸张却是极其的真实(孙老师很高兴,说这是鉴赏家的点评)。是啊,真实是可以用极度的夸张写出来的呀!诗仙,不愧是诗仙;诗仙,到底是诗仙。诗仙,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12.
祝念亭先生在《高效课堂评价刍议——由一节有争议的“优质课”说开去》(《高中语文教与学)2013年第10期转载)中提供了一节有争议的“优质课”课例:确山县第一高中景根喜老师执教的《动物游戏之谜》。“听课教师普遍认为‘最为精彩的课’,却被评委们判了低分”。孰是孰非?祝念亭先生文中判定:“这是一节名副其实的优质课!”祝先生从该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胡凡良 《小学生》2009,(8):22-23
“书品即人品哦。”生词抄写课上,冠军老师背着手,一边在教室里巡视,一边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书写不仔细、不认真,肯定会出错的。”“老生常谈,听得耳朵都长茧了。”马小虎小声地嘀咕着。“习惯是很重要滴!”冠军老师朝马小虎望了望,向他走来。“马小虎,你写的‘未来’的‘未’字,潦草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14.
上课铃刚响,老师就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竖,问:“这是什么?”啊?大家全愣住了,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最后还是曾怡新打破了沉闷:“这不是‘丨’吗?一年级小朋友也知道呀!”“对!”看到全班同学一脸迷惑,老师笑着点点头,“这的确可以说是‘丨’。你们再想一想,‘|’还会是什么呢?一支毛笔,一根笔芯,一片刀片……鸟儿没有翅膀,就不能在天空中飞翔,文章没有想像,就失去了魅力。这节课,就请你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的天地里去翱翔吧!”哦!原来是想像擂台赛,同学们恍然大悟。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立刻分成四组,各自围成圈儿。同学…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听课,讲的是《小猴子捞月亮》一文。整堂课的最后老师问:“小猴子想把水中的月亮捞上来,大家说,小猴子傻不傻啊?”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傻!”老师很满意,这节课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时,一个小男孩举起了手说:“老师,小猴子不傻,挺好的!”老师不耐烦地回应道:“好什么好!”  相似文献   

16.
王老师今天刻意地打扮了一下,平时的淡妆今天稍微浓了一些,她最喜欢的那套西装也仔仔细细地熨了一遍。因为一个现场教学观摩课要在她班里进行,而且听课的不仅有外校教师,还有市里的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丁零零……”随着铃声,王老师快步走上讲台。 “同学们好!”“老师好!”由于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听课,教室里比平时安静了许多,教学双方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肺’字。‘肺’的左右结构是左边一个‘月’字,右边一个‘市’字。张雯同学,请你说说为什么‘肺’用‘月’字旁?”“因为‘肺’是我们人体上的一…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心想:“瞎写吧,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招来学生的嘲笑。翻书吧,又怕耽误时间,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看老师写的‘蔺’字正确吗?”我刚一写完,教室里就沸腾了。“老师,写错了!”“那谁来教教老师?”“上边是个‘艹’,下边是‘门’。‘门’里面是个‘住’多一横。”同学们争着发言,一笔一画教得甚是认真,好像生怕教不会我这个老师似的。我认真地写着,很快,一个大大的、工工整整的“蔺”字就诞生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连声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微笑。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又使出一招:“‘廉颇’这两个字更不好写。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教教大家呀?”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急匆匆地打开课本找“廉颇”去了。很快,一只只小手就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2002年6月3日上午,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在顺义三中举办“‘十五’区级课题起始研究现场会”,高二(4)班学生在班主任全斌的指导下展示了一节探究性学习课-“走近‘三高’”(“三高”是“三高农业示范园区”的简称)。这节课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当进程过半的时候,听课的人还没有见到全斌老师,  相似文献   

19.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既和蔼又幽默的语文老师满面笑容地走进了教室,“咦,老师今天竟然没有带教科书!”正在大家迷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发话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展‘扳手腕’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教室里像煮沸的水一样,同学们高兴地欢呼起来。接着,老师说明了“扳手腕”活动的游戏规则。同学们听后,一个个跃跃欲试:有的伸长胳膊卷起袖子,  相似文献   

20.
笔有幸倾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王老师以他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对笔来说,更是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王老师说:“有了人,才有‘’;为了人,才有‘’。因此语是人的教育。”是的,王老师的课正是一堂让“人”字大写的语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