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地域意义上的故乡,一个是时间意义上的故乡。地域意义上的故乡,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随时都能回去:可是时间意义上的故乡——童年,我们却回不去了。  相似文献   

2.
1997年全国第八届书市上,16岁少女郁秀创作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脱颖而出,风靡校园,在极短时间内一版再版。紧接着,中学生韩寒又如同一匹文坛黑马横空出世,出版了长篇小说《三重门》、散文集《零下一度》。他特立独行的姿态、对现存教育制度毫不妥协的批判引来了众说纷纭,一时间人人争说“韩寒现象”。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叙述了“我”——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返乡搬家的一段经历。一般认为小说的线索是: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我们似乎更应注意到伴随这一经历的“我”的情感的深刻变换,即:期待——幻灭——再生的心理历程。阔别故乡二十余年的“我”返回时见到的竟是一幅苍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而在“我”的记忆中,故乡要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投有言辞了”。于是“我”只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归咎于“没有什么好心绪”,这一似乎合理的解释未能使我们满意。故乡本来也许就没有什么改变,“我”心中  相似文献   

4.
这篇散文写作者两次“钓蟹”的经历,一次在波涛滚滚的大西洋,一次在一湾碧水的故乡石塘;一次在老年,一次在童年。这相距几万里的空间,和相隔几十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二、漫画略赏 这幅漫画生动、形象,强烈的憎恶之情溢于画外,看后令人忍俊不禁,它借助老鼠的言行,巧妙而深刻地讽刺了拉大旗做虎皮的现象,围绕这幅漫画进行立意,既可从老鼠的表现(漫画的主旨)入手,展开剖析,也可以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观的、客观的,进行分析;也可围绕“猪八戒”与“米老鼠”做文章;也可大胆假设,推想“老鼠”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故乡因为有姐姐才令人流连,童年因为有故乡才令人怀念。邱剑云老师《姐姐》一文,将姐姐、故乡、童年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写姐姐就是写故乡,写故乡就是写童年。与姐姐之间总维系着一份亲情,这份情是不会随着时空的转换而更改的。作者对笔下的姐姐没有着意刻画,但那份从内心流露出的真情却使这位能干、朴实而又深爱小弟的姐姐形象生动起来,犹如一股清新淳  相似文献   

7.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十几年来,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学生怕习作,教师怕指导。因此,我常常在思索:如何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难心理?我决定从日记起步,让精彩的童年生活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张婷 《中学生百科》2023,(15):60-61
<正>知趣Q一直觉得“杜鹃”是一个特别神奇的词。杜鹃不但是叫声很好听的鸟儿,还是很好看的花。但是有个成语叫“鸠占鹊巢”,语文老师说“鸠”就是杜鹃鸟,杜鹃鸟强占其他鸟的巢,这与杜鹃鸟“文艺青年”的形象差太远了吧?A自古以来,杜鹃鸟的鸣叫声在文人的作品里是一种悲凉、寂寞、忧伤的意象。因为它有着鲜红色的口腔和舌头,古人以己度鸟,误以为是杜鹃痛苦啼血,便给它染上了几分悲情色彩。但是,  相似文献   

9.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诗作《月夜忆舍弟》,表达的是诗人对在乱世中的亲人的安危状况的无限牵挂,苦于无法联系,只能寄情家乡明月.大作家季羡林以"月是故乡明"为题,既是触景生情情况下的脱口而出,更是找了能够引起大家共鸣认可的诗句,无须多言,乡情灼灼.季羡林将故乡的月称之为"小月亮",他心里的"小月亮",独特在何处呢?这是涉...  相似文献   

10.
乍一看书名——《漂来的狗儿》,你的脑子里一定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书中的狗儿是可爱的宠物狗吗?它从哪里来?又怎么会漂来?……带着这种好奇,迫不及待地翻阅这本书,你会发现,《漂来的狗儿》犹如一部尘封已久的老电影,打开它,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段段令人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  相似文献   

11.
钱能 《新读写》2012,(6):31-31
《一生》在莫泊桑的作品中并不算最起眼的一篇。提起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是用语诙谐鲜丽的《漂亮朋友》。《一生》的语言相比之下要平实得多,却是以同样饱满的笔触勾勒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多姿多态。或许在读完《一生》之后,那些不由自主发出的慨叹会更多,因为每个人都会同情雅娜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闫学 《人民教育》2006,(10):30-33
闫学老师上的六年级《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不期然地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是侧重教语文知识还是有的课文的教学也可以重在人文熏陶的争论。这个争论,不过是语文教育中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的翻版。本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议已经偃旗息鼓,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两者的统一。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教师们碰到了更为棘手的问题:到底如何统一?真的能够统一吗?没有人能给教师有说服力的答案。什么是语文知识,什么是有效的语文知识;什么是人文性,语文课如何渗透人文性,这是教师在每天的教学中都要碰到的基本问题,但我们对此并没有进行多少令人信服的扎实研究,遑论真刀真枪解决两者如何统一、融合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根本的问题没有弄清楚,我们的判断就容易左右摇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语文课上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据说这是一些以前大力提倡人文教育的学者的观点。我们不知道这些学者听过日常的真实的中小学语文课吗?看来,闫老师这节课引起的争论,是必然的事。严肃的学术争论是好事。因为这样的争论,不仅让教师做出更理性的选择,也将激发有抱负的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童年》最基本的主题就是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高尔基以无产阶级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俄罗斯生活中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是促使高尔基成长的直接动因。他在作品的开头就写道:“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以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  相似文献   

14.
15.
《社戏》(节选)与《故乡》均为鲁迅短篇小说名作,两文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均以故乡为母题,均塑造了鲜活灵动的故乡人物形象,均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挚爱和对理想未来的憧憬向往;两文异点亦鲜明。对比解读,会更深刻地体悟到先生乡情小说艺术的精妙与思想的深邃。  相似文献   

16.
读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这篇文章,令我不由得想起了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想起了那个被学校开除、满嘴脏话、又吸烟又喝酒的浪荡少年.他的快乐、苦闷与孤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他的那些令师长和其他成年人看来十分古怪甚至荒谬的行为,究竟是出于什么缘由.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的《童年》深刻描绘出了19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现状,他的这篇文章采用将儿童和成人视角相互交替的方法,展现了作者幼年的生活状况,对那段历史的下层劳苦群众的生活进行了复现,通过这篇文章的描写,也体现了作者的苦难的生活经历,再现了高尔基在艰难困苦的社会背景下不断进行反抗不断成长的丰富历程。  相似文献   

18.
读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这篇文章,令我不由得想起了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想起了那个被学校开除、满嘴脏话、又吸烟又喝酒的浪荡少年。他的快乐、苦闷与孤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他的那些令师长和其他成年人看来十分古怪甚至荒谬的行为,究竟是出于什么缘由。而费奥多罗夫的这篇《童年的发现》,同样讲述了一个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有着丰富的内心和令人惊异的想象力,他那属于童年的发现让读者由此窥见了处在人生特  相似文献   

19.
石丽媛 《江苏教育》2022,(23):41-44
童年是多样的、多元的、不确定的、流动的,但现实的童年图景出现了学习与生活分离、过去与现在分离、先天与后天分离的想象。究其原因,学校可能存在教育者的融合与全局意识淡薄、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不足、教育内卷严重等问题。教育者应更新理念,以融合视角看待学生的生活世界;拓展师生交流的时空,挖掘学生的内在资源;坚守教育的原初与本真,找到学生的内生力。  相似文献   

20.
《童年》是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自己童年经历的书,是一部艺术上相当成熟的作品。书中高尔基再现了他童年时代的生活,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家艰辛坎坷的童年,还可以知道那个时代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高尔基是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童年》这本书也处处渗透着作者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尔基的童年时期正值19世纪后期,社会的重重矛盾日益尖锐,沙皇政权的统治腐朽黑暗,人民的不满情绪与抗议声浪日甚一日。高尔基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他的童年是清贫、悲凉的,但又是充满快乐与爱的。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